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大象新闻的一段视频,该视频指出,近日云浮罗定河(南江)佛子坝河段出现严重白色泡沫现象。
有些朋友可能没有看过视频,所以我在这里截取几个关键帧
我们去那里钓鱼,看到河里的水很脏,很多鱼死了,好几天都是这样
上面有两个工业园区,自来水就是从这条河里抽上来的。一个城镇大约有10万人。
如果我们喝的水被污染成这样,我们的健康能得到保障吗?
相信任何智力正常的人看到这样的解释都会感到不解。你的水坝(水电站)也不是第一天来这里了。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生过?河水变黑了,水质没问题?你想喝一杯吗?
不仅我这么认为,高赞也是一个质疑的声音
带着怀疑和求真的心态,我打算收集最新的遥感影像,看看整个河段
以下是我们感兴趣的三个领域。罗定河(南江)自下而上汇入西江,串联起这三个区域
其中,红色区域为新闻中两个工业园区所在地,紫色区域为新闻中拍摄到大量白色泡沫的河段,绿色区域为西江入海口。
有了这些基本知识,接下来的一切就很容易解释了
我们下载了这两天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
第一个是一区,可以看前后水质颜色的变化
走近点看
大湾镇总人口16873人,靠这条河吃饭。这样的水质如何让当地群众放心?更何况,在河口镇佛子坝村、松桂镇、连滩镇、虎岩村、南江口镇等地,还有一系列上万人口的村庄?
看看这条中途汇流的“围堤河”会怎样。
也许这就是“亲墨者为黑”
再看3区,河口汇入西江,再论证什么叫“泾渭分明”
就这样,黑河水流入西江,让人看了就揪心。
事实上,在12月13日,和
并不是整个河段都是黑色的,而是停靠在松桂镇,那里有一条长约20公里的河道(考虑曲折适当放大)。
考虑到罗定河水面流速最大最小,平均流速约为2m/s;
也就是说,已经连续排了近3个小时。
12月8日,黑河段仅出现在南江口镇附近,长度约10公里。
这表明,此次排污具有间歇性,至少3小时排放,间隔时间不详。
什么时候开始的?尚不清楚,但从卫星图像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11月23日
(这张图特别明显)
这条河下面就是所谓的双东“环保”产业园
里面有发电厂、造纸厂和制药厂。我不知道有什么活动,但从卫星图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排污口。当地政府不看他们吗?
基本上是最新的第一手新闻
看看当地人发来的视频
果然,就是双东“环保”产业园
希望当地环保部门严肃对待这起严重水污染事件,这一点从卫星地图上可见一斑。你们的环境监测机构是盲目的吗?
哨兵2号是一颗多光谱卫星,之前的图像都是1C,没有进行大气校正,所以看起来模糊朦胧。我使用谷歌地球引擎计算2A级产品的波段,并根据文献[1]中的公式反演水质的一些参数。
首先采用NDWI归一化水指数提取水体,发现效果不是很好(黑楼会被误认为是水体),于是改用MNDWI指数(M=修正,改进)。实际操作是将原来的近红外近红外波段(B8)改为短波红外SWIR波段(B11),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B3为绿色波段,B11为短波红外波段,最终阈值为0,水体大于0。
进而提高悬浮物浓度和水体透明度;
行反转,原理如下:
正常水体在可见光蓝绿波段反射率较强,红外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较低,悬浮物浓度较高的水体出现“红移”现象。此外,透明度与悬浮物浓度呈负相关,悬浮物浓度越大,河段透明度越小。
公式如下:
其中,Ctss为悬浮物浓度,单位为mg L-1;B3是绿带,B4是红带。
Zsd为水体透明度,单位为厘米;Ctss同上,
(另外,也做了一些尝试,反演叶绿a的浓度,但效果并不明显,就不赘述了。不过,这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不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播放画面时间(图例不会制作,直观看一看就可以了)
区域三:南江入海口(汇入西江)
颜色越深,水体透明度越高,水质越好;颜色越棕黄色,水体透明度越低,水质越差。
区域一:工业园区所在地(罗定市、大湾镇)
从中间的大弯道开始,水体已经被污染到MNDWI几乎认不出来,断断续续,透明度堪比旁边的裸露地/水泥地,也就是0cm
区域二:出现大量白色泡沫的地方(佛子坝河口镇)
类似方法也可应用于黄河口水质监测
太湖水质监测等
[2]孙伟,曹宇佳,马新文,魏丹。基于Sentinel-2和ZH-1遥感影像的松北区水质监测[J].地理信息世界,2021,28(01):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