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名称使用乱象背后:全国相关企业达31万家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意见:规范注册使用“大学”“学院”名称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注册使用“大学”“学院”名称的意见》,对未经批准冒用“大学”“学院”名称的企业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清理整顿,旨在规范教育秩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湖畔大学”(浙江湖畔创业研究中心)、“混沌大学”(混沌书院)、“得到大学”(得到高等研究院)更名。
名称中带有“大学”的企业/机构有1万家,天津、黑龙江最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4日,包括“高校”在内的在运营/存续的企事业单位注册名称共有1万个。从地域分布来看,天津和黑龙江分别以万人和万人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排名第三的江苏仅有万人。
从机构类型看,企业约1万家,多数由“XX大学”(高校)设立的相关企业组成;社会组织6156个,主要是一些与“XX大学”相关的老年大学和校友会。
名称中带有“院校”的企业/机构达1万家,广东、湖南、山东位列前三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4日,包括“学院”在内的在运营/存续的企事业单位注册名称共有1万个。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湖南、山东分别以1603家、1295家、1204家位居前三。数量过千的省份仅有6个,除前三名外,还有河南、江苏、北京。从机构类型看,企业约1万家,社会组织3337家。
根据《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注册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列情形可以使用“大学”“学院”名称:
(一)依法设立的高校和事业单位
;
(二)大学、学院发起成立的组织;
③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可使用“XX老年大学”“XX社区学院”等专名。
整体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名称中包含“大学”“学院”的企业/机构有31万家,大部分是由一所大学或学院发起或设立,但也有不少属于《意见》中提到的不合规登记。
随着对“大学”“学院”名称使用乱象的清理整治,这些“大学”势必迎来一波清洗。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非学历培训的“大学”并不能贴上“大学”的标签,实际上对其实际业务发展影响不大。他们之所以取名“XX大学”,只是为了追求一个所谓的高大上的名字。
校对陈迪燕回归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