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生股份有限公司:改革成就航运奇迹,发展延续百年传奇
初冬的太阳很温暖。重庆朝天门码头是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嘉陵江在大桥前整体向东流入。这一幕在95岁的卢国基的脑海里和眼前一样清晰。
朝天门、嘉陵、长江是陆国基一生的挚爱。这份爱,1925年萌芽于嘉陵江畔,1984年扎根于朝天门码头。近百年来,他们为一家名为“民生公司”的物流企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老民生公司见证了旧中国救亡图存的悲壮历程,新民生公司见证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34年前,时年61岁的卢国基坐在长江边上,沉思了很久。他突然站起来,大步朝石阶走去。
时间过得真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生银行公司已从一个“可怜”开始“百花盛开”,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有重庆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甚至中国的航运业。百年的“民生”传奇仍在书写。
1925年,陆作福在上海为公司定制了第一艘船——“民生”号。数据图
欢迎改革开放的“重生”
让长江之水不再白白东流
“20世纪20年代,外国航运公司几乎垄断了长江上游的航运,这让我父亲很生气。”说到过去,卢国基现在精神矍铄。1925年秋,70吨的“民生”号小轮渡从嘉陵江启航,宣告了民生公司的成立。
掌舵的不是别人,正是卢国基的父亲,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陆作孚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联合长江上游的中国航运公司,与外国航运公司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迫使外国航运公司撤出长江上游,统一了川江航运。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生得到改善全员积极参与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运往四川的大量机器设备,以及运往前线的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到1949年,民生在长江和海上拥有船舶148艘,航线从长江延伸到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1952年,民生银行成为第一个移交给国家的公私合营企业。
此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航运企业为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慢慢拉开,弊端逐渐显现。
90多岁的卢国基仍然经常检查。民生公司提供图纸
1983年冬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从武汉乘船到重庆考察。“长江这条横贯中国东西的黄金水道,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要打破国有企业主导的局面,让集体和民营企业共同前进,不要让长江之水白白东流。胡耀邦说这话时,特别提到了卢作孚和民生。
“没有卢武铉后代的参与,民生银行的重建是不可能的。”几天后,重庆市委召开专题调研会议,大家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此时,61岁的卢国基,在重庆煤业公司担任前副总工程师。
得知要重建民生的公司,卢国基喜忧参半。我老了,不专业,对航运一无所知。我能承担这项任务吗?犹豫的时候,鲁国基走到朝天门码头,望着奔腾的长江水,冥思苦想了半天,暗自决定:去吧!
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卢国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于是他立即邀请原民生重庆公司的6位核心成员讨论细节,并向重庆市委提交了一份关于重建民生公司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准。几天后,一家民营的“民生航运公司”被重庆市经委正式确认,该公司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人、财、物和内经营管理完全自主。
1984年2月20日,民生航运公司筹备处在重庆市工商联一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正式成立,从此开启了民生公司的“重生”之路。房间不大,家具也很简单。筹备处主任卢国基急于尝试。
1984年10月1日,民生公司成立。数据图
爬上小山克服“困境”
成为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典范
一条水路运输企业,最不能缺的是什么?陆国基在准备区来回踱步,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他很快就明白了:船、人、货、燃料油都是必须的。但这个时候,民生,什么都没有。
“你必须有一艘船来运输货物。”陆国基决定一一解决问题。在向四川军械局寻求帮助后,他们很快做出了回应,表示愿意支持他们。经过十多天的磋商,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四川军械局将向民生提供两艘闲置舰队,总运力1400吨,附加条款:利润分成,亏损由民生承担。
船就在那里,但下一个问题让筹备办公室措手不及。原来民生公司的船长、大副已经从国有航运企业退休。他们愿意加入民生公司,为长江航运的发展贡献余热,但前单位坚决拒绝借给他们。准备室没有任何计划,只能以高出公共企业4倍的价格购买柴油。货物按原计划全部分配给国营航运公司,筹备处也有船队,但毫无用处。
在他所有的努力都失败后,陆国基写信给重庆的共产党领导人,寻求帮助。时任重庆市长的于汉清收到信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商议对策。会议决定,将有关船务公司的7名退休船长、大副借给民生公司,市计委为民生公司筹集100吨廉价柴油。
然而,在当时的体制下,要求任何一家国有航运公司将1400吨货物从计划目标分配给民生银行都是不现实的。于是,陆勇向他工作过的重庆煤业公司寻求帮助,获得了1,400吨计划外的煤炭,准备运往长江下游。
商品卡车滚装和滚装运输。民生公司提供图纸
1984年3月,为保证民生轮船公司船队航行、靠泊、装卸顺利,交通部向长江沿岸各港口管理局发布了《民生轮船公司船队有关工作的通知》。3月31日凌晨,满载煤炭的民生公司船队伴着船哨的声音,缓缓驶出朝天门码头。
开放整个航运流程后,制定章程和管理制度,筹集资金建造自己的船舶,开办集训班培训船员……在卢国基的领导下,一系列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1984年10月1日下午,民生轮船公司在重庆港务局大礼堂召开成立大会。任命陆国基为公司总经理。民生轮船公司新建的“盛镇”和“盛兴”两支船队也在朝天门码头正式起航。
于汉清在成立大会上表示,民生公司的诞生是中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将在实践中为中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其意义不可低估。
事实上,民生重建后,沿江航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促进沿江航运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8月14日,一艘满载商用车辆的滚装船抵达重庆唐家沱滚装船码头。刘部长扰动
父子继续“传奇”
百年“民生”精神在闪耀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民生公司加快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自1985年起,民生公司在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天津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盛中”号、“盛哲”号、“盛华”号等船舶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船舶代理、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公路运输运输、供应链物流等领域。
“34年来,民生创造了许多航运史上的新记录。”陆国基说,1986年,我国开创了江海联运和海铁联运的先河,创造了日本到重庆江海联运19天、重庆到日本15天的最快记录。1993年,首创重庆至上海集装箱班轮运输,结束了长江上游无集装箱班轮的历史。2003年,三峡大坝断流,民生公司组织集装箱、商用车过坝运输,创造了三峡大坝连续通航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