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南阳新公司起名字

发表日期:2022-07-06 11:36:35

挺起转型发展的脊梁--南阳民营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民无商不立,国无商不兴。作为市场经济最敏感的神经、最活跃的主体,民营企业在经济困境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壮大,在高质量发展中壮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厚植成长沃土,优化发展环境,给予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拉动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市工商联和南阳师范学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出口稳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快、升、聚”发展态势。民营企业30强是我市民营经济的“主引擎”。它们如何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方面发挥作用?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民营企业进行采访。

南阳防爆集团线圈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用机器人缠带器缠绕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西峡县钢结构产业园的河南龙城重型钢结构公司。火热的生产场景,让人感受到企业蓬勃发展的活力:起重机械、压力容器、防爆设备实现量产,钢结构建筑、桥梁、船板等“拳头产品”供不应求……

河南龙成集团控股子公司龙成重型钢结构有限公司是西峡县150万吨钢结构产业园内的龙头企业。生产所需的特、特宽、特厚钢板及氧气、氩气均由龙成集团下属企业生产,不需要专门运输,使用安全方便。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龙城集团32年风雨征程的真实写照。谈起发展历程,集团副董事长白金利深有感触。

公司瞄准国际先进、进口替代、市场空白产品

,生产别人不能生产、不敢生产、不想生产的产品。现已成为以铁矿资源为基础,发展特殊钢,横跨机械制造、冶金材料、煤炭高效应用、工程技术、钢结构、国际贸易、旅游等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员工1万余人。2019年,龙城集团以亿元营业收入位列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第一名。

龙成集团是我市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延续了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从空间分布看,空间集聚态势保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淅川县以南阳西建公司为龙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84家企业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通过“扶持大龙头、带动大产业、形成大集群、打造大基地”,初步实现了绿色崛起。

河南中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桐柏独特的资源优势,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碱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总资产亿元,营业收入过亿元,带动桐柏碱化工产业跨越发展,撑起了当地税收的半壁江山。

防爆产业是南阳的一面旗帜,也是南阳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在科技部公布的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中,南阳防爆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南阳现有防爆设备、器材生产企业80余家,形成了集各类防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防爆产业集群。国家防爆检测中心、国家防爆工程实验室等金字招牌都花落南阳……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前30强民营企业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分别达到1亿元、1亿元、1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速均超过两位数,即。其中,制造业以亿元营业总收入位居榜首。

南方

洋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轧机一角。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做危险气体巡检机器人实验

民营经济如何称得上健康发展,如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答案。在南阳,民营企业绝不是人们印象中家庭作坊里的“粗制滥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已成为常态。

在西建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只见机械臂上下翻飞,传送带精准运转,自动化、模块化、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投资12亿元的技改项目建成后,将带来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研发周期缩短50%、产品可靠性提升30%等巨大变化,助力西超公司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减振器生产基地。

地处深山的西超公司在地理位置上没有优势,但经过40多年的努力,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从商用车减振器到轿车减振器,再到现在的列车减振器,逐步成长为国内大型汽车减振器生产企业。在公司董事长赵志军看来,持续的技术进步是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优势。

谁来攻克技术难关?靠的是自我培养的“土专家”!现任西建公司技术总监邢云明就是“土专家”的典型代表。仅高中学历的邢云明,就自学掌握了英语、德语和计算机图形学,获得了11项国家技术专利。在他的带领下,奥迪、捷达等车型的减震器克服困难,成功生产。

南阳纺织集团以生产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为目标的产业升级,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活力。宽敞整洁的车间里,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了一排排纺织女工来回奔波。得益于智能设备的投入和工艺流程的改造,170人的工作只需要23人,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

20日起,南纺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20万锭智能纺纱项目,运用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处理技术,打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工厂。随着智能化技术装备的应用,南纺集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附加值,扩大了产能,保证了产品质量,成为国内智能纺纱的标杆。

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我市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研发投入累计1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河南龙成集团以1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居榜首。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平均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西夏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的36%,位居第一。

河南皇芝牧业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的贫困群众在劳作

南阳新奥针织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人在生产服装

“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南阳经济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接受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社会稳定的主力军。

2019年,南阳市民营企业30强纳税总额1亿元,比上年增加;从业人员117917人,比上年有所增加。

“产业进村,工厂办房子,一人来务工,全家脱贫!”这是镇平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真实写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南阳市新奥针织有限公司。

2017年以来,公司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新增全自动织机、缝纫机600台套,在镇平县分别建立了9个扶贫基地。辐射带动周边30多个贫困村,新增就业人数达2000多人。人均月薪达到

1850元以上,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实际支付工资总额约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