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魔芋专业生产及市场开发
项目性质:村集体引导,农户参与,组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项目地点:巴东绿冲坡
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村也是传统种植业从业人员较多的村。现有耕地半泥半沙,土质通过农技部门测土检测,非常适合种植魔芋。
第二节项目开发模式
先由我个人建立香魔芋种植基地,再利用基地的辐射效应,发动全村农户参与种植,以基地+农户的方式成立香魔芋专业生产合作社,为参与社员提供种苗繁育、栽培技术指导、产品回收、产品加工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第三节发展理念
以绿色农业为引领,引进最新优良品种,大力提高单产和品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产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使农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超市柜台销售,实现香魔芋经济价值最大化。
第四节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典型的方式,个人先建立实验基地。
基地成立过程如下:
一、区位问题
由于魔芋适合在易排水、易灌溉的良田上种植,我决定选择本村驼子圩段作为第一批试验基地。我的位置有以下优势:
一是驼子围段已被列为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整理,该区耕地已形成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可实现旱涝保收。
二是该地段离我镇农贸市场很近,交通便利,产品销售方便。
三是该地区经营零散土地的农户有传统种植经验,有在土地上做文章的好习惯。少部分种植户已经尝试自行调整产业结构,急需引路人。
二、土地经营模式
合规
在现有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政策基础上,不变更农村村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流转等方式,对分散的农村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首期集约化经营面积100亩。
三、基地投资预算
土地出让投资概算:
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亩地需投入100元,首期土地租赁投入为100元/亩×100亩=10000元。
魔芋种苗投入:按照栽培技术规程,每亩种植重150克至250克魔芋种子4000粒为宜,种苗投入需要人民币×4000株×100亩=10万
人工田间管理和施肥投入:魔芋种植每亩要投入人工管理15次,施肥每亩投入500元左右。根据基数计算:
人工:60元/件×15件=900元×100亩=9万元
化肥:500元×100亩=5万元
总共十四万元整。
四、基地经济效益分析
魔芋是去年种、明年收的种植项目。一期基地根据目前市场情况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当年产值:按亩产3000kg计算,目前市场价为元/公斤:×3000×100=54万元
2.所需投入估计数:
1)出让土地:1万元
2)苗木投入:10万元
3)施肥及人工投入:十四万元
4)其他费用:5万元
3.利润:产值-投入=净利润
即产值54万元-投入(1万+10万+14万+5万)=24万元(大写:二十四万元)
第二阶段:成立香魔芋生产专业合作社
以龙头效应发展分散在各地种植香魔芋的农户,通过自愿入社成立香魔芋生产合作社和合作社
合作社应当以公司化运作方式,通过社员大会或者社员大会制定合作社经营章程。章程要细化合作社的管理职能、社员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合作社经营中,主动帮助种植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协助社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大力鼓励周边散户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组织组成:
设主席一人,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副主席两名,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董事共十人,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设秘书长一名,由董事长在董事中任命。
职责分工:
理事长:负责合作社的全面工作。
副主席:一个负责开发香魔芋的生产,另一个负责产品的销售。
主任:参与合作社重大事项决策,监督合作社运行。
秘书长:负责合作社的日常事务,上下联系并记录合作社的所有运营情况。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和辐射,三年发展种植户300户,其中种植100亩以上的50户、50亩至99亩的100户、50亩以下的150户,力争覆盖30至50个村。
第三阶段:打造鄂西香魔芋之乡
依托魔芋专业合作社,辐射范围逐步扩大。我镇素有“大别山农业科技城”之称,区位优势独特,农业科技推广学习氛围浓厚。我将努力抓住示范种植、农业观光、科技培训三条主线,发展合作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从示范种植上,继续办好最初的100亩试验基地,不断改良和引进魔芋优良新品种,实行土地精耕细作、合理种植、精心管理、适时采收,以最佳效益拓展市场。
二是从观光农业的角度,借助“硒都”这张名片,继续把我们的试验基地和科技城的基地整合起来,做好苗木
繁育基地、旅游采收基地、旅游鲜品餐厅、第一家魔芋宴,以提升魔芋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格。
三是从科技培训方面,利用本镇农业培训中心,不定期组织社员或想发展魔芋种植的农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学有所获、用有所用。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掌握魔芋的种植技术。
魔芋是一种多年生地下块茎草本植物,优良品种有魔芋和魔芋,适合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的环境中。高山区宜采用塑料大棚或地膜栽培,平原地区或低山区应设置遮阳棚。宜选择土层深厚、空气适应性好、渍水少、土壤肥沃的土壤进行栽培。魔芋的生长期在200天左右。以11月上中旬植株枯萎倒伏30天后采收为宜。采收时选择晴天,慎挖轻放,边挖边晾晒,尽可能避免损伤魔芋块茎。
四是对外宣传产品。我们镇的“大别山农业科技城”全国闻名,多家报纸、电视台都有报道。我们的乳猪在湖北名声显赫,曾有“百万乳猪下江南”的企名网。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这是我们的宣传优势。我们将利用现有资源,再次奏响“鄂东名镇张榜镇”的优美乐章,打造“鄂东魔芋之乡”,使之对外成为一张美食名片。
第四阶段:市场开发
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产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一、经济价值分析
魔芋球形块茎中的魔芋甘露聚糖含量为50%,魔芋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粗蛋白、16种氨基酸总含量、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以及镁、铁、钙、钾、钠、锰、铜等微量元素。
魔芋一般不新鲜食用,鳞茎含大量天
葡甘露聚糖。葡甘聚糖是一种可溶性半纤维,具有凝胶、凝胶、凝胶等性质,可作为食品原料。
1.药用价值
魔芋葡甘聚糖可降低胆固醇,是抑制肥胖的理想保健品。其膨胀系数为80-100倍,消化吸收慢,容易给人以饱腹感,且没有过多的热量,有助于食欲大的肥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是一种理想的低热低脂保健食品。魔芋可以清除肠壁的废物,对预防便秘非常有效。
2.食用价值
魔芋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比土豆、红薯高,还含有铁、钙、磷、脂肪、维生素A、B等,魔芋块茎及其干制品耐储运,其加工制品对调节和增加副食品品种有一定作用。魔芋可制成食品添加剂,开发的产品有魔芋面、魔芋豆腐等,是食品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料。
3.产业价值
魔芋可用于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和新型水性建筑涂料的生产。以魔芋为原料研制的种子包扎剂,可防止病害侵袭种子,有效促进生产。以魔芋为原料开发的化肥缓释剂和土壤保墒剂市场潜力巨大。魔芋装饰涂料具有较强的抗微生物、抗寒性,克服了普通涂料的缺点,整个改性过程无环境污染。
鉴于魔芋经济价值高,魔芋产品的市场开发是我的梦想,这是种植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由之路。我打算等魔芋种植达到1万亩,就开始深加工。一是开发其食用价值,将魔芋系列食品加工成食品添加剂,在超市上架销售。当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时,我们将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其药用和工业价值。
第五节:当前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据研究,全国魔芋种植面积约43万亩,鲜魔芋产量约20万吨,精制魔芋粉约1万吨。现在魔芋的烘烤可以机械化了
精粉加工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目前,我国魔芋产品的开发主要以食品为主,如凝胶食品、增稠剂、乳化剂等。葡甘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开发魔芋保健食品和药品将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我国魔芋产业存在以下问题:1.抗逆抗虫优良品种少,相关研究工作不多,投入不足。2.魔芋精粉质量不高。少数小型加工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标准加工生产,影响我国外贸销售。3.国内市场产品种类不丰富,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开发没有得到重视和加强。
第六节:对策与展望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继续培育魔芋优良品种,做好种植标准化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魔芋葡甘聚糖新产品开发,拓展国际市场。魔芋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食品原料。目前,日本是魔芋消费大国,常年缺少1万吨精粉,需要从中国和印尼进口。日本将成为我国魔芋原料及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外贸不能降价出口。
魔芋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才刚刚起步。欧洲人不种魔芋,但对它的减肥保健功能很感兴趣。欧洲人已经开始研发魔芋食品。总之,随着联合国食品卫生组织关于魔芋作为合格食品在全世界自由销售的法案的深入讨论和通过,欧洲市场将被打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魔芋产品的世界市场将是巨大的。
魔芋是一种用工少、效益高、投入大的特色经济作物,适合山区荒地梯田种植。数据显示,四川每公顷投入1万元,毛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建议成立我国魔芋食品行业协会,统筹安排我国魔芋的生产和销售,统一管理国家
国际市场。国家也应出台扶持魔芋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系统、合理、全面地发展我国魔芋产业。
第7节:风险评估和预测
魔芋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问题不大。但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较弱。推广引进优良新品种,可以带来抗风险能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要保持其良性循环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市场提供必要的优质产品。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及时为种植户提供免费服务,带动农民致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