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七大水系中,干流仅70多公里的海河,犹如一棵树干低矮但枝条繁茂的大树,遮蔽着天津大地。“九河之底”的天津,也成为一座“桥文化”色彩浓厚的城市。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中国几乎所有的开合桥梁都集中在天津,不能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因为一条海河穿城而过,桥梁成为天津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说“天津归来不看桥”。
天津海河观光带
本期我们不是导游,不会介绍这些桥梁的历史。让我们从其他方面谈谈天津一些桥梁名称中的典故。
天津最早的桥梁是浮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曾是天津八景之一。
东浮桥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解决水陆交通问题,李鸿章主持在南运河上修建了一座敞开式铁桥,并请英国技术人员设计。该桥被命名为“金花桥”,成为天津第一座悬臂式西式铁浮桥,天津人俗称“老铁桥”。清代《金门保甲图说》表明,上游金华桥西南岸曾有一处名为“金华园”的地方,应与金华桥名的由来有关。
金华桥摄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金花桥改建为新铁桥,分四段,中间两段可升。建筑费用是两千美元。原址的旧铁桥被拆除,移至金钟河上的佳佳桥(原为木桥),取名金钟桥。为什么叫海军部?金钟河之名始于清乾隆年间。传说有一个和尚乘船顺流而下,沿河向大海靠近。由于水流湍急,潮场声如洪钟,故被誉为金钟河。
说完金华大桥、金钟大桥,我们接着说金港大桥。我们以前专门讲过金港大桥,不必赘述。和金塘桥一样,都是金属桥,所以取名金港桥。过去人们常把“金刚”误写成“金刚”,这其实是错误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个“金刚”确实比“金刚”更合适。“金刚”在佛教中有着强烈的不可分割的含义。
比如,用“坚不可摧”来形容迎接坚固。而“金刚”指材,虽然也很贴切,但却不如“金刚”意味深长。
金钢桥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发现了,今天介绍的桥梁都有一个“金”字。有什么目的?继续看。天津哪座桥有“津”的名字,那就是金汤桥和金福桥。
金塘大桥位于建国路西端与水阁街之间的海河上。桥名金塘,意为“固若金汤”(汤:指沸水的护城河)。铁路桥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比解放桥早约20年。桥长米,宽米,占地8022平方米。是天津现存最早的大型铁桥之一。说起“津塘桥”,天津人应该知道,它是解放天津,东西两侧主攻部队在这里会合。而网上广为流传的金塘大桥照片,则是在解放桥(万国桥)上拍摄的。
在金堂桥会师
最后,津福桥,又称蚌埠桥,位于天津市中心区域。它是一座跨海河大桥,西接河西区蚌埠路,东接河东区十三经路。是河东与河西的又一跨河通道。蚌埠大桥因蚌埠路而得名。从地图上看,蚌埠路周边有合肥路和曲阜路。合肥、蚌埠同属安徽省管辖,天津与安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因此,作为海河上唯一一座外省命名的桥梁,可见这绝非巧合。
金福桥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个金傲。“金鳌”是什么意思?两种说法:金鳌(金鳌,龙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龟。通常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头尾似龙,身似龟,全身金黄,住在海里。另一种说法是,“金”是黄金的意思,表示贵重,黄金是最贵重的金属;“鳌”:即最大的鱼跳过龙门后叫“鳌”,是龙的化身。“金鳌”比喻把最好的、最高的、最高贵的东西汇集在一起。我们的成语有“打头阵”一词,意思是:打头阵,占据最好的位置和事情。
古文化街
过去,老天津卫辟谣南方蛮子憋宝的传说,说天津卫这块风水宝地藏着宝藏,不料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走了。此后,天津卫风水急转直下,导致鼓楼拆毁炮台,放火焚烧钟亭。其实这些都是传说。天津有山有水,一条海河穿城而过。风水自然不坏,宝藏也不只是分水剑。五行认为,天津的发展源于漕运,海河是天津人的母亲河。水对我们天津人来说自然很重要。刘禹锡说:“山不在高,而神仙为名。水不在深,而神龙为灵。”海河有金鳌吗?当然,否则,这些“金链子”为什么要锁起来?再次被压制。嗯,我真的编不出来。
索金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