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山
景观资料图
独秀山耸立在怀宁县中部,与天竺齐名,孤零零地矗立着,傲笑苍穹,独具特色。康熙《安庆府志》和民初《怀宁县志》都记载,独秀山“有藏山,下平冈百里,此峰起,情况突兀,明可数”。“望西如艳笔,望北如釜,为郡诸山之祖,无所依附,故曰独秀”。独秀山揽胜是必选之地。站在峰顶,远眺,数隐桐怀大地,历历在目;俯瞰东南,群山起伏如巨龙,河流奔腾如行走的饺子;放眼西北,天竺耸肩天,丘陵涌动壮景;俯瞰脚下,绣出景天畈田园风光,观音洞水库碧波荡漾。景色时变,美不胜收。
目前,景区正在备战第五届世界船钓锦标赛暨2015中国路亚公开赛。未来将加强山水资源生态保护,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休闲文化活动,围绕旅游度假、运动休闲、山水文化、生态农业等,进一步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混合经营发展模式。
天柱山
摄影师:羽毛之光
《陕西通志》记载的巍巍天柱山,原名“牛山”。相传,“太上老君”骑上“青牛”,有一个漫游神州的愿望已久,但没有得到机会。他见主人不在洞中,便驾着彩云,披着白雾,偷偷地下了。不知过了多久,“青牛”醉得如醉如痴,尽情享受人间仙境和大自然的芬芳。他真的筋疲力尽了。他找不到满意的住处。他走着走着,就被眼前的奇观挡住了去路。原来,他发现了一个小湖,周围奇峰环绕,绿水清澈。“老君”赴会回宫,发现“青牛”不见了。他微微睁开眼睛,只见“青牛”睡得正香。他知道青牛太累了,就派男孩把心爱的灯柱送到“青牛”身边,点了七天,让它醒来,快点回到天宫。谁知“青牛”就这样沉睡,再也没有醒来,只变成一座像牛躺着一样的巨大山峰,人们再也看不到可爱的小湖水,于是就把这座山叫做“牛山”
“。男孩看到青牛变成了山峰,就把太上老君的灯柱放在青牛旁边,与之作伴,但它也变成了天柱,人们叫它”天柱峰“,后来又把这座山叫做天柱山。
黄山
摄影师:快乐的日落
黄山原名峄山。唐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此采药炼丹升天的传说,改名黄山。过去,因为山被道路阻隔,所以是一座奇妙的山,养在深闺人未识。当它展现出它的辉煌时,它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艺术大师、著名画家刘海粟不顾年老体弱,在93岁高龄上黄山。香港摄影师罗素敏不顾路途遥远,先后20次前往黄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于公元1616年和1618年登黄山,两次登顶。叹息赞之,昭示后人:“海内外无黄山如徽,黄山无山时止!”
大别山
摄影师:xxwyx
大别山之名,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关于大别山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以李白的名字命名的。相传,李白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观赏南北两侧景色,发现山的南北两侧景色大不相同。不禁赞叹:“山南繁花似锦,山北白雪皑皑,这山和别山不一样!”大别山由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在地理上。西部的大别山和秦岭横亘在我国中部,绵延1000多公里,是我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因为它隔开了长江、淮河,也隔开了吴、楚,南北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完全不同,故称大别山。还有一种神话说法。据说,在狂野的世界里,天地融为一体,数亿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一座山突然拔地而起,用脊梁撑起了天空。从此天地有了分界,一切生灵都能
去拿灯。因此山分天地、分昼夜,使天地不同,故名大别山。
九华山
摄影师:羽毛之光
九华山古名九子山。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到九华山,留下了著名的诗句:“有二妙,灵山开九花”,古代的“花”和“花”是互换的词,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山峰,远远望去像一朵盛开的荷花,所以改名为九华山。九华山又被誉为“莲花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