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阅读、点赞、收藏。
文集的同志们,你们觉得有点好处的请点赞,让我有动力不断更新一些务实的内容。
以下为原文
首先,我强烈推荐两本关于行业实践的通用入门书。范季珍《会计概论》(现已出版第三版,不过,从税率上看,可以判断19年版的内容与旧版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而这两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增加的原始凭证样式和凭证(如成本分配表)与实账几乎完全相同,并有两个月的工业实账模拟章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真正接近实践的同类书籍。
虽然销量不算太高,但我还是想说,对于初入财会的人来说,这套丛书比起其他名目繁多的老会计实训类书籍来说,是一次彻底的胜利。虽然会计的核心是编制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的本质是分录,但光满足分录实在是无济于事。至少你得知道附件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你就不会高兴地用白条扔到账户里了,对吧?
“要成为顶级成本会计,你应该知道并问150个问题”很实用。目前,第二版已经出版,细节可以与实践相匹配。强烈推荐,但内容比较零散,需要一定的成本会计经验才能理解。
成本会计的薪酬仅次于财务总监,一些大企业的薪酬甚至可以过万元。
《财务精英是excel控件》,本书紧扣会计实务,对函数和VBA也有涉猎。推荐。
“智能管理会计”是一种流行的权力BI和财务分析的结合。作为闪瞎BOSS双眼的必备酷炫技能,强烈推荐。座舱财务数据分析是大势所趋。
注:由于收入准则发生重大变化,上述介绍的账簿在确认收入时的会计处理可能与现行准则不同,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不存在重大差异。
作者是一本“扁平化”的会计书,不推荐。多为全段照搬准则的词条,基本涉及行业核算字数。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从入职到从出纳升到会计,比较好的流程是:
1.识别各种原始凭证(票-发票、凭据-事业单位收据等,表-工资费用分配表,票据-银行收据等,证-完税凭证,书-完税账本等)(作为转行出纳,想必这根本不是问题)。学会制作各种原始凭证,如工资单,成本分摊表等。
2.熟记各种准则下会计科目的含义和用法,特别是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掌握各种分录。
3.学会如何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是各种发票的真伪鉴别和报销流程),熟悉将原始凭证按经济事项分类,编制记账凭证作为附件。主要答案是用辨别针将原始凭证分类夹好,然后用右上角的铅笔编号。将分录录入ERP系统并打印出来后,原始凭证即可附在相应编号的记账凭证上。增值税发票、航空行程单等均可在线查询造假。再一个是注重形式合规和实质合规并重,事后跟进了结。如出差申请表、借阅单、报销单、采购价值相对较高的固定资产采购申请表、招标/比选项目文件、开标/比选会议纪要、定标会议纪要、中标通知书、采购合同等。
4.学习如何绑定凭证和账簿。如果是手工装订,钢夹和装订机(包括全手动、半手动和准自动)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视频,看完就能看懂。在这里,如果你闲着,能做十张券,你绝不会挤进一张券。绑得越厚,越能向老板表明你态度端正。最好有1/3、2/3、3/3,甚至更多。
5.掌握基本的会计工作规范(在实际操作中,这东西比实际操作要好)
《会计法》有用得多。会计法告诉你不能做什么,守则告诉你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5年版,认可电算化具有有效电子签名的内部控制)。
6.对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细则有大致了解(增值税和所得税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主要税种,城市维护税等附加费用相对次要)。
,了解行业对口税收法律法规等专业法律法规。比如,住房开发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专项治理,成本核算专项治理,建筑法等。
,对其他税收法律(如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的一般了解。税屋网DD传播财税政策法规!还不错.
8.知道如何认证发票和申报税款。这相信不难。在会计认证发票的时候,你可以肉眼看到他的操作(当然有些公司比较大的话,财务部下面会有不同处室的出纳组和会计组件,认证的发票一般在28号左右,估计偶尔也不会扫出来)。至于纳税申报,如果你向税务交纸质文件,你可以告诉你的会计,他会在去银行的路上帮他把申报表交到大厅,照猫画虎,你懂的。
9.学习简单的财务软件并精通会计核算,如金蝶KIS、用友T3/T6(均有样本账套,也可在网上找教程进行操作),了解ERP、SAP的使用方法;掌握Excel的使用方法。闭门造车,出门如出一辙。同时,将全程手工记账。
10.学会吹牛。也许这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说你从来没有在企业当过会计。101曾经说过,“不说假话,就办不了大事”,从某种角度讲是有道理的。当然,自知之明是前提。你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要知道哪些无害的事情可以“假”,哪些必须坚持的事情要真,底线必须是
必须坚持住。略涉厚黑造假,答题高手只能指指点点。
11.用你所学的去说服一个小公司老板雇佣你做会计。一般第一个申请人是贸易公司。
这里最基本的就是了解实际的原始凭证,也就是各种银行收据、收据、承兑汇票、支票、费用报销单等等(想必作为出纳员,这些应该会处理很多)。就像一个厨师,你首先得分清盐和味精。
12.实账锻炼。事实上,在最初的几年里,你可以在不同行业的中小型单位历练。熟悉几个行业的流程也无妨。
13、通过中级会计师、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国内金融部门三师,至于所谓的管理会计师,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对了,“审计”可以给大家一些凭证应该附什么、科目之间的关系如何核对等方面的参考。税法虽然相对“老旧”,但却能帮你在脑海中构建体系。
14.增强大局观,灵活处理与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关系。要想成为大中型企业的CFO,融资是一件大事。
会计小学完全够用。一般小公司的会计是财务方向和税收方向,基本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听起来很虚张声势,但实际上,这基本上就是按图索骥的问题,但你必须先知道地图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在主答所在的城市,中型企业普通出纳的工资比普通会计高一点--10左右。
“小艾上班”挺好的。
成本会计的方向值得研究。我推荐一本书《150个问题要成为顶级成本会计》,在有一定成本会计基础的前提下,读起来会相当有收获,虽然是11年出版的。
主要答案列举的十多篇文章大致是随便写的,有些如中小企业会计偏向税收,大企业偏向财务管理,因为篇幅问题和答案自己的看法
知识有限,怕误导你,所以你不会胡说八道。仔细一看,似乎有些偏差,不是在回答如何从出纳转变为会计,而是会计的成长过程。
最近,取消会议的传言甚嚣尘上。想必只是为了取消门槛,让一些无证上岗的人被摆上台面。但只有职称要求不变,对在岗人员影响不大。
请一定要像销售、采购一样了解公司的渠道和模式,像车间主任一样了解公司产品的定位和优缺点,像车间主任一样了解产品的生产原理和流程(不一定非常精通)。简而言之,目的就是了解产品成本多少,市场价格多少,市场需求多少,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如果一个金融家连公司的业务都不知道,他的发展可能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想到这是因为之前和一次理财沟通,他并不知道海运的价格只有陆运的1/6-1/3,而且是船票和陆运的价格。可以想象这样的会计在成本控制方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我做财务经理的第四年,我了解到吹牛确实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与奉承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强大。即使弄得一团糟,老板一问,脸也不红,心也不跳。
这是我与一位把自己的“助理会计师”吹成“注册会计师”的牛皮大王接触两年后的心得。
假装是一条分界线----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姚先生理财笔记”,或者访问我的巢“理财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