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延安演出公司起名

发表日期:2022-05-28 10:23:04

一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和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一位是公认的鲁迅艺术学院“校花”。马海德与苏菲在延安相识、相恋、结婚、生子,坚定地携手走过近半个世纪,书写了一段伟大的异域情缘,诠释了浪漫的红色爱情。

01

1940年除夕夜,延安大礼堂热闹非凡。观众席上的毛主席笑得前仰后合,其他观众热烈鼓掌。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这个时候正在表演的节目。

一个外国人,画着一张大脸,穿着戏服,把节目表演得很有模有样。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被亲切称为“笑星医生”“全能医生”的美国医生马海德。

当时,马海德的马博士在延安小有名气。他不仅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领导的保健医生,还在延安给人治病。延安的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极度紧缺。像马海德这样的专业医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出生于美国工人家庭,1933年在瑞士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6年,马海德和美国记者埃德加到根据地考察。三个月来,马海德被这里红军队伍的精神和信念深深吸引和感染,于是决定留下来,并给自己取名马海德。

1937年2月10日,马海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马海德和我们的队伍一起行军,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马海德起初无法适应战场环境,战士们连命都保住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给马海德冰糖缓解胃痛,这让马海德深受感动,印象深刻。

据儿子周幼马回忆,父亲告诉他,当时战场形势紧张,炮弹从头顶飞过。第一次看到这样场景的马海德吓坏了,躲在角落里。当伤病员被抬下来,喊着“医生,医生”时,马海德惊醒了,冲了上去

去处理伤病员,抢救伤员。

和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受苦,马海德真正明白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多么优秀、信仰是多么坚定、人格是多么高尚。

就这样,马海德随队一待就是三年,他的汉语甚至带有陕北口音。每天,他骑着马四处奔走,为病人治病。生活艰苦,但马海德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战士和朋友,其中包括一位中国姑娘苏菲。

02

苏菲原名周素珍。1935年,15岁的苏菲为了逃避包办婚姻,来到上海加入戏剧艺术供应社。这里,有我们熟悉的聂耳等进步人士。苏菲和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她不仅在这里学到了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大街小巷排演话剧、宣传抗战。

苏菲1937年离开上海,到达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苏菲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年轻时到了延安,心情非常激动。当时,帮助他们从重庆坐卡车到延安的是地下组织。几经辗转,看到延安城门,同事们纷纷起立欢呼。时值黄昏,夕阳把塔洒得金黄一片。那情景深深地印在苏菲的脑海里,简直美极了。

同样在延安路上,苏菲从同伴那里得知,延安有个叫马海德的外国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外国医生最终会和自己来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浪漫恋情。

苏菲刚到延安,因水土不服感冒发烧。马海德是鲁迅艺术学院的校医。鲁艺离门诊医院15里路,隔着一个大机场。马医生每天送两次药,还在漂亮的文具上写上“医嘱”,告诉苏菲如何用药。在苏菲眼里,马医生很温柔,有爱心,没有架子。

然而,苏菲并不知道,马海德第一次见到苏菲,这个浪漫的美国男人就被感动了。马海德每天都很忙。她虽然喜欢苏菲,但却抽不出时间去追求或表露心迹。苏菲对马海德没有好感

意识到自己在鹿邑认真学习文化、排练话剧。

03

如果爱情的缘分来了,它会轻易地流走吗?1940年春节,命运慢慢靠近。那天,马海德的表演给苏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演结束后大家都跳起舞来。马海德和搭档跳到苏菲面前,绅士地和苏菲打招呼。

跳完一支舞,马海德走到苏菲跟前,邀请她跳舞。苏菲不会跳,马海德耐心地教她,从时不时踩脚到越来越合拍,两人就这样一直跳到舞蹈的最后,马海德再也没有换过舞伴。

那天大家难得放松,玩到很晚,回到宿舍已是深夜。这时,苏菲听到旁边怀孕的李大姐一直在打电话,说自己要生产了。听说马海德就住在附近的老师窑洞里,苏菲和同学急忙上山去问马医生。

窑洞一排排都一样,也没有灯光,根本找不到马海德住在哪一个。苏菲和她的同学们蹲在洞外急急忙忙地哭。幸运的是,他们在马海德的山洞前。马海德一开门,苏菲和同学们非常激动,赶紧拉住马医生向学校跑去。

就这样,马海德紧急赶来为李大姐接生。黎明时分,一个可爱的宝宝降生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看着忙了一夜的马海德,苏菲很心疼,让他赶紧回去休息。马海德说,不过,天刚蒙蒙亮,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看日出吧。

散步中,马海德和苏菲逐渐敞开心扉。马海德跟苏菲聊起了儿时的故事。马海德出生在一个移民家庭。她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经常受到歧视。很难去看医生。于是马海德成为了一名医生,后来他对中国很多人的生活也有同样的感受。

话题越深入,两人对彼此的好感就越明显。马海德拉着苏菲的手向她求婚。这一举动着实让苏菲大吃一惊。苏菲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头表示同意。马海德高兴得连连确认,问了几遍“你同意”,心里踏实。

随后,马海德立即来到鲁

阿特,请求组织批准他们结婚。马海德向组织认真汇报,两天后得到批准。尽管苏菲的姐妹们对她的决定表示惊讶甚至反对,但她们认为,作为美国人,马海德之前的背景无法调查,嫁给这样的人是有风险的。不过,苏菲一直在和马海德交往的过程中,对他的人品非常认可,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马海德和苏菲在延安登记结婚,在服务社办了十几场简单的酒席。物资短缺,新郎新娘没有新衣服。而两人穿着棉衣棉裤、洋溢着幸福笑容拍摄的结婚照,却成了苏菲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04

婚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和学习,苏菲回到鹿邑完成学业。马海德和她当时还在门诊看病,只有周末才能见面。休息日,马海德和苏菲响应“自己吃风衣”的号召,和苏菲一起在家种菜。此外,我会做一些木工,织袜子等等。

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马海德和苏菲仍能探索生活中的小乐趣。他们腾出抽屉,把买来的豆腐晒干,再用辣椒腌制,制成美味的豆腐乳。在这样甜蜜的生活中,他们迎来了儿子的降生。马海德给儿子取名周幼马。每天查房后,他都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孩子和妻子。

05

新中国成立前夕,马海德和苏菲一家随部队进入北平。新中国成立当天,周总理批准了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苏菲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马海德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夫妻二人继续为新中国尽心尽力。

马海德的工作很忙。苏菲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也需要经常去外地出差,儿子却只能住校。每个周末回家是儿子最开心的事,但父亲马海德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