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刘敬华通讯员张海军/文陈丹/图
岳爱华(左二)、郭俊文(右二)在宝宝王星月满月之际看望沈玉凤(中)。
元旦将至。在河南省卢氏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河洛嘉园,10多栋院落加装电梯的小高层住宅装饰一新,绿树掩映,充满节日气氛。年轻夫妻王景峰、沈玉凤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家庭更是喜气洋洋。两人年初结婚,最近又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名叫“王星月”。
小小的“星月”名字有来历:“星”寓意希望,象征幸福;“岳”特指河南省扶贫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岳爱华。岳爱华曾在卢氏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蕴含着从206年至今的四五年里,连接军队医院和地方,跨越卢氏、郑州、上海,维系数百人祝福的真实故事。
岳爱华和郭俊文(右一)到沈玉凤家走访,岳爱华(右二)抱着沈玉凤的宝宝“王星月”忍不住笑了起来。
“天使”来到命运转折点
沈玉峰出生在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卢氏县范里镇王窑村。与洛宁县接壤,地域偏远闭塞。只有一条蜿蜒绵长的小道连接着山外的世界。沈玉凤从小患有一种名为“膀胱外翻”的罕见病。医生说,这种疾病经常引起“尿路感染”,并导致患者死亡。沈玉凤从小饱受折磨,无法正常生活,家人也备受煎熬。
沈玉凤居住的王窑村,很少有人来。206年6月13日,河南省扶贫办派出卢氏县委常委、副县长岳爱华,县委常委、扶贫办主任郭俊文到该村开展扶贫调研。听说沈玉凤的情况后,他们立即前往巡查。盛夏时节,沈玉凤躺在黑屋子里,情绪低落,生不如死。在转业到地方工作之前,他曾在国内一家著名的军队医院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
医务工作者岳爱华一边用手机照明,一边仔细查看病情,当即表态:“一定要联系医院把孩子的病治好”。郭俊文拿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交给了沈玉凤的父亲沈应占。
206年6月15日,沈玉峰被送往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救治,但沈玉峰的病情非常严重。特别是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组织全省各地专家进行会诊,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卢氏县和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没有放弃,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决定免收沈玉凤在医院的医疗保健费用,并帮助联系国家权威专家诊治。6月26日,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医护人员和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胡代群的护送下,沈玉峰乘飞机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由泌尿外科主任徐跃民进行手术。
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接力诊疗期间,卢氏县、三门峡某保险公司、郑州市相关单位和干部职工等众多爱心人士为沈玉峰捐款。中秋节当天,卢氏县委书记王庆华还专程到郑州看望沈玉凤。作为沈玉峰诊疗工作的联系人,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胡代群先后6次赴上海联系诊疗工作。当年9月13日,刚在上海做完手术回到郑州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的沈玉凤第一次通过导尿管自主排尿,标志着沈玉凤经过3个月的全力治疗,开始康复。
获得新的生活和幸福
2017年后,沈玉峰完全康复,家庭重获新生。家里种了10多亩烟叶,还发展了连翘和核桃。沈玉凤的父亲沈应占农闲时在郑州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母亲也来郑州做家政。
沈玉凤过上了正常的生活,长期的阴霾一扫而空。她开始学习十字绣、餐饮技术,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为了帮助沈玉凤一家尽快脱贫致富,范里镇政府为沈玉凤一家申报了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沈玉凤一家搬迁到范里镇政府所在地易地扶贫搬迁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沈玉凤在镇上承包了一家酒店。2019年,沈玉凤荣获“范里镇百佳脱贫模范”称号。
卢氏县双龙湾镇久富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的贫困户王景峰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在县城一家火锅店打工。据《人物》报道,王景峰与沈玉凤相识相恋。沈玉凤温柔善良,王景峰任劳任怨。在政府的帮助下,王景峰家还拿到了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河洛家园的电梯房。今年初,王景峰和沈玉凤举行了婚礼,10月16日,两人喜得一子。11月13日,沈玉凤的儿子即将满月,岳爱华专程从郑州赶到卢氏看望沈玉凤。沈玉峰和父母、公婆非常感动,给孩子取名“王星月”,时刻铭记他们的恩情。
有了新生活、新房子、新婚姻、一个儿子,沈玉凤从深渊走向幸福。她说:“我太幸运了,恰逢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感恩总书记,感恩天使般的扶贫干部。”沈玉凤的丈夫王景峰也更有干劲。为了多挣点钱,他开始在浙江温州一家鞋厂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