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惠妍、刘畅到宗馥莉,谁将执掌千亿财富?
首富的女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商业舞台的中央。
天下网商务记者徐怡婷
2018年12月7日,碧桂园宣布,37岁的杨惠妍成为这家市值2000亿港元的上市公司联席主席。
面对外界质疑,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略带幽默地说:“杨惠妍董事长现在和我平起平坐,但我没有退休,以后你们叫她肖杨董事长就不一样了。”
杨国强摄
杨国强满脸笑容,但更让宗庆后羡慕的是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
杨惠妍出任联席主席几天后,宗庆后公开表示羡慕刘永好的女儿刘畅能独挑大梁,称自己“刚刚开始培养接班人,一段时间内不会退休”。
刘永好此时在做什么?
他在不遗余力地赞美他的女儿。
今年4月,在格林公司年会上,刘永好表示,“女儿已经逐步走上管理岗位,成为公司董事长,干得不错”;
6月,在正和岛变形金刚年会上,他表示“接班确实不错,市值翻了好几倍”;
一周后,在成都天府论坛上,他不再藏口袋。“是的,女儿很优秀!”
首富走到哪里,他的女儿就跟到哪里。即使你不在身边,你也总是在嘴里。
这时,人们意识到,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首富的女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商业舞台的中央。
父亲的旗帜
1982年,中国西南部四川省新津县。
改革开放第四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市场机遇一夜之间涌出。
刘家的四个儿子典当了所有值钱的物件,集资1000元养殖鹌鹑。很快,他们就把新津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鹌鹑县。后来,刘永好看到养殖户排队购买泰国“正大”牌饲料。他强烈建议他的兄弟
转向饲料工业。
刘永好摄
1987年,希望饲料公司诞生。两年后,“希望牌”饲料走向市场。由于每吨比“正大”便宜60元,销量很快赶上了正大。双方激烈交火,最终以正大退出成都市场告终。
当刘家四兄弟名扬天下时,中国东南沿海的杭州,一位因日后穿布鞋坐高铁二等座而频频上热搜的富豪,正坐车接待亏损的校办工厂。
为此,42岁的他借了14万元。
他叫宗庆后。
起初代销汽水、文具,后来代加工,再到研发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一炮而红。
校门口的宗庆后
“喝娃哈哈,吃得香”的口号风靡全国,“国品”口服液供不应求。
1991年,娃哈哈以8000万元并购杭州罐头厂,开启了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
一年后,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再掀波澜,沿海城市房地产热愈演愈烈。
农民工出身的“包工头”杨国强进了北富基开发公司,后来又进了顺德碧桂园。
1993年,第16条给房地产泼了一盆冷水。两大股东相继退出,杨国强接手项目。
经过5年的低迷,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碧桂园迎来大发展。凭借“价廉物美”“像白菜一样卖房子”的模式,碧桂园走出顺德,走向全国。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就在上市前,杨国强将碧桂园70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二女儿杨惠妍,称“希望把她培养成碧桂园的接班人”。
今年,杨惠妍以1200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
“公主”的成人礼
杨国强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因为年幼时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遗产就落在了两个姐姐身上。
14岁时,杨惠妍开始参加董事会会议
.在会上,她是一个旁听者,注意每个人的话。会后,她是个好学生,听父亲解释每句话的意思和每个人的意图。
杨惠艳摄
当别人还爱玩的时候,她已经把管理的门道、野味的技巧藏在了胸口。有传言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营销和物流专业期间,他的成绩全是A。
杨惠妍坐在杨国强旁边参加碧桂园高管会议时,比她小一岁的宗馥莉去美国读中学。她的父亲忙于娃哈哈创业,无暇顾及她。她在海外学习了八年。
当时,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在成都做起了“雅芳小姐”,做模特卖化妆品。很多次,她骑着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进货。晚上,她拿出手电筒,和同学们聊口红和护肤品。
“我爸很小的时候就关心我能不能团结孩子,他更重视团建的工作。”刘畅说。
刘永好十分牵挂女儿的领导力。刘畅年轻的时候,曾刻意把她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刘畅摄
刘畅16岁去了美国。她形容孤独太强烈了,根本找不到她的同类。3年后,她执意回乡。她父亲同意的条件是,她必须远离家乡,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做出选择。最后,刘畅到北京外交学院主修外事文秘专业。
离校时,杨惠妍和宗馥莉一头扎进父亲创办的公司,当起了“小杨总”“小总”。
刘畅从北京回到成都,随母姓“李天美”开始了他的“希望之路”。
公主总要长大,毕业就是成人礼。
继任者、创新者、叛逆者
杨惠妍的小聪明,似乎是人人皆知。
2002年,留学生杨惠妍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爸爸,你不是说要为穷人的优秀子女办最好的免费学校吗?这是好事,为什么不办呢?”
杨国强说,钱是女儿的,做事就是用女儿的钱。
杨惠妍说:“是的。
国家对社会有好处的好事,想做就赶紧做。“
优异的学习成绩契合了杨国强想象中接班人的所有要素。电话打完,杨国强下定决心,一定要传给杨会艳。
二女儿的聪明之处在于,在选人上以“匹配”为前提。2006年,杨惠妍与清华大学毕业的丈夫结婚。
一个反例是,川妹子刘长可从来都不是好姑娘。
她曾在春熙路卖过两年摆件,骨子里想当个漂亮的老板娘;曾想当歌手,没少被父亲打脸:“会唱歌的你不漂亮,漂亮的你也不擅长唱歌,你成功的唯一可能就是有我这样的父亲。”
即便如此,刘永好也没能劝回女儿。刘畅的回归得益于母亲李伟。
“妈妈说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和爸爸一起工作的时间就是父女相处的时间,对家人来说核心就是陪伴。”
于是,刘畅加入了新希望。
刘畅、刘永好
宗馥莉没有那么顺从,从来没有反抗过。她有更大的野心。
“我不想继承一家公司,但我可以拥有它。如果我成功了,我希望收购娃哈哈。那是一种所有权,不是继承,对吧?”
刚开始,留学归来的她并没有和父亲打交道。关于管理,宗庆后从不解雇老员工,她坚持优胜劣汰。关于合作,宗庆后讲天下,她认为生意要做。
2007年,她创办了杭州宏盛饮料公司,负责食品饮料生产加工。10年后,她将下属企业扩展到全国16个生产基地,承担了娃哈哈集团近三分之一的饮料生产任务。
交接时间
从2010年开始,刘畅不再是“李天美”。
2011年,她高调出任新希望集团团委书记。两年后,他成为新希望六和董事长。
为了让女儿顺利接班,
刘永好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陈春花担任联席主席。
与刘永好相比,持有希望集团股份的刘畅显然是个创新者。传统饲料业务向农牧食品产业链一体化转型,在养殖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