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I全国火电新闻大赛”华电宁夏公司:“初心”不忘为民生
全国火电新闻大赛征文通知
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发展已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举措。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吹响,火电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火电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进一步优化火电行业改革创新的舆论环境,全力推动火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中国电力报》发电编辑部继续开设“全国火电新闻大赛”专栏,聚焦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环保转型、服务民生、企业转型等方面内容。每篇文章必须围绕反映某一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有故事、有人物、有细节、有人物出现。我们将适时根据栏目内容推出相关评选。欢迎您积极投稿,投稿后附一定数量的相关图片。论文要求:2000字以内的交流或500字以内的留言。请将您的来稿发送到:2554694827
“初心”不忘为民生
郭春燕摄
华电宁夏分公司全面响应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生态立区”战略部署和“蓝天工程”号召,依托“全球首台百万级空冷发电机组”,积极实施“华电集中供热至银川”项目。
作为国内首个采用百万级空冷机组供热、盾构穿越黄河、超长距离传热、大温差热泵技术的智能供热先进技术,该项目在施工距离、作业难度、工期节点、参数选择等方面均开创了国内供热工程先河。项目建设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被列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重要基础设施献礼项目。也是银川市政府近年来最大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18年建成投运,投资43亿元实现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二期计划2020年建成投运,供热
总面积将达到8000万平方米,占银川市整个供热面积的三分之二,银川市将实现无煤供热。
“初心”孕育而生
宁夏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蓝天碧水”“空气好”一直是宁夏引以为傲的名片,宁夏空气质量在西北五省区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严重依赖能源的宁夏生态、大气、水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7月12日至8月12日,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指出,宁夏自治区20、PM10年均浓度较2013年分别上升,连续两年未完成国家大气考核任务。
改善空气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拆除燃煤锅炉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环保督察要求银川市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97台。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任务艰巨。2012年6月,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建设美丽宁夏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整治全区突出环境问题为统领,全面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屏障,守护好生态环境良好的重要名片。
2017年秋天的一个周末,一场“辩论”正在宁夏公司进行……
“银川供热项目投资大,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没有经济效益。”
“它是国内首个采用百万级风冷机组供暖、盾构穿越黄河、超长距离传热、大温差热泵技术的先进智能供暖技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太大。”
“发电我们习惯了,市场是我们的软肋,供暖我们是‘门外汉’。”
华电宁夏公司党委连续召开会议,反复论证“集中供热到银川”项目的可行性。
“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央企,我们要做到
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牢记初心,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让银川市民早日享受清洁热源。“
黄河盾构掘进长度1838米,主线网46公里,主要支线干线公里,大型穿越53处。三年建设期一年完成。供热工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复杂、协调难”等诸多困难。
“迎难而上”才能“迎难而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如期实现集中供热到银川的目标,宁夏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继文亲自到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调研盾构机。为盾构机命名时,李继文说:我们搞的是民生供暖。我们就叫这台机器“初心”吧。
“初心”显伟力
2018年1月18日,历时仅2个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宁夏华电供热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联合研制的“初心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打破了同类型、同尺寸盾构机6个月工期的瓶颈。该盾构机集隧道开挖、衬砌、排碴、导向等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它是国内首台穿越黄河供热管道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1月23日凌晨
“初心号”盾构机在长沙拆解,从湖南长沙正式发运,途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总行程2000多公里,分批运往银川。
2月16日春节
供热工程黄河西岸施工现场一片欢腾。专为“穿黄”隧道定制的盾构机“初心号”刀盘和盾构本体,经过2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运抵河西施工现场。
3月6日
供热工程盾构机穿越黄河隧道首台车吊装工作顺利完成,台车精准放置始发井作业平台,盾构施工掘进工作进入倒计时。仅用13天完成盾构机主机地下组装调试,打破国内同类型盾构机地下组装调试
记录。
3月27日
“华电银川‘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盾构机始发始发!”随着宁夏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继文的口令,供热工程节点工程“穿黄”隧道盾构机正式始发,进入掘进阶段,标志着国内首个采用百万级空冷机组供热、长距离、跨黄河、大温差热泵技术的银川“东西热”智能集中供热工程进入关键时期。“初心号”盾构机始发的盛况,成为央视新闻联播《启明》关注的焦点。网、光明日报、企名网、人民日报、企名网。com等多家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宁夏日报社等本地媒体,
“初心”不负众望。截至6月底,黄河隧道累计完成掘进作业1481米,占总工程量,单日最快掘进32米,打破国内同类型盾构单日掘进速度纪录。
从设计、制造、运输到总装作业,“初心号”的每一道工序都见证了华电宁夏为人民幸福付出的每一份努力。
牢记“初心”
工程体量大、环节多、工期紧,46公里的“暖路”打通难度大。
宁夏分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可靠、成熟、经济、节能、先进、智能”的建设理念,该项目自去年6月开工以来,面对需要3年时间的工程量,号召各参建队伍发扬“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昼夜奋战,以8个月夺取3年工作量的劲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安全规划部门对多处工程设计进行了优化。负责人张义功身先士卒,带领董伟、刘乃佳等同志反复勘察工程路线,优化缩短管线公里;专业负责人罗光宏放下身段钻研供热管材,在广阔的管材世界中确定了技术与经济兼备的首选型号;王鼎立、徐萍萍践行“四个有利于”将1、3号接力泵站12台供热循环泵从“三运转一备用”优化为“四则无备”,
减少3号中继泵换热器10台,节约工程投资3976万元。
为确保供热一期工程2018年10月全面投运,工程分为35个施工现场,齐头并进,全面铺开。绵延百里的战线上,1000多名建设者,统一调度、默契配合,沟槽开挖、垫层铺设、管件吊装、沟槽回填、地表修复……一根根粗壮(DN1400)保温管有序焊接成百里“钢铁长龙”。放眼黄河两岸,“初心号”盾构机强健的触角已越过中点,驶向对岸。地表风平浪静,地下机器轰鸣,1500吨的大家伙不断刷新工程纪录。高耸入云的1号、3号接力泵站,101根高米的立柱、58根平均宽30米的大梁已完成吊装。
供热项目的建设运维管理难度不亚于任何科技攻关,其面临的征地拆迁、锅炉拆除、管网改造、客服收费、检测维修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专业知识来支撑。为了让广大员工充分掌握供热施工和运行知识,掌握国内最先进的供热经验,使项目顺利投运,6月30日虽然是星期六,但宁夏公司九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130余人正在参加供热知识培训。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宁夏分公司大力推动绿色华电发展,为美丽宁夏、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了一抹绿色和责任担当。“集中供热转银川”工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供热效率高,可替代城区小锅炉155台,每年可减少城区燃煤量1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烟尘排放1万吨。对优化银川市供热结构,改变当前“区域分散、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供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银川市城市发展环境和空气质量,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江南银川大地闭塞
天一定会更蓝,水一定会更清,千万市民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关注我们
主编:冯益军执行主编:赵坤回归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