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香港好,
保险整体分红高。
但有些事情不会在宣传材料中提及;
还有一些事情,即使提到了,读了一遍又一遍也未必知道背后的含义
我的一个细心如尘的朋友,当她看保险的时候,她真的和别人不一样。
只要别人说太好,她都不敢相信。她经常问:这款产品的缺点是什么?
(对方经常一脸傻X,怎么能说自己的产品不好呢?)
不仅如此,她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宣传页和方案。
我问她:你的收入挺好的,平时工作也很忙。你是不是厌倦了这些文字读半天?
她边说边笑:我们家每个月还有房贷。这样的房贷,一买就是几万。每年仍有报酬,但不准去吃零食
我也笑了:你觉得你现在看的这个产品(嘉裕智备保险)和你之前看到的内地保险有什么不同?
她想了想:某州的人说要求补偿比内地少,癌症比某诚意松,但我还是看不出来,但分红看起来很诱人;保证在内地轻症损失不影响重疾,但在香港损失后,重疾损失会少一些,这是最大的区别。
我有点惊讶:你看这个产品多久了?我想你应该已经知道很多了
她(想了想):必须是三个下午
我:你知道这款产品失去轻症后保费会降低吗?
她:某个州的人跟我提过。这个挺好的
我:但是股息也会减少,你知道吗?
她:我不知道。你从哪听来的?
我打开她手里的计划书,指给她看: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么细心的人会错过这么重要的一个
但是聊着聊着,她开始寻找刚才的那些给养
我意识到平面图上的字密密麻麻,每一章的内容都不一样。
如果你想看到每一行字,你得看到你的心。不容易啊。
经常看完之后
忘记了下面,也就忘记了上面,很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不,昨天半夜另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问我:香港保险赔付轻症后,重疾保额会降低。现金价值和股息也会减少吗?
这些细节真的很重要,就是这样微小的差异构成了我们整体的保障,直接决定了我们保障的质量。
但如果凡事都要分开比较,我们自己的规划一年半下来不下来,会越来越晕。
经常有人问我:我们能不能聊得更广一些?
是的,但是保险太复杂了。每一个细节再分析,肯定会晕过去,所以首先要有想法:
抓大放小,先找共性、做选择,再讲特色、精益求精,既能节省精力,又能精准对标自身需求。
抓大放小,不怕复杂的产品。
“抓大放小”的核心要点是:
照顾好自己的财务,做到适当合理,不因购买而多花冤枉钱,不因缺钱少钱。
先说说香港保险的特点:
特点很多,从中寻找几个大的方面,足以说明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不同之处。
如果把每一点都讲得细致入微,可能打不出几万字,细节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1.美元面额,应看到风险和机遇
港币保值增值的资产属性,是很多人想购买港币保险的原因之一。
(过去不代表未来)
多元化配置是香港保险吸引人的地方,但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配置多种货币是分散风险,而不能消除风险。
例如,我赚了人民币,买了一份美国元保单,所以每年都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国元来支付费用。如果我买的时候汇率差比较小,但如果以后汇率扩大了,那就是一笔大债。
2013年10月汇差为1:6,后达到1:7,即13年买入
一年交6万元,但之后交7万元,无形中保费就增加了;
另一方面,如果买入后汇率不断缩水,溢价就会减少。
但我不应该高兴,因为当我理赔和提现时,我能得到的钱更少。
分散投资可以分散风险,但到底是分散风险还是把自己推向风险,要看自己家庭的资产构成和目标,在自己把好财务关、别人对风险点进行提示的情况下,才真正起到作用。
2.分红和保险保障增加
很多代理人喜欢把美国元保单和分红混在一起,说完美国元马上说分红,就是为了让人觉得值得买。
但过分强调好处,就是忽视了风险。
如果你想去,一定要事先知道利弊,谁花钱谁后果自负。
分红有几个特点:
保险本身就是一个“长远计”,不要为一两年用完的钱考虑保险。
不过,只要是从长远来看,分红能带来的好处也不小。年金保险自不必说,复利、增值利润甚至可以“薪火相传”;
对于重疾险来说,保单时间长于10年,哪一年能赔多少,比去年多赔多少,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内地也有分红型重疾险,但特色不突出,存在一些短板有待解决。比如,有的重疾险分红只赔付身故,重疾时只返还分红现金价值。
(年金保险)
3.可以变更被保险人
年金保险最大的特点是复利,特别是后期资产成倍增长。
不过,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稳定的好产品,后期保单收益会快速增长,比如后10年翻倍,600万增加到1200万。这是地雷!(再说一遍:股息可以为零)。
但如果投保人不在了,这种收益就无法持续,这种稳定的红利就无法像其他资产一样传承下去;
这个问题是不能保险的,有些保险公司
公司推出了可以变更被保险人的保险,可以通过保单,但有的产品只能变更两次,有的限制了最长有效期。
但无论如何,这种操作让保单成为一种可以“传承”的资产。
需要提醒的仍然是:由于红利的不确定性,价值是否值得代代相传,还要看政策的实际价值。
4.确定性不同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在确定性上是两个极端。
大陆优秀的年金产品确定性高,如保底额度、浮动收益;
有的产品直接去掉上浮部分,年度增长的上浮完全确定,确定的收益写在合同条款中;
香港的保险更多的是预期利益,比如股息。
安全性要求越高,越适合内地保险;对收益和资产配置的要求越高,越适合香港分红险。
从收益的确定性角度,可以理解为什么香港保单能够改变投保人:因为预期的示范没有保障,如果没有实现,保险公司不用承担责任,保险公司敢于无限期延长保单时间;
不过,中国内地的保险是肯定的。如果市场整体收益率下降,承诺的收益是保险公司的长期负债,必须支付。(早期平安、国寿都有这样一个年化8的保单,目前还处于“还债”阶段)
(重大疾病保险)
5.疾病多重赔偿
高风险疾病多重赔付是香港重疾险的主要产品之一。比如癌症复发、转移、新发3年后都可以赔付。
部分产品还增加了心梗、脑卒中的多重补偿。
而香港的很多赔偿一般只保障到85岁,85岁以后第二次或第三次重疾就不赔偿了。
很多人说,香港的重疾险比内地好。其中一个原因是癌症多次支付。
但实际上,中国内地重疾险竞争激烈,保险公司差异化的产品很多。
其中一种是癌症多重补偿+重疾多重补偿。
如果我们真的看看两地的优秀产品,就会发现它们真的是各有千秋。
如何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立体地了解不同产品的本质?这是靠基本功和专业精神的地方。
6.豁免保障措施
正如开篇所说,香港保险发生轻症后,有的公司会免除一年的保费,有的公司会降低一定比例的保费,但一般不会直接免除后期的全部保费。
内地保险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般重疾险只要理赔轻症,未来保费就不用交了。一些好的产品还可以增加投保人的豁免。如果投保人有重疾、轻症、全残或身故,保费将无需再支付。
所谓“夫妻互保”,就是夫妻双方作为投保人,将家庭的风险绑定在一起。只要家里有一人出险,全家的保费就可以免除,减轻了以后的缴费压力;
现在基本都是全家购买,而且更注重轻症的免责和投保人的免责。
7.疾病类型定义
香港保险承保的疾病比内地多,定义也较为宽松。
这在十多年前是事实,但现在基本相反。现在,中国内地的重疾险一般可以覆盖100种疾病,较好的可以覆盖150种疾病。
但是病种更多,我们最关注的是最高的重大疾病和轻症。内地在2007年统一规定最高的重大疾病之后,对疾病的定义非常清晰明确;
反观香港,每家公司对疾病的定义各不相同。
以三种疾病为例:
1)癌症
虽然某态、某诚和大陆保险对癌症的定义和描述看起来不一样,但在实际理赔中却是一样的:只要浸润基底膜,就可以赔付。
不过,香港保险将早期甲状腺癌作为轻症赔付,内地则是重疾赔付。甲状腺癌高发,投保人为重疾险买单更实际。
2)心肌梗塞
说实话,心梗好发于中青年
发病率比以前高得多。此外,在高收入、高压力的工作岗位,尤其是IT、金融、医疗等压力较大的行业,也经常看到猝死的新闻。
在心肌梗死的防护上,这三款产品的描述不尽相同,但仔细看,疾病指标要求基本一致。
不少香港代理人称“内地心梗90天后才能结清”。这是真的吗?
内地确实有这规定,但我们必须仔细看看。如果内地符合四项标准中的三项,就可以提出索赔。如果满足了前三个,没有满足第四个,它也可以进行索赔。
更重要的是,内地前三条的理赔标准与某一诚意、某一状态的理赔标准是一致的,因此内地对心梗的界定要比香港宽松。
疾病保障好不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如果有人以偏概全,无视事实,那就是谎言。
欺骗人的永远是人,而不是术语。
3)原位癌
原位癌作为一种高发病率和重症相对应的轻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香港保险关于原位癌的一些细节:很多部位的原位癌不赔。
某状态、某诚意列出了一张表,只保证这些原位癌,而大陆的原位癌不区分部位。
但由于香港保险产品差异太大,有的产品可以保障原位癌的各个部位(比如一款真诚的CIE),有的则不能。
然而,癌细胞可能存在于身体的大部分部位,因此只保护部分器官免受原位癌的侵害是不合理的。
8.价格
没有保证就谈价格是没有意义的。
但我不能不说,恐怕你不信:
中国内地的保险价格确实比香港低,尤其是吸烟者和女性。
轻症预付费,开篇就提到了。轻症赔付20万后,香港保险的重疾险将降至80万,但内地保险仍为100万。
以上列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同样重要的问题,如第二保单持有人、保单信托,
保额分红与现金分红的区别、代际保险、赠送保额等,每种产品的产品和要求完全不同。
说了这么多,还是收回来吧。
保险这么复杂,我们在选择保险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产品上?
不是,
风险具有层次性,
我们应该花大部分时间去了解有哪些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如果发生会对我的家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把这些都了解透彻后,我开始看产品。
不梳理自身安全直接看产品,越看越晕。
最后分享一下这两天看到的新版“盲人摸象”
这也是我自己的习惯。遇到瓶颈,请教懂业务的人,我会有全景视角俯瞰整个问题,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节省时间~
没有大局观,直接看产品,感觉真的像触摸一样,思考和现实差距很大。
最后说:
---结束----
http://www.zhucesz.com/。
你可能会奇怪,别人三两句话就把保险说清楚了,为什么我说保险很复杂?
这是一种正常的感觉,因为保险条款清晰严谨。越看越觉得里面逻辑严密;
如果你看得不那么匆忙,你可能会觉得很简单
先说说为何香港的保险远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
了解内地保险的人应该知道,内地保险有一个《重疾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只要是25种重疾的最高发病率,就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定义,无论大小公司,保障都是完全一样的。
内地行业法规解决了许多基本问题。
轻症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产品保障非常一致。我可以为好的产品做这样一张表,一目了然:
但香港的保险确实与众不同。
总的来说,香港保险业很少有统一规范的东西,所以到处都是
开花是好的,但很难选择。
香港保险有优势,但优势不代表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