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航空应急救援?
航空应急救援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将被救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的一种非常规措施。陈平说:“在中国,航空应急救援是新生事物,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总干事陈平表示,在发达国家,覆盖全国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已有效运行半个多世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航空救援体系和网络,形成了庞大的航空救援产业链,有效拉动了整个通用航空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
据了解,自2008年起,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积极协调民间力量建设中国社会航空应急救援网络,力图在短时间内形成中国社会航空应急救援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快速高效、灵活多用、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组织抢险救援最及时有效的手段。”陈平认为,只有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常态化的24小时社会救援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应急救援“赢得时间、留住生命、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根本宗旨。
航空应急救援在各国防灾抗灾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以下优点,救援范围广,理论上讲,航空救援可以不受地形海况影响,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复杂地形地区和远海孤岛。其次,响应速度快。现代固定翼运输机的速度一般在500-800公里左右,而直升机也有200-300公里,是汽车、轮船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有利于快速反应。
对于紧急救援来说,显然,速度越快越好,被救对象的生还概率越大,科技含量越高。现代救援飞机普遍配备先进的通信、光电吊舱等救援设备,能够快速搜索预定区域,确定目标位置,有效提高搜索
电缆和救援的效率,降低搜救成本,缩短搜寻时间,使单位时间内能救出更多的人。
俄罗斯、西欧、日本和韩国
具备较强的航空救援能力
俄紧急情况部航空救援力量对中国多起自然灾害伸出援手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是大家熟悉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在中国发生的多次自然灾害中,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都伸出了援手。紧急情况部成立于1990年,是俄罗斯强力部门之一,拥有近40万名成员。成立了专门的航空应急救援部门,配备了伊尔-76、大型运输直升机米-26等大型固定翼运输机,具备较强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
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拥有强大的航空救援能力。以德国为例,它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相关数据显示,德国共有49个航空救援站,直升机从这些航空救援站出发前往德国任何地方,所需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与美国一样,德国的空中救援力量由不同部门负责,包括德国内务部下属的灾难保护局、德国武装部队和私营企业,如德国汽车俱乐部下属的空中救援公司。
此外,我们的邻国如日本、韩国等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以韩国为例,其拥有12支航空应急救援飞行队和22架直升机,形成了覆盖韩国全国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
中国航空应急救援队
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航空应急救援队目前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是解放军航空兵部队,航空兵部队一直是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二是交通部救助打捞局,是我国目前执行航空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队和国家队。它有四架S-76和两架EC225直升机,每架
当地警察空军。我国警用直升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约有20架警用直升机,包括民航通用航空公司、林业部航空护林中心、120航空急救等。
中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在我国历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出动固定翼和直升机约200架次,飞行近6000架次,运送物资7000余吨,转移人员近3万人,民航和通用航空出征250架次,出动2300架次,运送物资http://www.zhucesz.com/万吨,转移人员4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