这位乐清是温州首富!他拯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医院!
赵勇吴柏恒故居的百年老银杏树
“一阵秋风吹来,满地银杏黄了”,过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年“叶比花美”的日子。其实,观赏银杏不必出城。在温州的老城区,有一棵美丽的银杏树。
在温州市区繁华的沙茂河与五马街之间,有一座老房子,每逢深秋时节,老房子前的马路上,上百棵银杏树长满了金灿灿的银杏叶,吸引了无数路人驻足。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三排的单户庭院是吴柏恒的故居。吴柏恒是民国时期温州的传奇人物,著名的实业家,中国第一家奶制品工厂——百豪乳业的创始人。这棵百年银杏树据说是吴柏恒种的。
银杏叶落在吴柏恒故居的屋檐下。翁庆伦摄
1生命的开始
吴柏恒(1894-1973)生于乐清市岩崇石村,早年来到温州市区。据认识他的人回忆,他又高又帅。
带上衡武
十几岁时,吴柏恒在教会小学放牛读书。他认识几个单词,还会说几句蹩脚的英语。
17岁时,在姐夫曾胜三的推荐下,他到五马街溥仪药房当学徒,在店主林玉辰手下当老师。
吴柏衡故居麦浪笔画
天生聪明伶俐,后天努力工作,小吴非常勤奋,很快就成了药店经营的骨干。小吴很幸运,有一个喜欢他的老板,更幸运的是,他得到了隔壁陈家女孩的青睐。
吴Baiheng的陈公公Younong曾是清朝进士,属于名人,可以看到他岳父这丰富的女婿,除了女儿,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岳父的年轻人将会有一个未来,所以也放弃了旧家庭的概念。吴柏恒也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旅程。
▲Baiheng药房
药店老板溥仪去世后,26岁的吴柏恒在岳父的支持下开了家柏恒开大药房,赚了第一桶金。药房不仅销售中成药和配方西药,而且还自制“血母”补血药和“杀虫剂”等药品,吴柏恒逐渐在制药行业站稳了脚跟。
工业为国服务
吴柏恒是一位难得的商业奇才,他和卖南北货的“五味”老板杨志琴是老朋友,经常去拜访。
当时,“五味河”已成为五马街的名称。英国英瑞公司“飞鹰”炼乳代理商。“飞鹰”产品的厂家栏在其包装盒上标有“英国制造”。“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炼乳?”为什么要把这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外国人呢?吴柏亨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带上衡武
因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吴柏恒开始酝酿炼乳厂建设的相关事宜。白恒在中国建立第一家炼乳厂,并与英国英瑞公司争夺市场的故事已经载入史书:
吴柏恒和妻子在柏恒药店实验自制炼乳后,终于从“重汤蒸发”的方法中学习提炼,产品堪比雄鹰炼乳。1926年秋,柏豪炼乳厂正式成立,意为“百事祝愿”,与“柏恒”同音。
▲1926年“日间捕获雕牌”注册商标
在建造柏豪炼乳厂的过程中,吴先生得到了温州有名的书生马柏芳家族的帮助。
吴马马英九的大哥Mengrong,第二最好和马Gongyu(两教在上海刘海粟MeiZhuan总统,被称为“马尔可夫双墙”,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晚,方Jiekan,朱自清,培养无数杰出的人喜欢吴changshuo的朋友)有友谊,不是三匹马的味道而是朋友,或者生意伙伴。
马伟忠1922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他是一位化学专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有造诣。为了使产品可以通过客户尽快,记得吴Baiheng马巍钟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红色的太阳喷涌而出,一个大中国的手,抓爪模式鹰在空中飞的商标,命名为“白天捕捉鹰”,并在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商标局注册的情况。马伟忠还曾任百豪炼乳厂和西山瓷龙厂厂长。
▲“白日捕雕牌”炼乳招纸之一
凭借质优价廉的特点,“昼捕雕刻”品牌日益响亮,1929年获中国全国商品展一等奖,1930年获西湖博览会特等奖。你“飞鹰”,我“捕鹰”!这个小标志意义重大。
该公司提起诉讼,声称该商标是假冒的,但最终裁决是两个商标同时使用。英国瑞公司输了官司后,心不情愿,所以大大降低了价格抑制100好炼乳,甚至坏意味着“捕获刁”挖了坑:煽动福州丫De外国公司存储产品“捕获刁”恶化,通过事件的恶化诋毁“捕获刁”质量。但吴小晖回购了所有毒牛奶,邀请福建的商业大亨调查沉船事件,并邀请媒体澄清事实,重新赢得市场的尊重。
1931年,英瑞公司派买办胡士多为代表,打算以10万银元购买“日夺鹰”商标权。吴柏恒坚决拒绝,说:“我做‘柏豪’,就是开发国产商品,抵制外国货,不仅是为了钱,我永远不会卖鹰牌商标权。”同时,希望您能离开英瑞,建立自己的行业或国内产品,共同努力。见买不来,英瑞公司竟然诬陷“日捕雕”是日货,以致产品在运输途中被宜昌检查扣留。吴柏恒将证明文件以照片的形式寄到宜昌进行个人谈判,并在报纸上发表。如果他能准确证明白天捕获的炼乳是日本货,他将获得10万元奖励。最终事实查明后,宜昌警方准予释放。
在与英国品牌的竞争中,碧浩炼乳没有示弱,顶住了重重压力,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交调”牌甜炼乳荣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吴柏恒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炼乳厂,并与英瑞公司打拼,体现了永嘉学派“义利”在温州商人心中的延续,也体现了早期温州人敢于第一个吃第一口的精神。
它是坚韧的,骨头气和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吴柏恒先后建设了西山瓷厂、西山造纸厂、远东蛋粉厂等企业。
▲20世纪50年代初西山瓷厂
值得一提的是,吴柏恒特别注重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1943年,他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款釉面砖,填补了当时国内行业的空白,拉开了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繁荣发展的序幕。
3个大大小小的“三英雄”
民国时期,温州商界有三位传奇人物。“三个传奇人物”是徐继姣的下面的话。
这些“小英雄”对海外业务感兴趣已经很长时间了。徐继玉、周寿良(1892-1947)都是民国时期中国著名的金融家,住在鹿城区。
徐先生是上海商会的总统,经济学家。他曾担任国民党中央银行代理行长,以及多家银行的董事和董事长。周Shouliang主任担任国民党中央银行商务局副主任邮政储蓄局、工业的执行董事兼经理中国银行和中国商品银行的主管,曾经去杭州协助浙江省财政整顿。黄初初(1883-1945),平阳正楼人。他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温州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民国时创办了瓯海医院(温州医学院前身)和温州师范学校。
▲温州国货公司
“小三英雄”的大本营在温州。徐淑玉(1880-1967),瑞安人,近代温州百货巨头。云波百货成立于五马街,是温州几十年来的龙头百货。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他移居上海。翁莱克是近代温州工商业巨头,永丰银行老板,温州货币工会主席。1934年与温州市商会原会长杨玉农在五马街创办温州国货公司。
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吴柏恒成为民国末期温州第一人.
柏恒先生与温州时期的工商界和文教商界有着著名的联系。著名作家叶永烈的父亲叶志超,是温州慈善机构“西吉山堂”的负责人,现付银行的经理。叶永烈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的常客,第一个提到的人就是吴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