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行业主要公司:美洋塑料五金制品、佳美食品包装、大东南(002263)、美易诚泰包装材料、赛卓塑业、吉宏科技等
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塑料分为传统塑料和可降解塑料
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的塑料材料包括传统塑料和可降解塑料。其中,传统塑料包括PE、PP、PS、PET、PVC等,在食品包装领域,用于塑料袋、饮料瓶、一次性餐盒、商用保鲜纸、保鲜膜等产品;可降解塑料包括淀粉基可降解塑料、PLA、PBS、PBAT、PPC等,应用于食品包装膜、一次性餐具和食品包装领域。
注:可降解塑料包括水降解塑料(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其中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和PLA、PBS、PBAT、PPC等生物降解塑料用于一次性食品包装领域。
淀粉基降解塑料占生物降解塑料比例最高
据欧洲生物塑料介绍,PLA和淀粉基塑料是主要的生物降解塑料。2020年,淀粉基降解塑料在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中占比最高,达32%,其中PLA和PBAT分别占全球市场的32%和23%。
“禁塑令”限制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1999年,我国推出“禁塑令”“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99)”,提出2000年底前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和使用;2007年,《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2020年以来,关于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的政策密集出台,主要内容是限制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2021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
从禁塑实施时间来看,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限塑执行力度更大。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的通知》,到2020年底,商场超市、餐饮包装外卖服务和各类会展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改变公众习惯被认为是“禁塑”难点
中国青年报官微对“禁塑”难点的调查显示,有受访者认为“改变公众习惯”,有受访者认为“新材料研发推广难”,有受访者选择“增加购物成本”,还有受访者表示“新领域监管难”。因此,鼓励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让消费者积极采用新型环保塑料制品,是落实“禁塑令”的关键因素。
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具市场潜力大
2021年,史上最严“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生效。一方面,政策的推动和环保需求的提升促进了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原材料利用水平提升,有望推动可降解塑料成本下降,进一步促进市场需求。
2020年,中国外卖市场订单量达到1亿单。根据即时配送(包括外卖和快递)订单量的历史增长趋势,假设外卖市场订单量每年增长5左右。按照单个塑料餐盒重量50克计算,平均每个外卖餐盒消耗5克,每个外卖塑料袋需要约80克食品塑料包装。假设可降解塑料替代率为30,考虑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到2025年底,地市级为
按照上海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费强度降低30%的要求,假设2025年政策覆盖面将上升至60%。据此测算,2022年可降解塑料在一次性塑料餐具领域的市场空间为15万吨,2025年该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接近35万吨。
材料前瞻产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