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岸边,浒苔成山。摄影/本报记者周群峰
本报记者/周群峰
不时有满载浒苔的车辆穿梭而过,地上堆放着大量新鲜浒苔。无人机正在为其喷洒快速分解复合菌剂。经过治疗,它们将被送回“故乡”--大海。这是7月12日,企名网周刊记者在青岛后海浒苔处置基地看到的场景。
目前,青岛近海正遭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浒苔入侵,入侵面积达1746平方公里,是此前最大一年(2013年)的2倍,是2020年的9倍。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15年影响该市。多位受访者预计,今年浒苔打捞总量最终将超过100万吨。
浒苔虽然无毒,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腐烂发臭,对环境造成威胁,也会给旅游等行业带来冲击。经过十多年战浒苔的经验积累,青岛形成了规范的浒苔处置科学流程,通过一系列工艺可加工成海藻有机肥。然而,面对今年大面积的浒苔,在处理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后续处置工作,备受市民关注。
工作人员正在将浒苔快速分解的复合菌剂倒入无人机安装的容器中。摄影/本报记者周群峰
“从海上来,到海上去”
“我们早上4点多出海,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用特制的渔网打捞浒苔,吃住都在船上。”7月12日下午,青岛后海码头,青岛胶州渔民董帅刚卸下一船浒苔。从胶州出海打捞浒苔,他已经28天了。前几天,因为装载不均匀,还遇到了翻车事故。幸好有惊无险。
董帅船上有9人,每人每天工资500多元。他了解的情况是,青岛每天打捞的渔船有上百艘,渔船来自崂山、胶南、城阳等地。每艘船每天可打捞浒苔50吨左右,只有卸货时渔民才会靠岸。“现在是禁鱼期(5月1日~9月)
1),渔民活多活少,所以我们来这里干活。“
青岛市海洋局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12日,青岛市共发运船舶549艘次,打捞浒苔1万吨;截至当日,累计装船12686艘次,打捞1万吨。
今年,青岛市成立了以市长赵豪志为总指挥的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海域工作组、陆域工作组等6个工作组。为加快治理速度,从6月14日至今,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生物”)胶州生产基地24小时开足马力处理浒苔,通过烘干设备将浒苔制成海藻粉,通过降解设备保存浒苔多糖。海域工作组成员、海大生物董事长单俊伟告诉《齐鲁壹点》周刊,海大生物是青岛唯一一家处理浒苔的企业,公司从事这项工作已有12年。预计再过20天至1个月,浒苔总打捞量将超过100万吨。
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岸边漂浮着大量浒苔。摄影/本报记者周群峰
今年,如此庞大的浒苔数量,超出了海洋生物对浒苔资源化利用的能力。6月中旬,在青岛市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召开的研讨会上,单军伟提出了“向海而来、向海而行”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青岛找场地作为浒苔治理基地,利用生物制剂对浒苔进行降解、分解、除臭,避免浒苔自然腐烂形成黑水和恶臭,再将浒苔投放到外海。
青岛市科技局就该方案组织了三次专家论证,分别从海洋生态系统、渔业系统、海藻降解产物等方面进行论证,最终认定该方案可行,不会对海洋产生负面影响。
环保部门和海洋部门选址,青岛市政府协调一块约300亩的土地作为处置基地。7月12日,《企名网周刊》来到这家位于青岛后海的浒苔加工基地进行采访,因为浒苔被喷成成熟度
代理等原因,不时发出刺鼻的味道。现场堆放了多箱由海大生物研发的浒苔快速分解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工作人员将分解后的药剂倒入无人机,由无人机喷洒在浒苔上进行分解。
浒苔速解复合接种菌种由枯草芽孢杆菌、低温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现场一位安全管理负责人介绍,通过无人机喷洒,浒苔被分解后送往外海投递。“往年打捞上来的浒苔可以在陆地上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今年因为量太大,只能满足1/3左右的量。我们和政府沟通后,要通过工程船把剩下的浒苔无害化投放到外海,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处理浒苔。”
浒苔喷洒快速分解复合菌剂后投入大海进行无害化处理。摄影/本报记者周群峰
单军伟介绍,整个过程需要经过浒苔排水、喷洒快速分解菌剂、堆场分解三个步骤,然后运到距离海岸50海里左右的区域分散投放。整个过程没有添加剂,而是一个生物降解过程。浒苔不分解就不会下沉。分解后的浒苔成分不变,在下沉过程中融化,不会沉入海底。“腐烂的浒苔扔进海里,就像往水库里扔一把大米,很快就消失了。”
他说,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应用于浒苔处置。经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海水采样检测,未见异常。
“今年处置的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青岛被浒苔侵袭已有15年,此前最受舆论关注的是2008年。当年8月2日,启明星网报道,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当天举行的奥运协办城市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奥帆委主席助理、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海涛表示,我们数了一下,有百万吨胡
莫斯被打捞上来了。这些浒苔被运到远郊进行深埋处理。浒苔是一种无毒的东西,在很多国家都被用作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日本和韩国。即使一时处理不当,散发出一些气味,这是自然现象,就像家里的蔬菜苹果烂了一样,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08年5月至8月,黄海浒苔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2009年浒苔灾害给山东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在青岛后海浒苔处置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浒苔。摄影/本报记者周群峰
除了日韩的做法,欧美国家的一些做法也受到关注。2009年7月11日《齐鲁晚报》报道了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与法国布列斯特交流浒苔处置利用经验。该市市长弗朗索瓦·朱扬德说,布列塔尼沿岸绿潮已发生近40年,已形成常年规律。浒苔处置利用一般采取以下方法:一是使用清洁工清理;二是利用聚集装置将薄层绿藻聚集成堆,再利用铲车、输送机将浒苔直接播撒到农田自然降解;三是制成有机肥、优质叶面肥、可降解花盆。
《企名网周刊》了解到,由于称重标准不同,今年青岛打捞的浒苔重量与2008年没有可比性。当时是集中称重,而今年,每一台吊装设备上都安装了传感器。一联系装有浒苔的网袋,后台就打出了包含船号、重量等信息的收据。所以今年浒苔打捞的分量很准确。
单军伟说,今年青岛浒苔严重程度高于2008年。青岛市已启动开展最大运力应急响应。此次应急处置工作分为海上打捞和海滩清理两部分。前者主要由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后者主要由青岛市城管局联合各区市组织。“今年处理浒苔的辛苦超出了想象
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