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的“面粉龙头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编者按:
两会预热,刀锋谋划,充满期待!
汉兴。com和Image一起使用。河南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com在全省推出永城篇《了不起的河南人》。
我们采用新闻视频和图文报道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现河南永城在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个革命、高质量发展、“温暖党徽”、全面小康之路等方面的榜样力量。以人为镜,窥探大国发展巨变背后的动力!
请注意。
风吹起麦浪,泛起阵阵“涟漪”,浓浓的麦香预示着丰收在即。永城地处肥沃的黄淮平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国家小麦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随着我市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168万亩,小麦单产495公斤(比商丘市高7公斤),粮食总产量1万吨,突破历史纪录,居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市)第二位,夏粮产量实现十五连丰,与国家、省趋势一致。
永城因面粉加工能力强,被命名为“中国面粉城”。通过几十年面粉产业发展,永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工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作为永城市“一黑一白”经济的支点,面粉产业发展迅速。
永城市华冠面粉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至今已有27个年头。27年的不断探索与进取,造就了今天的华冠面业食品有限公司。占地118亩,建筑面积1万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3条世界领先的制粉生产线,小麦日加工可达1500吨……华冠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它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从一个面粉加工的小厂房,到日加工1500吨小麦的面粉企业中的企名网
大的那个?
1993年,华冠面粉集团董事长沈建华筹资10万元建设永城市第一粮库面粉厂,取名“华冠”;1999年,沈建华卖掉原来落后的机器设备,上马永城市一级面粉生产线,日加工小麦150吨;2002年,沈建华多方筹措资金上马面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300吨。花冠面粉厂已初具规模。当时,可加工日产面粉300吨;2004年,两条生产线上马,日加工小麦500吨,成为全市面粉企业重点龙头企业......
至此,华冠开始在甬城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沈建华投资1800万元,在安徽省濉溪县白山镇建起华瑞面粉有限公司。当年投资、当年生产、当年收益获评安徽省“皖北样板工程”。投资1500万元,在安徽省濉溪县南屏镇建成华强面粉有限公司,新增两个日产能350吨的面粉加工厂。当时总产能可达每天1000吨。
沈建华做了一个决定,将三个工厂的老旧产能全部淘汰,合并新建一个1000吨产能的加工厂。老旧产能没有发展空间,没有规模效应。为提升品牌形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沈建华积极引进高新技术,率先引进瑞士布勒制粉工艺单元,购置先进检测器,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面粉加工设备。此外,还有一批科技人才管理企业,使公司生产加工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由于小麦定价一开始是人工完成的,感官是主观的。华冠集团引入盲检制度,对小麦价格做到公正客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华冠集团也紧跟社会潮流。华冠一厂(老城区)开展的设备换人,现在已经做得很彻底,过半的岗位都没了。例如,传统的装卸工岗位被机器取代,全部被自动化机械取代
.在生产方面,也从最初的人工作为主力,转变为人工只负责机器的运维,设备换人100%完成。作为面粉加工传统线,华冠率先走上智能化转型之路,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目前,华冠面粉共有员工86人,较原来的300人减少到30人。在减少人员的同时,华冠面粉仍保持着高效的工作能力,一天可达1000吨货物。
华冠面粉不仅生产不同等级的普通面粉,还研发生产各种高、中、低档面包粉、饺子粉、馒头粉、面条粉。产品由优质冬小麦精制加工而成,畅销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四川、湖北、甘肃、安徽等全国30多个省市及东北地区。“华冠”风靡大江南北,走进消费者心中,为“中国面粉城”增光添彩。
多年来,我市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壮大面食食品加工产业,形成年加工面粉30亿公斤的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永城经济先后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中部十强县(市),“白色经济”功不可没。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