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律师事务所装修公司起名

发表日期:2022-06-29 11:12:46

导读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装修占个人消费的比重持续增加。但装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实施周期长短、选材质量等问题深受消费者困扰。近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涉家装合同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通报近年来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纠纷焦点,提醒消费者避免家装合同“瑕疵”。

“游击施工队”半路

王邻居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王某觉得装修效果不错,便与邻居包工头口头约定,以21000元的包干价格对客厅进行改造。但王某支付约定保证金1万元后,施工队只拆除了客厅玻璃隔断,并以现场有增项需要增加人手为由,要求支付剩余工程款,否则停工。王某不同意要求,随后施工队就消失了……无奈之下,王某只好另找装修公司完成剩余装修工程,并将包工头诉至法院,要求其退还未完工工程款。法院经审理,判决包工头在扣除相应拆迁搬家费用后返还王某工程款8000元。

法官提醒

一些有家装意向的消费者出于“省钱”或“嫌麻烦”的目的,会选择找“熟人”或“游击队施工队”进行装修。然而,这种选择往往为日后的家装纠纷埋下“伏笔”。有契约才有法律约束,有契约才有法律保障。家装方面,签订书面装修合同约定具体装修内容,应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明确如何“包工包料”

郭某以67500元的价格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约定详细装修内容,装修方式为“包工包料”。装修完成后,装修公司将郭某告上法庭。原因是装修过程中,双方口头协商增设酒柜、鞋柜等工程项目,郭某未支付相应费用。郭某认为,双方约定的承包方式是包工包料,没有加工费

费用问题。诉讼过程中,某装饰公司申请对增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经评估,增项费用为123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合同约定装修工程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承包,但《装修合同》所附预算明细中所列建筑工程项目并不包括酒柜、鞋柜等,故判决郭某支付相应工程款12300元。

法官提醒

“包工包料”的装修方式,只是装修行业的俗语。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一是要明确装修范围;二是明确材料信息;第三,在合同中要有关于增项的约定。装修预算制定后,应在合同中增加“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增项,增项以消费者书面确认为准,按实际工程量结算”等条款。

别忘了同意“环保”条款

张某委托某装修公司对房屋进行装修后,张某夫妇搬进了新房。没过多久,张某咳嗽起来。后来,不仅咳嗽越来越严重,他还出现了眼充血、头痛等症状。随着身体越来越不适,张某逐渐意识到可能是装修污染惹了祸,于是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自己的房子进行了家装污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房屋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倍以上。张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装修公司以张某本人购买的家具也可能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为由,对检测报告不予认可。庭审中,空置房屋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仍显示房屋室内空气不合格。最终,法院以装修工程质量未达到约定标准为由,判决装修公司承担检测费800元,并赔偿租金损失11500元。

法官提醒

为避免家装污染,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应增加“环保家装”条款,约定装修后室内空气符合环保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室内装饰装修中的有害材料》等)。

质量限值“),约定家具进场前由第三方检测机构验收,并明确相应的违反环保标准责任条款。

防止延期装修“扯皮”

刘某与装修公司签订家装合同,约定工程工期为65天。刘某在装修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便要求装修公司进行维修,但装修公司并未如期完成装修工程。两个月后,刘某与装饰公司签订工程延期单,约定工期顺延50天。施工期满后,仍未完成装修。刘某将装饰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装饰公司支付延误工期违约金,并按合同约定赔偿工程修缮费用。

法院审理后认为,因装修公司原因造成工期延误,装修公司应按合同约定赔偿相应违约金,但对刘某主张的物业费、取暖费等不属于工程质量不合格所致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

刘某在家装合同中约定了工程期限,签订了工程延期单,明确了延期责任,获得了事后维权的主动权。根据法律规定,建设单位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工程质量不达标、变更设计方案的,消费者可以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要求建设单位支付相应的工期延误违约金。没有违约金约定的,可以主张实际损失。

司法观察

打造公平诚信的家装市场

据统计,近5年来,北京西城法院共受理装饰装修合同纠纷291件,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些案件中,家庭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占80%以上。从家装案件的纠纷焦点来看,纠纷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工期问题、装修资质、设计变更及后续保修问题等方面。从审理上看,消费者作为合同的相对人,增强防范意识,妥善签订合同,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免纠纷,减少损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营造公平诚信的家装市场环境,西城法院在处理家庭装饰装修合同、

一旦发生纠纷,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通过司法裁判、法律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消费者理性避险,规范装修公司经营行为,保障合同双方合法权益。

一是全力善作善成,举证审查“双充分”。法院将向当事人充分释明举证要求及法律后果,鼓励双方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举证,并充分审查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照片等能够确认双方之间施工范围、工程价款、内容变更的证据,必要时进行现场勘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二是积极引导、协商调解“双促进”。当一方举证能力明显不足时,法院将引导双方尊重客观事实进行协商,强化调解释明义务。

三是以案释法、普法答疑“双发力”。在装修旺季到来之前,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向消费者介绍涉及家庭装修纠纷的常见问题,盘点必备的装修法律知识,有效规避装修风险。

免责人民法院认为著作权属于原始来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