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讯医学网
骨科是近年来众多医疗器械巨头最看重的领域,也是竞标中最讨价还价的领域。在这种乐观与切割的交替中,这个市场的未来发展会如何?
一、我国骨科医疗器械的发展演变
我国骨科医疗设备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只有20年左右。20世纪90年代,骨科医疗设备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很多骨科医生都在寻找厂家来制造一些合适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逐步进入,诞生了一批本土民族企业。
骨科主要研究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更为重要,占比最大。
医疗器械按物理结构可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植入体内的内固定主要包括关节、接骨板、螺钉等,外固定是一种体外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架、夹板、绷带、石膏等,与内固定相比,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固定骨折断端,促进骨痂形成尽快愈合。
二、骨科的概念及其学术分类
从治疗角度看,骨科医疗器械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踝关节类。外伤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其次是脊柱和关节。现在新开了足踝科,现在在一些大医院分类更细,有的甚至把脊柱细分为颈椎、腰椎。
首先是创伤,创伤分为小儿创伤和成人创伤。外伤常用器械主要有骨钉、外固定器等。外伤的内固定方法又可细分为外固定和髓内固定,外固定主要包括钢板和螺钉。髓内固定主要用于干性骨折中的一些髓内钉(钉)。髓内和髓外固定的许多疾病是相通的,许多适应症可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可根据术者的偏好和手法选择;
后面是山脊
柱和棘在临床上可分为外伤和退行性病变。外伤主要是车祸或高空坠落等外力造成的骨折。退行性疾病主要是指日常出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一些先天畸形和肿瘤。脊柱内固定包括螺钉和颈椎前路钢板,微创椎体成形术的部分产品;
最后是关节,主要是由人体软组织和韧带组成的结缔组织。最大的关节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为主,其他如肘关节手术较少,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为主;
另外还有脚踝,它是近几年新兴的学科,以前是手足外科,现在单独列为足踝科。近年来,借助一些医疗器械公司的发展,一些新产品问世。之前足踝科的医生可供选择的产品并不多,基本都是克氏针,然后是螺丝钉。损伤以外力损伤为主,骨科疾病以退行性疾病为主,以前不太重视,现在患者数量较多。
三。国内骨科市场概况
从医疗器械整体占比来看,骨科医疗器械约占6%。骨科器械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中也算是高值耗材,技术含量很高。研报显示,过去几年,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达到了20%以上的一贯增长率,到2018年基本有15%的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10亿,关节和脊柱在期间有比较大的增长,可以达到20%以上。
创伤的整个市场份额最大,32。全国的建筑业增长缓慢。酒后驾车管制日趋严格,创伤的增长也相对缓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关节和脊柱的增长量比较大。2009年关节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0个以上,关节植入物市场份额40亿元。目前关节置换主要由进口厂商进行,国内厂商也在不断进步,技术也在不断追赶。
以关节置换技术为例,一般临床寿命约为15-20年,国内和
国外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现在逐渐拉近距离。此外,一些外国公司垄断原材料,形成一定壁垒。
其次,对我国国产化率的分析,09-市场占有率达到40,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据了解,国外厂商中只有施乐完成了15年的计划销售目标,其余厂商均未完成预定销售目标。与创伤相比,目前该品类在所有骨科医疗器械行业中国产化率最高,国内厂商基本可以达到进口厂商的水平。在一些地方医院,仍以国产厂家为主,一线城市的关节、脊柱产品进口厂家较多。很多国产产品在工艺细节上比不上进口产品。
从竞争格局来看,跨国公司一直在收购国内企业,很多国内企业也在准备上市。国内骨科龙头企业威高骨科近日宣布借壳上市,威高的产品在临床上认可度很高。细分产品方面,创伤类产品和脊柱类产品在威高骨科整体业务中占比最大。
关节方面,爱康易诚市场占有率最大。该公司在2002年前后短时间内成立,主要是与北京积水潭的专家合作,其次是春丽医疗。威高骨科主要致力于抢夺部分进口厂商的份额,产品覆盖比较全面。
春丽以关节为主,也有一些脊柱产品。凯利泰本身是脊柱产品,主要是微创脊柱产品(PKP、PVP椎体成形产品),后期整合江苏爱迪尔布局创伤领域。康辉已被外资收购。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被外资收购是不利的。国内企业被收购后如果想开发产品,控制权不能开发在国外厂商手中。
从脊柱产品来看,我国脊柱植入物市场收入从2009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http://www.zhucesz.com/。2014-2018年预计将继续按18左右
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亿元。
在一些大城市定点医院,脊柱产品仍以进口品牌为主,而在广大县级医院和省市地方医院,国产品牌仍居多。其次是创伤产品。PICO报告显示,中国创伤植入物市场收入从2009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http://www.zhucesz.com/。
2014年至2018年,预计将继续以http://www.zhucesz.com/(数据可能乐观)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达到86亿元。外伤以国产品牌为主,进口公司在临床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关节方面,中国关节植入物市场收入从2009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http://www.zhucesz.com/。2014年至2018年,预计将继续以http://www.zhucesz.com/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达到76亿元。高端联合产品以进口公司为主,国内公司在原材料加工、工艺处理、喷涂处理等方面较差。
四、国内外重点公司
1、强生医疗:强生原本是一家快消公司,后来收购了DePuy,正式进入骨科领域,后来又收购了辛迪斯公司。Cindis公司最早由瑞士的一个AO协会成立,该协会制定了骨科创伤领域的标准。普通骨科医生进入骨科临床领域首先需要学习的是AO标准,该标准制定了手术的操作方法。
例如,甲板在哪里合适,合适到什么程度都有要求。标准制定后,成立了辛迪斯公司,主要做骨科创伤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在中国本土品牌崛起之前,辛迪斯公司
市场份额也是最大的。很多设备公司都在模仿辛迪斯的产品,现在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已经被国产品牌所取代。
2、史崔克:最早的设备公司是从内窥镜起步的。手术设备市场份额在80多年前就已达到,临床认可度较高,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国产品牌正在崛起。史崔克的设备质量很好,但价格昂贵,维护费用也很高。斯特瑞克前几年的增长很快,内部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很高,但近几年有所下降。
3、美敦力:心血管支架和部分骨科产品知名度较高,是脊柱产品的龙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12年,他们收购了康辉公司和利伯公司。
4、杰迈:老牌骨科设备公司最早进入中国市场。10多年前,全国很多医院的骨科主任都是杰迈公司培养出来的,所以杰迈公司产品的认可度非常高。几年前,它与邦美公司合并,邦美公司是一家合营公司。合并后,现在是该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5、凯利泰:之前公司只做脊柱椎体成形产品。产品出来后,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上市后,市场价值也很大。15年后,逐渐收购江苏艾迪尔,开始布局创伤产品。二级医院及以下部分县级医院的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有质量和价格因素。
科力泰主营PVP和PKP产品以微创产品为主,主要用于治疗部分压缩性骨折。在科力泰的产品之前,压缩性骨折只能在家休息恢复。有了PVP、PKP产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所以科力泰很快就爆发了,其他竞争对手还有山东冠龙。
6.威高骨科:威高骨科是国内的龙头,产品的质量非常好。公司位于山东威海,工厂规模为亚洲最大,投资于。该公司此前曾与美敦力合作5年。美敦力原本想收购威高,但威高没有出售。他们两个
业内合作认为,威高骨科有利可图。合作期间,威高脊柱产品突飞猛进。至今,威高仍在为美敦力做代工。
7、春丽,微创:春丽公司是一家老牌公司,一直在生产关节,从关节起家,上市后生产脊柱产品。上海微创由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主要领域为心脉及部分骨科产品。公司主要收购了全球踝关节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美国赖特公司,其踝关节产品非常好。国内公司基本上都在模仿赖特的脚踝产品。
五、骨科耗材销售渠道及招标
骨科耗材主要在医院销售。国内最早的一次招标是在2007年和2009年。当时的招标分为地方卫生部和军队总后勤部的招标。目前,北京不少医院仍在参考这些招标价格。13日起,多地开始招标,包括省级招标和市级招标。
目前河北地区招标刚刚结束,采用宁波模式。宁波模式在骨科方面对生产企业影响较大,招标降价依然明显。主要目的是让国内企业替代进口企业,把进口企业挤出市场。福建三明模式也走低价模式
VI.全球发展趋势
关节器械占比较大,关节和脊柱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http://www.zhucesz.com/、http://www.zhucesz.com/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更换关节。行业整合加剧,外资纷纷收购国内企业,国际企业也在相互收购。
Stryker在2011年收购了神经血管部门,20收购了施乐。为了进入其他行业,公司一般采用并购的方式。目前,全球90%的市场被前10大进口公司占据。全球骨科市场给了中国一些启示,国内企业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联合市场的投入。
七。骨科行业的未来
发展前景
最早的创伤学说是AO学说。提倡的强大内固定力使钉板与骨端紧密贴合,但一段时间内,发现部分断板、断钉折断。后来研究发现,钉板不需要与断骨端紧密贴合,只要在术中贴合即可,板与钉之间有微动,后来出现了BO理论。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锁紧板和锁紧螺丝。创伤类产品在几个品类中增长缓慢,创伤类产品在车祸患者中使用较多。关节市场份额大,前景广阔。
几年前,我国的联合产品主要以钛合金和纯钛为主。关节产品不同于伤口产品。伤口愈合后,取下的钉板就没用了。关节产品被用来代替自己的关节,会一直留在体内。目前临床寿命15-20年。
脊柱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微创,一些专家对微创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很多专家认为伤口小,但能否达到手术效果还不确定。
PKP和PVP手术虽微创,但不能完全解决脊柱的问题,严重的要用传统的钉棒解决。
医疗器械信息共享平台
每天为您精选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营销招数及政策解读
发展趋势、设备人等。
足不出户就让你了解行业动态
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供分享,对文中的声明和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分享内容涉嫌侵权或未经授权发布,请联系微信65818260,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欢迎企业和个人与本平台进行内容合作。如有兴趣,请回复“易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