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全球最大、中国首个三文鱼全潜式智能深海渔场在青岛落成!年产量可达1500吨!
“
在距离日照海岸线130海里的黄海深处,一个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网箱潜伏在这里。这里是30万尾三文鱼的“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大型网箱,也是中国第一个深海渔场。它的名字叫“深蓝一号”。
2019年12月24日,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验收
1
世界最大、中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30万条三文鱼的“家”
黄海冷水团夏季存在于黄海中部洼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体积5000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是世界上罕见的浅水冷水团。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等优质鱼类,将养殖战线推向深海,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深蓝一号”就坐落于此。
据了解,5月以来,由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与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在黄海冷水团启动冷水鲑鱼养殖试验。基于绿色理念,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蓝一号”网箱应运而生。
2017年6月,全球首个大型智能化深海渔场在青岛落成,随后交付挪威业主。11个月后,国产化的“深蓝一号”由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湖北省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完成下水。“深蓝1号”网箱周长180米,高38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5万余立方米,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吨。它是世界最大、国内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夏季可沉入黄海冷水团。
“深蓝一号”的使用,实现了近海浅海养殖向深远海挺进,开启了我国深远海渔业养殖的新征程。目前,“深蓝一号”30万条鲑鱼中,一半是大西洋鲑鱼,另一半是虹鳟鱼。中等
国立海洋大学教授高勤丰表示,两种鱼口味、风味不同,喜欢消费的人群和地区也不同。“日本等亚洲国家喜欢虹鳟鱼,挪威每年也产10万吨海水虹鳟鱼。”
2
这个春节,山东出产的深海三文鱼将端上你的餐桌
据介绍,之所以选择在黄海冷水团养殖大西洋三文鱼等优质冷水鱼,是因为我国海水养殖三文鱼成功案例较少,国家每年进口大量三文鱼。根据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冰鲜三文鱼进口量同比增长16%,至37711吨。而且,中国人对三文鱼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寿司和生鱼片。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约有3亿人有消费生鲜和海鲜的习惯。三文鱼作为优质动物蛋白被广泛喜爱和接受,预计2020年消费量将翻一番。
“‘深蓝三文鱼’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鲜,从水路到陆路大概需要20个小时,冷链物流到济南大概需要5个小时。也就是说,三文鱼30个小时内就能从深海到达济南人的餐桌。”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董伟说,黄海冷水团水域可为三文鱼养殖提供充足空间。首批‘深蓝鲑’发病率低于国外,养殖规模密度小。最大的优势是离岸远、水质好、远而深、安全健康。味道和进口的差别不大。据介绍,“深蓝1号”养殖的首批三文鱼价格要在每斤40元至45元。如果顾客需要,“深蓝1号”还可以提供活三文鱼运输,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三文鱼。
盼了多年,这个春节,山东产的深海三文鱼就要端上消费者的餐桌了。与进口三文鱼相比,“深蓝1号”养殖的三文鱼可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配送完毕,肉质更新鲜,更具市场竞争力。
打破传统养殖业“望洋兴叹”的局面,“深蓝1号”年产1500吨,按市场价值每公斤80元计算,
年产值可达1亿元。此外,黄海冷水团现代化海洋牧场还将开发坐底式网箱“深蓝2号”及更多深蓝系列网箱。升级版的“深蓝2号”明年可投入使用,容量将扩大3倍。采用养殖、能源、管理一体化,投饵、补光、补气智能化设计,配备太阳能发电、水下监控、自动投饵等,可养殖三文鱼数百万尾,届时可进一步保障市场供应。
3
《走遍中国》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报道
开创世界温暖水域养殖三文鱼先河,“深蓝一号”具备这些“中国制造”元素
作为全球最大的全潜式网箱,“深蓝一号”的研发突破了全潜式养殖装备总体设计、沉浮控制、鲨鱼防护、氧气补充、死鱼回收、鱼群监测等多项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深海渔业养殖装备自主设计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它的开放,实现了我国开放海域大规模三文鱼养殖的突破,也开创了世界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的先河。
但也有网友质疑“深蓝1号”抄袭挪威网箱,认为其并没有完全拥有独立产权。针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董伟坦言,之前也听过类似的说法,一看就觉得很像,颜色一样,相貌相似。但后来越看越不看。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只能说是受到挪威笼子的启发。
再看“深蓝一号”和挪威网箱的外观,都是圆柱形、黄色的深海养殖网箱。但实际上,“深蓝一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设计采用了中国海洋大学发明的浮桥打捞、网箱附着生物去除、鱼鳔供气等十余项最新专利技术。一些网友只看到表象,没有看到内核,这是质疑抄袭的主要原因。
据悉,“深蓝一号”的“中国制造”元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鱼鳔补气技术。“深蓝一号”的中心是一个向四周分散空气的圆筒,补充着笼中的三文鱼。鱼鳔里的氧气流失,而挪威网箱是360度全方位的
旋转门,用来清理渔网、驱赶鱼群;二是附着在网箱上的生物去除技术,利用太阳光照射附着在网箱外层的海藻,通过人工拍打使其掉落。挪威网箱没有这项技术;三是上浮下浮技术,“深蓝一号”可根据需要在海水中上浮下浮。如果下潜,则向柱内注水;漂浮时,将空气注入柱内挤出水分,箱体重量变轻漂浮。
“最显著的特点是个头大。”董伟说,“深蓝一号”耗资1亿元,维修一次就要上百万元。可以保证三文鱼在海上处于适中的夏季。目前,国内三文鱼养殖多停留在近海,难以克服海上适中夏季遇到的高水温。
“深蓝一号”的使用,实现了近海浅海养殖向深远海挺进,开启了我国深远海渔业养殖的新征程。据悉,到2020年,日照黄海冷水集团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完成三文鱼养殖示范工作,产值达3亿元;2025年,日照、威海、烟台、大连黄海冷水团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面开花,实现产值100亿元,成为中国现代海洋产业示范项目;到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形成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新浪潮,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4
新闻评论
黄海冷水团鲑鱼养殖试验成功
据悉,受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海洋大学以概念设计方案提出了“深蓝2号”网箱详细设计。经过6家投标人的竞争,中交海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深蓝二号”详细设计任务。目前,“深蓝2号”已完成设计阶段,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未来几年,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还将投资建设多个“深蓝”系列网箱,与工作船、加工船、运输船共同组成深海绿色养殖平台。
据《大公报》报道,“深蓝二号”将于2020年春季在黄海冷水团投入使用。“深蓝2号”网箱为黄海冷水团
深海智慧生态牧场建设项目、国家“蓝色粮仓”建设计划的核心装备。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表示,“深蓝”系列网箱的成功,使我国海洋渔业养殖模式从沿海浅海养殖走向深远的近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