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皮,文看题,好的书名等于成功的一半。”这是对名叫孙泉新的牛游的一个非常简练的概括。(《提炼主题做好标题--谈厂商新闻稿的写作》)
虽然很难从孙泉新的其他文章中求证,但我还是相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名称。命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不,在报道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并购案中,人们再次看到了点名的重要性。
在久违的播客企名网站上,关于此次合并的文章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并不为过,但合并事件的名称却五花八门。
有人称这次合并为“亚巴事件”,听起来像是“哑巴事件”,但这样的报道尺度告诉人们,“亚巴事件”是谁都不想“哑巴”的事件。
方兴东的名字“雅阿事件”听起来特别别扭,幸好不是“阿雅事件”,不然大家误以为这位在台湾主持《我猜我猜》的女艺人闹出了什么绯闻。
当然,好在没有人有“阿虎事件”“巴虎事件”之名,这会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至于谁买了谁,就有很多事情要做了。对雅虎不满的文章多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充满民族自豪感;对阿里巴巴不满的文章多为“雅虎收购阿里巴股份”,对阿里巴巴充满愤慨。我感觉就像“盲人摸象”。我一摸鼻子就说“管子”,一摸大腿就说“柱子”。
我很欣赏那些用“合作”“联姻”等词来形容这次合并作者的人。也许这就是这次合并的本质。也许正是这次合并,使得阿里巴巴帮助雅虎抵御eBay的进逼;也让雅虎帮助阿里巴巴抵御百度的猛烈攻势。
说起百度,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取自辛弃疾词《蓝宝石案:元夕》,“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但百度在纳斯达克的名字是比都。如果翻译回中文,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比都“必读”百度上市创造辉煌,成为中国IT人“必读”故事
“封杀”百度上市造成了纽约金融街的拥堵,其上市的消息也造成了网络的拥堵。当然,这是必然现象,所以“堵”
“必赌”上市后百度的资金迅速扩张,如豪赌将在半年内频繁发生,押注中国互联网,收购、控股将成为“必赌”的具体行动。
有人说搜索引擎是黑的,搜索引擎的技术包括黑客技术。从这个角度看,百度的“毒”是与生俱来的;上市不久,DONEWS等网站就遭到严重攻击,或许这也是一种“毒”的表现吧!
我更喜欢诗意的“百度”,讨厌纳斯达克上市的“比都”。
看来好名字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