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名网金融为您解答:
杨浦区注册公司对注册资本的要求
(1)20新公司法规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取消验资要求;请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确定注册资本。
(2)注册资本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注册资本主要是衡量一个公司的实力和股东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注册资本太少,你可能会在投标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客户不愿意与你合作;注册资本过大,股东需要承担的责任过大;一般建议注册资本在10万-500万之间,具体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需要确定。
上海市杨浦区注册公司优惠政策
(1)免税政策:增值税普通发票领用金额9万/季以下免税。
(2)退税政策:增值税普通发票退税40-45期、企业所得税退税9-13期、增值税专用发票退税9-13期。
在上海杨浦区注册公司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必须找会计师或会计公司记账。价格为小规模每月200-300,一般纳税人每月400-500。
(2)每年1月1日至6月31日必须申报企业年度报告,并进行年度个税汇算。
杨浦区新公司名称价格
上海杨浦新增“众创空间”低门槛,助力企业实现创业梦想
徐仓码头众创空间
徐仓码头众创空间
吴女士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负责人。她刚刚在上海注册了公司,急需寻找合适的产业园区入驻。几天前,她找到了一家位于杨浦怀德路的“众创空间”。“这里交通方便,文化氛围好,最重要的是,我们是新公司,他们能为我们提供一系列好的服务。”
吴女士所说的“众创空间”,是上海杨浦近期新增的特色地标--“徐仓码头众创空间”。据介绍,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小微企业创业
粉丝群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开放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创业梦想。
老电车厂华丽转身“众创空间”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是过去上海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一些老工业被淘汰,留下了许多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厂房。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杨浦区不断谋求转型打造“双创高地”,这些老旧厂房逐渐实现华丽转身。
徐仓码头打造空间外观
徐仓码头打造空间外观
位于怀德路711号的徐仓码头众创空间,也是由上海一家老电车厂改造而成。上海徐仓码头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告诉记者,该区域从去年8月开始改造,总面积达5500平方米。目前,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如今,走进徐仓码头众创空间一角,仍能看到保留下来供参观的老厂房、老设备,破旧厂房大多已焕然一新。富有创意的装饰和斑驳的墙面,让整个空间弥漫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徐仓码头众创空间一角
“因为毗邻黄浦江北岸,我们的众创空间命名为‘徐仓码头',我们的创意也是为了展现上海特色的码头文化。空间里的三个区域也是以上海知名的老码头命名:'十六铺码头''公平路码头''南码头码头',也有一些码头元素。”李伟说。
低成本、专业化“双创”服务
事实上,徐仓码头众创空间由上海奇石科技产业发展公司打造。据悉,该公司是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产业生态集群,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公司董事长方启忠同时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经济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市浦东企业联合会会长
地位相等。
奇石产业集群
据介绍,徐仓码头众创空间主要服务于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和创业项目,提供低成本、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服务。
一方面,众创空间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最基本的可入驻办公场所等商业空间和设施。“我们有面积从50到200平方米不等的办公场所,还有150多个创业驿站,都是最优惠的价格。对于这些创业者,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李伟说。
另一方面,这个众创空间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不仅为创业企业对接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政策和贷款支持,还提供人力资源、财税政策、法律援助、代理记账等公共服务,甚至搭建创业合作交流互动平台,创业导师对企业管理进行诊断性指导。
对于入驻企业,还可享受各部委、上海市委办局、张江高新区、杨浦区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政策。申报事项涉及企业税收减免、企业房租补贴、企业上市辅导、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出口等。
目前,徐仓码头已吸引部分企业入驻。“现在有4家企业,涉及建筑和信息技术。我们的门槛比较低,简单审核一下公司几乎是零门槛,就是希望能帮助更多创业者完成创业梦想。”李伟说。
结合城市更新的独特模式
事实上,“众创空间”早已不是新名词。近年来,随着“双创”热潮的到来,“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初,全国众创空间数量已超过4200家,上海的众创空间数量至少增加到500家以上。
快速的增长速度和数量也令市场担忧。此前,有专家表示,创客空间虽然没有泡沫,但已经有泡沫的前兆。众创空间一旦浸透,
泡沫化,发展模式备受拷问。也有媒体报道,孵化器的平均入驻率只有30%,有的甚至已经倒闭。
徐仓码头打造充满文化气息的廊道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业委会调研员冯学泽看来,目前,像徐仓码头这样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空间打造是一种尝试。“从废弃的老工业厂房焕发出‘第二春',背后是传统产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吸引了各种新业态,助推了产业升级。”
冯学泽认为,国内外有很多老旧厂房改造成文化新地标的案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城市闲置老旧厂房的处置问题,还可以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吸引各方人士,为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广阔的新途径。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