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人员小心!“花园、广场、豪宅……”物业命名这些词不能随意使用!
对于房地产来说,名称非常重要。人们对一个项目的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项目的原始名称是否响亮和受欢迎。因此,房地产命名已经成为房地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其他营销手段不可替代的。所以,为了有个好名字,开发者们都不顾一切。结果,就产生了许多奇怪的项目名称,就像俗话说的:没有最奇怪的,只有更奇怪的!不知道住在业主心里的小面积内才会是什么感觉?
但近日,某城市出台了《楼盘(群)命名规则》相关政策,楼盘命名不能再这么随意任性了!
深圳颁布建筑(群)命名规则
7月16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建筑(群)命名规则(试行)》,对5年内深圳市用于居住、商业服务、行政办公、工业、仓储等用途的建筑(群)命名规则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命名规则,一个面积小于100000平方米不能被称为“城市”,一个面积小于50000平方米不能被称为一个“村”,面积不到20层不能被命名的“豪宅”,和一个面积不超过10000平方米,包括一个停车场,不能被称为“广场”。
新规有效期为五年,对深圳住宅、商业和服务用途、行政办公、工业和仓储用途的建筑(组)命名规则提供了以下详细规则。
特定的通用名称应应用于符合相应要求的建筑物(组)
根据新规,“城”、“村”、“府”、“园”、“广场”等词将不再作为建筑物的名称。新规还规定了10个特定的通用名称,应适用于符合相应要求的建筑(组):
1. 城市: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和商业建筑(群);
2. 村: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配套生活设施较为完善的住宅(组);
3.园林:2万多平方米的住宅(组),绿地和休闲区(含屋顶绿化)占土地总面积的35%以上;
4. 别墅:依山而建的住宅(群)或休闲度假用建筑(群);
5. 别墅:1万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小于1的高级住宅低层低密度建筑(组);
6. 公馆、公馆:地上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群);
7. 广场: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对公众开放的露天公共空间2000平方米以上(不含停车场)的建筑(群);
8、中心:具有特定的主导功能,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组),必须在总称前加上主导使用词;
9. 基地:对具有特定引导功能的政府投资项目建筑(组),在总称前加引导用途字样;
10. 园区、园区、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工业、仓储建筑(群)。
命名时不能随意使用“中国”、“中国”等词
此外,命名规则指出建筑物(组)的名称应由普通名称和通用名称两部分组成。专有名称是一个专有名词,用于区分建筑物(组)名称中的每个地理实体。通用名称是用于建筑物(组)名称的一个词,用于区分地理实体。
命名规则规定,深圳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物(组)专有名词的名称可以重复命名,并避免同音异义、相近,不得使用“中国”、“中国”、“国家”、“国家”、“国际”、“世界”、“亚洲”、“亚太”(除特殊名词中的类型词等外,具有特定行业的功能,符合其定位在。
此外,规则规定,专有名词的话,不得违反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法规,使用外语,传统汉字,作家,从词,阿拉伯数字,很少使用单词(派生地名除外),标点符号,等等,以及利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或民族歧视的词语,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或可能产生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词语。
看看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建筑名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商品房也越来越多,至于楼盘的案例名称也是五花八门,让你不得不拒绝接受那些想象力丰富的楼盘建筑商。
其实在过去,小区住宅的名称一般取的比较简单,比如:XX家庭楼、XX小区、XX住宅,让人一目了然。但现在城市发展进步迅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元,以前那些简单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开发商的创意思维,所以在建筑名称上,开发商绞尽脑汁花了很多心思。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房地产生意是学一门外语,还是出国旅游多?房地产名字也越来越国际化了!据统计:
中国的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曼哈顿、两个华尔街和三个香榭丽舍大道;
瑞士的城镇会下雪;
能洒一点阳光的是加州的花园;
旁边的气泡水是维多利亚港;
就叫它塞纳河吧;
有水泡沫和排水沟不用问,那一定是威尼斯没跑;
北部被称为北海道;
南部叫南安普顿;
西边是西雅图;
东方实在想不出来,那就建个喷泉,然后再东方维也纳!
...
按照这个速度,
我们不用离开中国就可以走遍世界!
1
地名命名法
燕郊有“首尔甜城”,甚至是首尔甜城!房地产在北美、日本和欧洲之后,又开始打欧洲,现在又打韩国的欧巴,真是太残忍了。首尔有“甜蜜之城”,难道不应该在北韩建设“平壤欢乐之家”吗?春节期间,身穿人民军服的安保人员会在人民社区燃放鞭炮,而我们社区则会引爆核弹。在“平壤乐府”旁边建一个“广岛之爱”。猜猜有没有人敢买?
2
命名的人
不仅是地名,还有名字!
首先是丹麦的格林兄弟,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他们写了这么多童话,最后变成了卖房,我不相信你们的大城市里没有“格林小镇”吗?
北京亦庄有一个“林肯公园”。我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商是喜欢林肯公园,还是只是喜欢林肯,然后为林肯建了一个公园。
3.
现代词汇命名法
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开发商的思维开始超越地球,即使是外国名字对他们来说也不够,所以他们开始接触现代汉语词汇。
1. 蔬菜的开发人员
大兴有个楼盘叫“中国远西红世界”,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想到的?你家隔壁有养鸡场吗?要和番茄混合?你能考虑一下业主的感受吗!!
“你住在哪里?”
“啊,我住在番茄。”
“西红柿啊,好吃好吃,我住在西兰花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 高巢的开发人员
海淀有一个楼盘叫“高巢”,这绝对是中国房地产命名史上的一个高潮,你怎么敢让居民申报家庭住址?
一辆车,
“司机师傅,我要到高处去。”
最后,
司机帮你把车送到俱乐部了。
3.军事开发人员
不过相比之下,上面的那些都有些落差,湖南长沙湘江有一个村叫“航母”村!我不知道开发商是军人神秘事件,还是跟军方合作?一个名字!小编在想,估计这个小区的业主都是开着战斗机上下班的吧?
尽管它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但一旦中美发生战争,它会成为头号目标吗?
“向五角大楼报告,我们向长沙发射了导弹,摧毁了中国的航空母舰!”,五角大楼一脸懵逼的在想,这长沙也不靠海啊,航母怎么就开过去了?(这是纯粹的想象
)
...
你以为这就是结局?那你真是太看不起开发人员天马行空的命名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