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是大盘、岩盘、瓷器打磨、连线……数万采购商齐聚夹江
6月12日上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协会承办的2020中国西部瓷都陶瓷交易博览会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世遗广场开幕。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缪斌;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军;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梅;
四川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何华荣;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克全;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新陶瓷与
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冯浩;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文玲;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龚伟;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柯琦;
中共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届展会以“绿色陶瓷,品质夹江”为主题,吸引了100余家陶瓷及配套企业、经销商、知名房企、品牌客商参展。
同时,本次展览还在夹江经济开发区索菲亚陶瓷、米兰诺陶瓷、盛世东方建筑艺术陶瓷中心设立陶博会会场。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陶瓷行业首场大型线下展会,夹江陶博会备受业界关注。展会现场吸引了上万名经销商、采购商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夹江陶瓷产值超300亿元
带动3000余家企业、http://www.zhucesz.com/万余家商户
自1987年点燃第一把火以来,夹江陶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30多年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锤炼,夹江已成为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并驾齐驱的全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
其中一个地方。走出了一条集“特色经济、集群经济、双创经济、富民经济”于一体的富民强县之路。
四川夹江因瓷而兴、因瓷而盛、因瓷而名,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西部瓷都”。
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致欢迎辞。
“因为这一片瓷器,千年纸乡变成了西部瓷都,农业大县变成了工业大县,陶瓷产业成为夹江第一个工业单打冠军,产值超过300亿;因为这片瓷器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3000多家企业、http://www.zhucesz.com/万多家商户共同发展,陶瓷成为夹江第一大支柱产业、第一大民生产业、第一大就业产业,是夹江最靓丽的名片。在开幕式欢迎辞中,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高度肯定了夹江陶瓷取得的成绩。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协会会长胡正华在致辞中表示,举办陶交会对西部瓷都陶瓷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抗击疫情的情况下,可以鼓舞士气,推动陶瓷企业复工复产。
特别是对宣传推介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区域品牌,拓展夹江陶瓷产区销售市场,提升夹江陶瓷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缪斌致辞。
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克全致辞。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文玲致辞。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江西瓷都陶瓷协会会长胡正华发言。
西部瓷都夹江十大明星陶瓷企业名单。
西部瓷都夹江十大杰出经销商名单。
表彰西部瓷都夹江十大明星陶瓷企业、十大优秀经销商。
2019年夹江23家陶企营收过亿
力争2022年产能达到1亿O
因瓷而兴、因瓷而盛的夹江,坐拥西部地区最大的建陶基地,荟萃数百件名陶
瓷器企业。
目前,夹江拥有陶瓷企业60家,生产线84条,年产能1亿平方米,占四川省77%、西部38%、全国7%。
夹江陶瓷产品涵盖各类中高档内外墙地砖、大板、薄板、卫浴陶瓷、透水砖、西瓦等,近年来开发了碳纤维地暖陶瓷、石墨烯地暖陶瓷、大尺寸超薄陶瓷外板、艺术陶瓷等高附加值产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本次展会集中展示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陶瓷、文化+陶瓷的创新成果。
大盘、薄板、透水砖、西瓦等产品展示
融合夹江传统雕刻工艺的艺术陶瓷
通体大理石瓷砖
生态大理石瓷砖
现代艺术柔光砖
功能性瓷砖
小地砖
外墙砖
无限条纹大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2019年,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4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3家。盛世东方、健友陶瓷等部分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将产品出口到中亚、东南亚、俄罗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
20世纪以来,夹江县进行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升级。以“减量、提质、增效、入园”八字发展方针,重点在陶瓷企业实施煤改气、创新驱动、“退城入园”、环境保护等工作,走出了一条陶瓷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创新驱动下,夹江陶瓷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2019年,夹江县新建和技改生产线10条,陶瓷大板、薄板、保温外板等高端产品成功上线。通体大理石瓷砖、镜面瓷砖占比持续提升,碳纤维、石墨烯功能瓷砖异军突起。
石墨烯发热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全身抛瓷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开幕式致辞
在国内,胡正华强调,对于高质量发展,夹江力争到2022年,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以上,陶瓷行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3家以上,省级以上品牌30个以上。整合指数在65以上;陶瓷企业整合为30家,产能提升到1亿平方米,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全国陶瓷产业区域品牌示范县。
2020年国内瓷砖产量或下滑15%
市场萎缩下跨界融合迫在眉睫
当天下午,在2020中国西部瓷都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龚伟就当前国内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做了专题分享。
2020中国西部瓷都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夹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祁斌介绍夹江陶瓷产业发展情况。
龚伟指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1-4月,全国瓷砖产量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在全球60多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或采取“封国”“封城”、关闭贸易和边境口岸等措施的情况下,瓷砖出口量亿平方米,同比下降,出口额亿美国元,同比下降;
规模以上建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工业利润总额累计完成1亿元,同比下降;销售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龚伟作专题演讲。
龚伟强调,预计2020年瓷砖年产量将下降15-20个,因此企业要对市场需求保持理性预期。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可作专题演讲。
“精装房比例上升,整装成趋势,设计师渠道成常态,终端门店消费者不断分流,装配式建筑不断压缩瓷砖市场空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
书长尹弘在专题演讲中首先系统梳理了陶瓷行业面临的问题,指出解决瓷砖市场需求萎缩的关键在于不断开拓跨界融合应用、功能性瓷砖、户外新型建材等新市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弘作专题演讲。
同时,尹弘指出,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夹江、高安产区销售核心主要在三四线市场和农村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小,再加上高速免费红利,提升终端经销商发货欲望,未来随着疫情结束,夹江产区必须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坚持品牌与产品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强化产品质量,夯实渠道建设,提升市场服务水平,在商业模式上积极走向强强联合、跨界合作,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之路。
探索红坯瓷砖突围之路
夹江陶瓷可做优秀区域品牌
夹江页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探明储量可开采百年。20世纪90年代,夹江县依托当地丰富的红页岩资源,使陶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针对夹江陶瓷近年来推广页岩红坯产品的困境,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中国轻工陶瓷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洪建议,不能因为红瓦成本低,就把它定位在低端,这样会混淆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认知。他们认为只要是红瓦,都是低端产品,而应该定位在中高端,从品质、设计、空间、风格等方面满足中高端定位,改变市场的低端认知。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中国轻工陶瓷学院党委书记黄宏作专题演讲。
更重要的是,夹江当前的红坯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够完善。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强政府、企业、院校之间对红坯技术的研究,组建页岩战略联盟,制定相关标准,推动红坯陶瓷产业化;从企业层面来说,夹江陶瓷要改进红坯瓷砖的原料加工和产品设计
、品质提升、空间利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产业链。
“近年来,夹江陶瓷在环保、创新、品质、渠道等方面进步很快,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个产区在品质、设计、空间利用、服务、渠道精耕细作等方面仍需重新沉淀和升级。”四川乌石建材连锁集团董事长吴先红在专题致辞中指出,夹江陶瓷暂时做不了一线品牌,但可以做优秀的区域品牌。今后,夹江陶瓷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管理。可以考虑与一线品牌进行OEM合作,将一线品牌优秀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色彩推广等基因注入自身。
四川吴建材连锁集团董事长吴先红作专题演讲。
吴先红强调,长期以来,市场上很多好产品没有好价格,根源在于没有形成品牌。品牌的根源之一在于空间的整体设计。因此,对于今天的夹江陶瓷来说,提升产品的整体设计感迫在眉睫。
在终端,企业和经销商不能仅仅停留在业务关系上,应该深度合作,共同打通渠道,在精装房、设计师、家装公司等领域深耕市场,实现共赢。
对于产区的提升模式,吴先红认为,夹江陶瓷企业要有深度的竞合关系,在良性竞争中互通有无、密切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形成产区整体增长,擦亮夹江陶瓷金字招牌。
新书《夹江陶瓷》发布。
论坛上,成都铁路局峨眉机务段与夹江县人民政府签订路地合作战略合作协议;景德镇陶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分别与夹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盛世东方、新中源、米兰陶瓷、索菲亚陶瓷、建辉陶瓷等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居然之家、佛山市陶瓷协会、江西瓷都陶瓷协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第一名
返回2002年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