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产并购整合的底气
保利地产并购整合的基础,来自于对市场和行业的理性判断,以及顺应趋势、抢抓机遇的准备。
今年1月24日,《保利地产20地产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总结20地产市场及行业变化,研判未来趋势。
白皮书是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白色封面的重要文件或报告的别称。作为公文,它代表政府或议会的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不带文学色彩,成为国际公认的公文。
保利地产以“白皮书”命名这份研究报告,足见严肃性。事实上,这份报告作为保利房地产开发研究院和保利顾问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是对自身的指引,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智力贡献。
理性市场与行业判断
白皮书开篇给出了两个数据:一个是20全年销售面积1亿平方米,一个是年销售金额万亿元。市场热度可见一斑,自然引起人们对供需变化趋势判断的期待。白皮书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市场供需趋势来看:客群相对下降;分产品看,中户型成为主流,大户型增幅不大,部分城市小户型占比依然较强;区域上,东部价格领涨,中部放量上涨,一二线城市为核心引擎,核心城市及周边地区需求规模扩大;在土地供应方面,本市推动土地存量明显分化,政策导向向人地联动机制倾斜。后期增加土地的核心机会是“人口流动”。
从行业发展方向看:中心城市边际效用加强,城市向大聚集、小发散演进,特色小镇成为城市群投资的重要拓展模式;并购重组成为主旋律,品牌房企主导力持续增强。并购重组以房地产主业整合为主,关联产业、跨行业为辅;房间
房地产金融属性持续增强,房企从单纯融资思维向金融思维转变,加速布局金融版图;存量房交易规模快速攀升,C端房源供需问题不容忽视。
白皮书提供的这些分析和判断,在克而瑞研究中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新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可以找到一致性。比如在并购方面,克而瑞和保利地产也达成了类似的判断,指出中国有93426家房企,TOP200房企销售金额占总量,这意味着小型、地方性房企未来生存空间大幅压缩,势必引发新一轮并购浪潮,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在对市场和行业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保利地产如何定位?
我们的客户是谁?我应该给他或她什么产品?“通过调研创造效益,精准定位需求,深化客户和产品调研迫在眉睫。”
投资扩张的核心方向在哪里?“遵循大集聚、小发散的城镇化规律,围绕核心城市深耕城市群。”
大象在最近的2000亿次中是如何跳舞的?“常规土储难以满足规模扩张,行业并购才是进一步规模化之路。”
如何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转身?“投资、开发、销售、运营、流通环环相扣,房地产金融涉及全链条。”
房企加速存量沉淀路在何方?“增量市场仍是发展核心,但不断扩大的存量池不容忽视。”
凭借理性的判断和清醒的定位,保利地产对并购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
深耕细作3+2+X城市群
理性清醒的顶层设计是保利地产并购战略的思想前提,而真正落地的战略有赖于其长期实践形成的“场力”,集中体现在“两翼”:“深耕细作3+2+X城市群”和“积极布局地产金融”。
2013年,保利地产正式提出“3+2+X”城市群战略,指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2指以成渝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X指在重点城市群和经济带上多元化拓展。显然,“3+2+X”城市群战略并不是2013年提出时突然出现的,而是保利地产在长期的规模扩张中逐渐形成并清晰。
这一城市群战略根植于保利地产在广东的经验。保利地产在广东设立了广东、华南、粤东公司,聚焦广州、粤西、粤东板块,进行区域经营,注重在区域内精耕细作。参照这一思路,保利地产先后在浙南、苏北、京津冀设立分公司,专注于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土地和项目的深度运营。
保利地产的精耕细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以有价值的正确理念为导向。2010年,保利地产提出“与人共建善”“5P战略”“全生命周期居住体系”。践行这些理念,是其精耕细作的路径。
在内涵上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保利地产在外延上也没有放弃对规模的诉求,方式则是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获取土地和项目。20.保利地产全年拓展项目112个,其中75个。5%通过合作及并购方式获得。2017年,进一步推进实施“3+2+X城市群战略”,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在保利地产的这些区域,以及重点城市群、经济带持续扩大规模。
稳健布局房地产金融
20.中国房地产企业已经进入“千亿时代”,比如保利地产已经突破2000亿元,今年的销售目标是突破3000亿元。“千亿元”一定程度上应该证明,并购重组必然是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主流。
同时,千亿房企也不仅仅是保利地产,更多的是依靠并购做大,形成优势互补。并购并非保利地产独有,而是所有品牌房企所采取的共识和共同战略手段,这意味着竞争将
非常凶猛,如金融全牌照的恒大、同为央企的中海、雄心飘逸的融创、迅速崛起的融信等,都是靠并购抢占未来。这里的关键是融资。
保利地产对融资信心十足。一方面,央企的背景和公司资质使其在融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融资渠道紧张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将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保利地产在房地产金融领域布局多年。
目前已设立信保基金、保利资本、太平保利健康产业基金,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结构。当然,这些资金不仅投资项目开发,也参与社区建设,甚至延伸到新材料领域,可见其对运营的重视,同时也为存量时代积累价值。
除资金外,去年6月,保利地产通过90亿元定增,嫁接保险融资渠道,引入泰康人寿为第二大股东,7月参与设立粤港证券,间接关联金融全牌照。
2017年,势必会有一场房地产巨头之间的并购争夺战。保利地产备足了弹药,这不仅是底气,更是基因的底气和力量。
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资成立对外贸易公司。时任中信公司总经理徐兆龙为其命名为“POLY”,意为“捍卫胜利”,其英文前缀POLY正好与“POLY”谐音。王军、何平的创始人见证了这段历史。
1987年,赖伟武、王晓超取英文“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缩写)和“Poly”“Power”的含义,将英文字母P改为保利公司的公司徽,象征拳头,代表信心和力量。P中心的空间意味着把握现在,放眼未来。
1993年,在保利集团成立十周年庆典之际,何平总经理邀请书法家启功手书《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有简体和繁体两个版本。
1994
11月,保利公司正式注册“P”和“Poly”两个商标,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商标证书。
1998年,为响应联合国“百万裁军”号召,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总部为背景组建了三个集团,总参谋部组建了中国保利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