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袁成林记者李欣怡)5月1日,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成阿工业园区的中电建都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一个3万平方米的装配式车间,预制楼梯、地板、飘窗整齐码放,100多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作业,俨然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构件“超市”。随着砂石骨料生产线当天正式投产,西南地区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宣告全面投产。
走进生产基地,中电建都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涛迎面走来。“五一快乐,我们以生产庆祝节日。”据他介绍,这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之所以被称为“全产业链”,是因为它包含了砂石骨料加工、商品混凝土加工、预制混凝土构件制造等三个产业链环节。从砂石料进厂到预制构件出厂,整个流程都可以在基地内完成。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可缩短工期约30,节能75,节水约50,劳动效率提高3倍。
“粗骨料从100多公里外运来,在砂石骨料车间粉碎、筛分,再通过传送带送到商品混凝土车间,在那里加工成商品混凝土,传输到预制混凝土构件车间。”陈春涛一边介绍,一边带我们走进预制混凝土构件车间。车间里,有的工人正在将钢筋扎成大小不一的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制作各种尺寸的地板;其他工人正在往楼梯模具里浇筑混凝土。
据介绍,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车间根据不同需求制作不同模具,再浇注不同产品。陈春涛说,他们设计了一个商业综合体,仅综合体预制混凝土构件就制作了上万个模具。“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就像一个混凝土构件‘超市',建设者可以随意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混凝土构件。”
中电建都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由中电科、
水电七局与中电科首都院成立合资公司,看中装配式建筑商机。根据成都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成都市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市政道路、隧道、轨道交通等工程除必须浇筑到位外,全部实现预制装配。目前,生产基地已全面投产,具备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1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170万立方米砂石骨料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