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名网发布通知,称在内部沟通中,将“哥”“姐”“总经理”等称呼撤下并更换,引发众多网友讨论。事实上,互联网企业花名并不鲜见。位于企名网旁的阿里,武侠风十足,“风清气正”“苗人风”,让人感觉来者真。当然,由于企名网准备推行花名文化,机智的网友也主动为企名网员工提供了不少脑洞:企名网老板丁磊可以使用玩家昵称“丁三石”,其他员工可以取名达拉本巴班的巴比比多比,吆喝的人人声鼎沸。这位网友太骨感了!
当然,花名文化并非互联网公司独创。早在几千年前,许多古人就有了各种有趣的花名。以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为例,因其貌不扬,酷似钟馗,故又称“文钟馗”。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三十六犁,七十二邪,每个人都有一个响亮的花名。说起“黑旋风”,你会想到厚黑的李逵,说起“智者星”,你会想到充满智慧的吴用。花名的受欢迎程度有时比真名还要大。
然而,古人的名字远不止花名。在古代,父母给孩子取名时,大多怀有美好的憧憬。在古代,男满20岁、女满15岁后,礼仪上不便直接称呼姓名,只好取字取数。字一般由老师起,数由古人无限制地造。唐代诗人杜甫名字中的赋,是一个男人的美称,而其优美的词句则强化了名的意义。此外,杜甫曾经居住的草堂,原是杜伯国的故地。在前辈面前,他自称是晚辈,所以取名少陵。说到这里,小编不得不感慨古人记性真好!
因此,国内很多国风游戏在使用NPC和创建对话时,往往会使用古人的名字。如果他们更老练,就会避免在对话中直呼其名。比如,在名人扎堆的手游《忘川风华录》中,名人会因为身份和交往关系而有不同的称谓。
李白与杜甫生前并无太多交集,死后却进入忘川世界,成为挚友。李白一句“子梅”,说明他们的关系足够牢固。
项羽和刘邦本是宿敌,但进入忘川后,两人成了一对没有世俗烦恼的损友。刘邦见项羽来了,不叫一个名字,也不叫一个字,只叫他“项王”,伟大的阴阳家就是这样。
不知道大家在玩这类国风游戏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更巧妙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