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更多阅读请登录或关注微信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新财经资讯(ID:AWFintech)”。
滴滴出行的版图从“四轮”开始,逐渐增加了“三轮”,如今又增加了“两轮”。
1月17日,据新浪科技报道,有消息透露,滴滴要做的电单车名称为街兔,使用时需交押金99元。
据悉,街兔电单车由杭州轻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为唯一股东。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租赁、汽车配件等。
一周前,新京报获悉,滴滴已在杭州成立代号为“黑马”的事业部,主攻共享电单车和电动车,并已在杭州小范围测试。
另有媒体称,共享电单车业务滴滴已运营至少半年,内部代号为“黑马”。1月8日在南方某市小范围检测,与《新京报》报道一致。今年上半年,滴滴还计划在至少3个城市布局共享电单车,并得到了当地交通部门的支持。
针对此消息,全天候科技向滴滴求证,对方表示:“无可奉告。”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全天候:“(消息)基本属实,(这是)他们单独孵化的项目,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是有点慢。”
此次发布的共享电单车,实际上是在填补短途出行版图的空缺。
众所周知,滴滴的共享出行业务始于“四轮车”--共享汽车,滴滴也在尝试填补其他出行方式的空缺。
10月,滴滴“三崩子”事业部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市场关注。三崩子,其实俗称三轮车,也被网友称为“摩托”,经常出现在地铁、公交枢纽旁。当时有消息称,滴滴的三轮车业务已经
在成都推广后,也在北京部署。在具体业务形态上,滴滴内部也在探索。基于不同的地方政策,它甚至在考虑打造自己的“三崩子”舰队进行运营。但很快,这一消息被滴滴公关部否认,滴滴方面表示,成立“三跳车”事业部的传闻不实。
同时,“滴滴打船”业务也在开展。同年10月,“滴滴出行”在上海进行水上交通试水,推出“滴滴有船”,让乘客体验手机叫船。但出于乘客安全考虑,这一体验活动也被主管部门叫停。之后,就很难看到“滴水船”的相关信息了。
接连碰壁的滴滴,最近似乎在“两轮车”市场找到了出路。
1月9日,滴滴出行与小蓝单车联合宣布,滴滴正式与小蓝单车达成单车业务托管合作。未来,用户可以通过滴滴APP继续免押金使用小蓝单车。滴滴出行也表示,滴滴的共享单车平台将汇集ofo小黄车、小蓝单车以及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未来还将接入更多单车品牌。至此,滴滴开启了全面布局“两轮车”市场之路。
虽然“街兔”也是“两轮车”,但相对于共享单车短途市场,共享电单车将为滴滴短途“两轮车”出行填补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