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梳富,玉梳安,木梳白头:万福白手起家,千丝“梳必来”!
近日,于正新剧《大唐女儿心》即将上线。听说是《延禧攻略》的姊妹篇。但与一般后宫剧的勾心斗角不同,该剧是一部欢快的轻喜剧。前不久被《都挺好》虐的宝藏迷们,正好可以趁着这部剧慢下来~
继《延禧攻略》的高级感
剧照一出,不少人表示头饰、服饰接近唐代,制作精良。不过,宝姐的注意力完全被苗圃吸引住了,她太阳穴上的发饰看起来太温柔了!仔细一看,这不是金钗,也不是发簪,而是两把小金梳子。
付华道真上心
于正已经不是第一次为剧中角色戴“梳子”了。早在《班淑传奇》《美人制造》中,就有不少女性角色戴梳子的场景。
《班淑传奇》中的靖糖戴银梳
在《美人制造》中,杨蓉戴着一把张扬的红色木梳
其实,梳子是插在头上的,这种特殊的发饰在古代有个好听的名字--梳子(b)
唐代仕女图中也可见梳子
01
什么是梳子
梳子是我国古代传统八大发饰之一,又称梳子,其他七种分别为:钗、簪、步摇、凤冠、华胜、发芽。古人习惯留长发,所以梳子是日常必需品。
梳子是一个总称。如果再细分,梳子和篦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品”,牙齿稀疏的叫“梳子”,牙齿密实的叫“篦”。
我不敢相信古人是如此浪漫
梳子是用来梳头的,寓意“一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三梳”多为姑娘出嫁必备,象征婚姻美满、家庭和睦。
炉篦的功能更多,可以用来保持头发清洁,让人容光焕发,也可以变身“梳子”插入物
在头发上做首饰。
在古代,箅子几乎不离身,女性以“戴箅子为美”。炉排还能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如今,梳子和炉篦几乎不单独介绍了。梳子一般被称为梳子,而引入的篦则被称为“梳子”(我们将直接在下面称之为梳子)。
古老的梳子文化很浓厚
与梳子的意义相比,梳子有更多的意义。它是寄托思想、抒发情感的物件,是古代爱情的重要信物之一。
在古代,男人出征前会把梳子送给心爱的女人,女人看到“梳子”就会想到人。梳子甚至融入各种礼仪习俗,成为仪式用品。
在古代的梳子中,牙齿密集分布
梳子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江苏常州。常州梳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素有“宫廷梳子”之称。2008年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常州博物馆展出。
常州制作精良的梳子
02
梳子材料
1
普通梳子
木梳:战国时期的简约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梳子的传说,但真正开始有记载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的梳子大多简陋,多为木制,但不同身份的贵族也讲究佩戴的种类。
战国墓葬出土木梳
最珍贵的皇家贵族佩戴“红木梳子”。红木象征高贵典雅,历史上一直是权贵地位的象征。
红木梳
木梳的独特文化和丰富内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果宝迷们自己观察,家里或许有一把木梳,传递着中国人不变的温婉情怀和高雅品位。
如果说红木梳子代表高贵,那么枣树梳子则衬托出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枣木坚硬颇有梅气。
枣树梳,龙凤呈祥
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一把黄桃梳子是最佳选择,因为《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无火,重于天下”“其木质紧腻,以梳、凿、印为佳”“清热利湿解毒”。简单来说,黄桃木做的梳子最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木质细腻。
黄色红木梳子,配流苏吊坠,更显气质
金银梳子:唐代的奢侈品
梳子在唐宋时期已经兴盛起来。唐朝的鼎盛时期极大地提高了唐人的生活质量。女性对梳子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制作简单的木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金银梳应运而生。
唐金镶宝石梳子
金梳子是唐代宫中贵族的挚爱。金闪闪的色泽,再加上能工巧匠的特殊制作工艺,基本可以打造出完美的金梳,甚至可以将黄金做成花鸟,呈现出百鸟朝凤的盛况。
金色花鸟梳
金花丝镶嵌梳子
在许多讲述唐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金梳子的身影。《武则天秘史》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戴着一把金梳子。原本沉闷的发型配上金色的梳子立马高贵起来~
刘晓庆的梳子居然有圆润可爱的感觉
银梳自古就有按摩穴位、活络经络血液的作用。有学者说,以前没有刮痧板,古人是用银板按摩、推拿。
唐鎏金雕花卷蛾银梳
唐代银梳除雕刻花鸟纹外,还在梳子上呈现了人们辛勤劳作、劳作劳作的场景,反映了唐代男耕女织的繁荣景象。
梳子上的图案,彰显着百姓的智慧与勤劳
玉梳:宋朝寄相思
宋代的梳子文化发展到了极致。除了金、银和木头,人们很喜欢用玉做的梳子。
古人说玉有五德,即
五大高尚美德是仁、义、智、勇、洁,与玉石的五大特点相匹配,即应温润、内外通透、声音清脆、不易损坏、断裂光滑不伤人。
所以在古代,戴玉的都是自称君子的人,君子如玉~
宋锦镶嵌玉凤穿纹镶嵌宝石梳子
与玉佩一样,宋代玉梳也可作为爱情信物,表达相思之情。玉也像玉一样代表着两个人的感情,如初见一般真挚质朴。
镶嵌小珍珠的梳子
2
“动物”插梳
玳瑁梳:精致高贵
《孔雀东南飞》中有“第一步脚尖走,龟甲光在头上”的诗句。玳瑁梳属于珍贵的梳妆用具,非凡之人皆可拥有。
宋/青玳瑁梳
玳瑁本身就很稀有,用它制作精美的器物更为复杂,费时费力,所以流传至今的玳瑁梳很少。
工艺复杂精致
犀牛角梳:高品质保健
据《本草纲目》记载:“角性咸,性凉,无毒”。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所以犀角梳药理作用强,保健效果好。
犀牛角上的鱼子酱图案
犀牛角梳有明显的鱼子酱花纹,可用来鉴别其真伪。
象牙梳:民国最爱
象牙梳子早在石器时代就被使用了。下面的梳子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原始社会保存最好的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象牙雕刻制品。
名贵象牙梳
清代慈禧非常喜爱象牙梳,是她造成了象牙梳的流行。民国时期,人们在象牙上雕刻的图案较多,看起来非常漂亮,但无论如何,我们不提倡佩戴这些动物梳子。
清代慈溪象牙梳
炉排
民国象牙双龙戏珠梳
03
梳形的推导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很大一部分深受中国影响,唐宋鼎盛时期更是如此。梳子发展到唐宋时期,自然成为日本人仿制的产物。
现代日本梳子
虽然我们现在很少把梳子当作首饰佩戴,但日本人在重要节日时仍会使用它。
看起来很像我们唐宋时期的发饰~
在成人礼、七夕节等需要穿和服的日子,日本人会把梳子戴在头上,梳子一直作为搭配和服的常见首饰。
日本将穿华丽和服参加节日
不仅如此,日本还有“梳子节”,纪念那些为梳子文化做出贡献的工匠。节日期间,他们祭拜祖先,穿着各种款式的衣服展示不同的梳子,梳子是其中重要的款式之一。
日本人的跪拜仪式(图片在网络上)
其实,梳子文化起源于中国,但近代知道的人并不多。日本虽然模仿中国,但他们始终铭记着能工巧匠的努力,珍视着那个时代的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传承。当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我们在追赶外来文化的同时,是否应该尊重和弘扬自己国家的精华?
梳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它已经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宝藏迷们还愿意每天戴着梳子发饰吗?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