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命名为大泉、胜利、春晓、能雪、花原是如此
油田命名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和海洋上
大、小油田分布广泛
每个油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走过那些岁月
故事从未改变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油田命名的故事
01
以纪念仪式命名
作为一名油田工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大庆油田的历史。以下是对历史的简要回顾。
大庆油田
1959年4月11日,大庆油田松基3井开钻。9月26日16时许,试油阶段,松基3号井大量原油涌出,宣布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诞生。9月27日,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琴、李凡武、李建白等领导到大同镇祝贺。欧阳琴提议将大同镇改名为“大庆”,这不仅是对发现油田的认可,也意味着国庆节十周年。中国石油部长余秋里得知欧阳修的提议后表示:“好吧!大庆好!随后,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家勘探队在大庆开展石油攻防战,并将该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1955年,国家决定在华北平原进行区域性石油勘探。1962年9月23日,东营构造迎2井打出高产油流,日产555吨,是当时中国油井日产量最高的一次。胜利油田开始叫“923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1964年1月15日,石油部决定组织华北石油战争。在沱庄战役中——胜利村战役。1965年1月25日,钻井队在胜利村构筑物上打上拓11井,发现了85米厚的巨大油层,日产量达1134吨。1971年6月11日,“923厂”正式更名为胜利油田。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个名字无疑是高尚进取精神的体现。
02
以发现地点命名
这类油田是命名最广泛的,当然,地名可以大也可以小。可以是省名,也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名称地区名称。
长庆油田
1970年9月26日,庆阳县马岭清1井井喷出一条工业油流,日产原油30余吨。这是陇东地区第一口井喷井,标志着长庆油田的发现开始。由于石油战的指挥部最初设在一个叫长庆桥的小镇上,所以油田被命名为“长庆”,寓意着大庆油田的延续和期待。
辽河油田
1955年,辽河盆地开始进行地质调查,1964年钻了第一口勘探井,1966年钻了辽河6口井获得了工业油流,1967年3月,大庆派队勘探开发,称为“大庆673厂”。1970年3月22日,辽河战备大队在兴4井现场召开战斗动员誓约会议。同年9月25日,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正式更名为“322油田”,1973年更名为辽河石油勘探局或辽河油田。
其他主要有代表性的油田有
以省命名:吉林油田、江苏油田、青海油田、四川油田、河南油田
以地区命名:冀东油田、江汉油田(江汉平原)、陕北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玉门油田、中原油田、吐哈油田、点厂千贵油田
03
命名按照当地的语言习惯
典型的例子是克拉玛依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据说,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名叫萨利姆的老人在沙漠中发现了充满黑色液体的山丘,石油勘探者们发现了油田。最初,该油田被简单地称为“黑油山”,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克拉玛依”。
在1956年2月下旬,王Enmao,党委第一书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aifuding,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检阅了油田和重命名Heiyoushan提出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在维吾尔语言以适应本地名称。1956年5月11日,企名网宣布“克拉玛依地区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大油田”,从而使克拉玛依作为一个地名被介绍给国内外,这个油田也是它自然被重新命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04
海上油田命名方法
中国一般有三个海上油田,都是以海域命名的,分别是渤海油田、东海油田和南海油田(又分为东海油田和南海油田)。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油气行业标准》,对海上钻井的命名作了原则性规定,对海上油田的命名也作了规定和说明。
01
命名依据经纬度加块
首先,我们根据经纬度把海洋分成几个方格。我们使用左上角的经度和纬度作为正方形(正方形)的数字。如果东经118度- 119度,北纬38度- 39度,这个盒子就是118/39。如图所示:
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油气行业标准》中规定了中国海上每平方面积的数量。例如,通过官方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广场125/29被命名为黄岩,广场113/21被命名为恩平。
最后,将每个区块划分为36个区块,共10个经度10个纬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编号。如果在一个小广场上有多个构造(小圈闭、油田),则按照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顺序编号。一旦确认序列号,就不能修改。
这时,每个结构都可以放入小方块中。如绥中36-1表示油田位于绥中广场。广场上的广场有编号。36号,也是广场上的第一个建筑。若在此广场内发现其他构筑物,则按顺序命名,即绥中36-2。当一个构造跨越两个以上的块时,构造的名称应该以构造体所在的块的数量命名。
字段名是根据上述方案定义的结构的名称。
文昌14-3 - A1M井
海上钻井名称采用多级命名法进行命名,井名的顺序是井位的平方度区块名称、方形区块号、结构号、井号等井况信息(如水平、倾斜、侧钻等)。
如文昌14-3-A1M井,说明油田所在的方阵为文昌方阵,油田位于14方阵。A1表示该井为油田设计的第一口生产井,M表示该井为分支井。
02
得名于一个引人注目的靠近土地的风景区
春晓气田
这在东海最为典型。例如,浙东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北部,这种坳陷构造被命名为西湖坳陷。与西湖有关的景点很多,经过近30年的勘探,在西湖凹陷发现的构造(油气田)以西湖的美丽而命名,春晓油田以“苏迪春晓”命名。
春晓气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由四个油气田组成。
其他的,如平湖(平湖的秋月),天一外天,段桥,残雪(段桥残雪),宝云庭,武云庭,孔雀庭,近年来已被发现。此外,还有玉泉、龙井、崮山等大型油气构造。
平湖A2H好
例如,平湖A2H井表示该井位于平湖油气田,A2井表示该井为设计的第二口生产井,H井表示该井为水平井。
03
命名约定的偶尔偏差
流花油田
事实上,在命名领域,老一代石油人将不可避免地反复无常。以流花油田为例,在广州某公园名称“流花”的标准文件中是找不到的。但南海东部的一个油田以“流花”一词命名。
此外,“13”这一数字在南海西部油气田频繁出现。如亚城13号、东方13号、陆丰13号等,这并非巧合。根据中国统一的命名规则,这些油田并不都出现在区块的第13单元。这是因为当时为油田命名的人对数字13也有特殊的喜爱,认为它是幸运数字,所以希望有这个名字大发现,这和叫孩子“成龙”、“程峰”的意思有点相似。
周艳峰编辑
请回到网站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