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公布深圳市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共安排883个项目,聚焦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文旅板块也占有一席之地,包括融创华发冰雪文化旅游城项目、大鹏下沙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等。
今年以来,疫情影响持续,文旅市场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但在此期间,“冰雪经济热”“智慧旅游”等新热点迸发。上市文旅企业中,2021年亏损与扭亏为盈现象并存。
在文旅地产领域,克而瑞《2021-2022年中国文旅地产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百强房企中,超过半数已涉足文旅项目开发。但20世纪以来我国文旅地产项目数量增速一直维持在2~4,行业进入“低增长、促提质”的发展阶段。
文旅创新创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德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可以从平台、模式、产品、技术、玩法、人群等六个创新维度挖掘文旅行业的新机会。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认为,资产增值是文旅地产的本源,其运营的关键在于树立客户对项目的信心。“因此,要把长期运营作为文旅地产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商业、酒店、主题公园等业态的IP打造和运营。”
近日,深圳市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A”)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并公布了2022年文旅业务发展规划,表示将推动全国各区域项目落地。
其中,在华南地区,华侨城A将推进中山欢乐海岸、茂名南海岛、湛江欢乐湾、漳州欢乐美港等项目建设,并表示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带动价值增值,实现地产、文化、旅游合作共赢”。
年报显示,2021年华侨城A旅
综合业务收入亿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毛利率32,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华侨城A在文旅业务方面主推五项工作。其中,持续加强对IP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全面推进“旅游+IP”在旗下项目中的应用。在自主IP培育方面,华侨城a旗下欢乐谷开启原创IP孵化之路,与腾讯原创馆合作举办活动;襄阳奇幻度假区打造“奇幻系”IP形象,打造自己的形象IP、故事IP、活动IP。在对外合作方面,欢乐谷通过携手英雄联盟、京剧猫等IP,联合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提升品牌价值和号召力。
关于打造IP相关支出,年报显示,华侨城A与江铜传媒签订协议,江铜传媒授权华侨城A旗下所有“欢乐谷”主题公园于2012年1月31日至2029年12月31日期间永久使用,许可费3000万元。从2030年起,华侨城A将每年支付400万元的一系列IP授权费用。在此期间,所有“饼干警长”系列衍生产品的销售需要支付9%的分成。
而江铜传媒在其他非主题乐园授权“饼干警长”,华侨城A可享受授权20%的优惠。“饼干警长”通过其他渠道向华侨城A开放商业项目有限投资权益,收益按投资比例分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文旅IP引发的热点话题较多。据克而瑞统计,2021年,迪士尼进入IP开发阶段。自2021年9月底首播以来,迪士尼IP“灵娜美女”27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聚焦3万粉丝,最高搜索量超过23万次。
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将点燃“冰雪经济”。2021年底,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创”)将
滑雪场运营经验以“轻资产”形式输送到吉林省。
2021年11月29日,融创文旅集团与桥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及运营管理协议。双方宣布,将基于北大湖滑雪场丰富的生态资源,引入融创文旅团队和运营经验,携手将北大湖滑雪场打造成“世界级滑雪场休闲区”。
打造IP、让渡经验等,房企布局文旅业务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文旅地产项目212个,同比增速仅为。截至2021年底,全国文旅地产项目累计数量为9987个,末数达到8701个。
“重资产”投资势头趋于平稳。克而瑞指出,2021年文旅地产行业开始在盘活存量、强化运营、数字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前行。“开发商重拾信心,加快调整步伐。”
文旅部发布的《旅游抽样调查数据2020》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最主要的群体是25至34岁的年轻人,占出游总人数。25岁至44岁的中青年游客占国内游客总数。
袁帅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在受到冲击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城市休闲游、乡村游成为国内游客出游的热点之一。特别是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居家酒店”成为热门选择。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平均旅游总收入达亿元,恢复到疫情前,比全国旅游总收入恢复率高出百分点。
在产品类型上,业态的不断创新延长了文旅的“生命曲线”。
以万科良渚文化村为例,项目分为核心旅游区、小镇风情度假区、森林生态休闲区三大区域,配套良渚文化博物馆
、青鸟流苏文创园、创意文化街、剧场等设施进一步推动小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克而瑞报告认为,“文旅新十年”的产品创新将涉及酒店业态、主题乐园业态、内容生态和国潮文化等方面。观点指数报告指出,从游客和资本市场反映来看,文旅多业态发展已成为重要盈利手段。2021年,多家文旅创新运营商获得融资,投资机构聚焦智慧旅游、室内游乐、文旅制造、文旅科技等领域。
张德新告诉记者,疫情倒逼文旅市场发生重要变化,包括品质升级、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基于文旅融合内循环的跨界融合。
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还提到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具体而言,综合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
以需求为牵引的文旅项目精细化运营,考验着企业各方面的能力水平。
袁帅表示,目前文旅地产的三大主流派系是主题游乐、文旅小镇和景区配套,各有利弊。“对于房企来说,文旅地产多是投机取巧的项目,如果可研通过,可以考虑长远发展。但前提是,要充分考虑能否承受大规模、长期的持续投入,才能在大棋局中精心布好这枚重量级‘棋子’。”
对于布局文旅业务的开发商来说,资金仍是一道考题。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地出台了针对旅游企业的纾困措施。日前,文旅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兼顾旅游业当前纾困和长远发展,通过多种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4月13日,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拟于2022年发行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5亿元,拟用于偿还发行人即将到期的债务融资工具。
随后,4月15日,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5亿元投资于长白山火山温泉部落二期、长白山旅游交通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日前,华侨城A也表示,一直在不断尝试和创新融资方式,并于2012年12月发行了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是国内首个基于入园券的ABS项目。根据发改委、证监会相关政策,公募REITs试点地区和行业有所扩大,将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趋势和落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