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供水抢修公司取名

发表日期:2022-07-05 11:29:24

“关注”天心公司管网维修部:供水管网的“守护者”

管网维修部是铁岭市天信公用事业有限公司的一线部门,担负着鄞州区30多万居民的用水保障任务,700多公里管道和3000多个水门的消火栓、排气阀、吐泥阀等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以及所有供水设施的抢修维护。

一直以来,天心公司管网维修部坚持“保障安全供水,满足用户困难”的服务宗旨。部门员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较少的人员配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检修抢修任务,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用水户满意度持续攀升,赢得老百姓广泛好评。

水是生命之源。供水管道的维护和抢修,这份工作给人的印象总是连着泥水,工作条件艰苦,但责任重大。铁岭天信公用事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网维修部就有这样一支管道养护维修队伍。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奋战在城市供水设施维护维修第一线,守护着鄞州区30多万人、3000多栋居民楼的供水安全。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城市供水管网的“守护者”。

当好补漏“守护者”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只要居民用水出现异常,有热线电话打进来,供水管道维修工人就会迅速集结小分队,直奔问题管道位置,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用户正常用水。一次,岭东东友新村3栋4号店门前水管漏水。得知消息后,天心公司管网维修部部长张永久多次带队到达漏水现场,通过漏水处判断管道走向,制定补漏方案。经过多方排查,判断是小区3号楼4号店门前的消防管道漏水。当时室外气温零下9℃,维修工人在2米深的作业坑里,用刺骨的冷水修补漏水的管网。为了尽快堵住漏水点,抢修人员不畏严寒,带水作业。他们虽然戴着厚厚的手套,但浸在冷水里的手却一动不动

冻得通红,又沾满了冰冷的泥水。因为压力大,水管里的水不时溅到工人师傅的脸上,每次都像针一样。就这样,他们已经坚持抢修了两天。过往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为敬业的天心人点赞。

夜间维修难度更大。一天晚上7点,管网维修部值守人员接到鄞州区体育场西门漏水的报修电话。值守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发现漏水量较大,且漏水点附近有大量积水。情况紧急,需要立即修复。接报后,管网维护科科长张永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调度。根据流量判断是管道断裂导致漏水,需要进行大面积停水维修。夜间抢修漆黑一片,能见度极低,给抢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天气寒冷,地面冻土层已达一米多深,挖掘速度很慢,工人师傅们一点一点地挖,一寸一寸地找。凌晨3点后,漏水点仍未找到。抢修人员身体不堪重负,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张部长鼓励大家坚持下去。停水面积大,不用水,百姓肯定很着急。于是,抢修人员经过短暂调整,继续寻找漏点,终于在距离第一个漏点13米多的地方找到了破裂的管道。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天气太冷,水泵和抢修节都冻住了。大家齐心协力,突破难题。抢修结束后,恢复供水已是次日凌晨5时40分。虽然又冷又累,但管网维修部的师傅们克服了天寒地冻的困难,终于打赢了这场夜间抢修的战斗。

“由于漏水维修工作的特殊性,起早贪黑抢修漏水是常态。”管网维修部主任张永久在谈到供水管网抢修工作时说。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是大年三十,站前路口DN200供水管道爆裂。他和抢修人员一起在现场等待,直到问题解决。当时室外气温零下29℃,非常寒冷。漏水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居民正常用水。为了尽快修复供水,

管道和维修工人连夜奋战,克服空调入侵,坚持作业。顾不上冻成冰的水,顾不上陪伴家人。只记得抢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6点。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新年抢修夜真的很难忘!

这是一个有凝聚力和有效的维护团队。他们朝着“服务好用水户”这个同一个目标努力,实干精神一次次赢得公司肯定。认真执着,管网维修部先后被授予“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突出贡献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做好检修无缝对接的“守护者”

维修工人15人,平均年龄48岁,最低年龄40多岁,这是管网维修部维修力量的现状。在人员配备较少的情况下,这些检修工人始终坚守岗位,不影响白天正常检修工作,同时承担夜间抢修工作和节假日值班工作,做到了全年管道检修与抢修工作无缝衔接。据统计,2018年全年,夜间用户求助电话345次,出修现场290余次。

做岗位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管网维修部抢修队队长张亚林身先士卒。工作30年来,张亚林从未主动请假,也从未因私事请假。每次用水户报修,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凭借多年的管网维护经验,他对全区供水管网的走向早已烂熟于心,能快速判断管道的漏损状态和位置。“妻子生病了,常年卧床需要人照顾,但我没有松懈过工作。妻子白天有保姆照看,晚上我来照顾,遇到抢修就求助亲戚照顾。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老百姓能正常吃水,我特别欣慰。”张亚林说。

夏天抢修管道头顶烈日炎炎,冬天检修冒着严寒,身上的泥水不是干就是冻,这就是供水管网检修工的工作状态。他们用一人一脏,换来用水户的正常用水。

保证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维修工人在修复大漏小漏的过程中,付出了劳动和汗水,也收获了用水户的温暖。“我们一起为居民排忧解难,改造管网,甘甜又清澈。”这是去年市电影公司居民楼76户居民送到管网维护部门的锦旗上写的大字。他们在供水最不利点(地势较高)帮助居民解决饮水问题,用水户通过送锦旗表示感谢。

做听诊漏的“守护者”

检漏仪有时很难确定漏水的位置。有一次,市政公司在银港小区铺路时发现漏水,及时上报管网维护部门。检漏员到达现场后仔细检查,发现开发泄漏点没有管道,水是从一处废弃电缆沟流出来的。要想找到漏点,就必须弄清电缆沟的方向和长度。但地上全是房子,经营难度大。最后,协商在棚内挖一条沟槽,寻找漏水方向。当时正值夏季下午2点,地面温度接近40℃。经过2个小时的排查,检漏员最终确定了泄漏方向,成功找到泄漏点。

管网维修部副主任曹刚告诉记者,漏水是失水的重要因素,及时修复漏水是减少失水的源头。“听漏”是一项经验活动,检漏员可以根据漏水的声音和方向识别大致位置信息。每次工作,巡护工人们都戴着耳机,肩上扛着检漏仪,身上还背着连接主机的窥探器,循着城市的水脉一步步前行。他们是供水管网的“医生”,是保障供水运行的守护者。耳朵是他们最重要的工具。他们就像医生一样,手持特制听诊器,在地下自来水管上“检查身体”。

为了避免白天的噪音,巡护工人通常工作到深夜。按照惯例,每天晚上出动找漏小组时,4人一组分散到各个角落开始寻找漏点。对水管的检测,不是一味听信。每到一个检测点,他们先通过寻管仪扫描地面,了解地下管道走向,然后会用传统的漏杆或电子检漏仪判断传输情况

传来的声音是否正常。把听诊器放在水管的阀门或壁上后,寻漏者开始静静地听着返回的声音。如果声音很慢,说明没有问题。如果像打开水龙头后发出的吱吱声,十有八九是漏水。发现漏点后,由寻漏员详细记录漏点方位和大小,以便管道检修班组进行下一步抢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