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兵法投资公司取名

发表日期:2022-08-05 14:56:06
车东西文韩晓 北京时间1月10日,CES2018首日,小鹏汽车在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版本,命名为G3(Geek3)。 (小鹏汽车G3发布) 相比版本,版本在做工、颜值、细节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这也是未来消费者真正能够买到的版本--小鹏汽车在量产进程中又迈出了一步。 就在何小鹏飞抵美国的前两个小时,车东曦还对他进行了专访。在谈到G3的同时,何小鹏也回顾了车东曦过去4个月的经历和思考。 一、小鹏汽车G3:这是量产车 2017年10月12日,小鹏汽车在海马汽车郑州工厂举行量产车下线仪式。当时下线的车辆被命名为小鹏汽车极客版,也就是Edition。 但由于该版本属于小批量试用/测试版本,因此其设计、漆面工艺、车身接缝等细节仍有提升空间。 (小鹏汽车版发布)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小鹏汽车就生产出了版本--G3。除了在外观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让潜在消费者了解到自己想买的车是什么样子。 何小鹏今年8月加入小鹏汽车时曾表示,自己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做一名超级产品经理,给产品出谋划策。那么小鹏G3是如何诞生的呢? “造车是强调平衡的艺术。”面对这个问题,何小鹏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谈到了自己的“无奈和妥协”。 (何小鹏) 何小鹏告诉汽车,汽车涉及上万个零部件,要考虑耐久性、安全性、一致性等诸多问题。因此,只有了解工厂、供应链和整个产品后,才能反向思考设计产品。 “现在我也明白为什么很多汽车人有互联网的想法,有很多很酷的展车 概念车根本无法落地的原因。“何小鹏说。 在车内看来,小鹏G3虽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比版本,它也有几个关键的改进,比如漆面更加光滑绚丽,车身钣金和接缝细节处理更好,大灯组造型升级锐利,采用了主流豪华和合资品牌都比较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 (小鹏汽车G3) 此外,小鹏汽车版和早期工程原型车上的车顶摄像头、半封闭式轮圈等标志性细节也得到了保留。最重要的是,小鹏G3将于今年春季上市,下半年晚些时候正式交付消费者。 二、焦虑与兴奋并存的何小鹏 2017年8月,何小鹏离开阿里,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开启二次创业。此后,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已有4个多月时间。 (何小鹏参加小鹏汽车入职仪式) 何小鹏告诉车事儿,如果要形容加入小鹏汽车后的感受,焦虑和兴奋是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在阿里的时候,何小鹏身体累但精神不累,总有一天要拿工资。但加入小鹏汽车后,每个月要想着给员工发工资,还要考虑一系列问题,比如供应商停工怎么办,这个部门缺人怎么办,等等。 “这种感觉就像刚创办UC时一样。”何小鹏说,“特别着急。” 20.阿里巴巴在上市前以现金+股票的形式收购了UC 100的股权,当时价值美国1亿美元,创下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作为UC创始人,何小鹏从此实现了财务自由,也获得了互联网大佬的威望和精神满足。正是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激励着何小鹏再次创业。 何小鹏告诉车,他之所以对电动车创业感到兴奋,是因为在这个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和新知识,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新的想法,做出新的设计。实现这些想法的过程需要资金和能力,以及考虑利害关系。最后,大部分都会被推翻,然后从头再来。 为了补充自己的汽车知识,何小鹏也在快速学习。他每晚阅读多篇文章,不断走访整车厂、电池厂、零部件供应商的工厂,与不同行业的高管交流,提升对汽车行业的整体了解和对小鹏汽车的驾驭能力。 何小鹏目前的状态,正如他在去年12月28日的年终总结中所写,“创业是会上瘾的,(但)那种推倒重来的感觉让人不知疲倦。” 三、阿里如期入局 去年12月15日,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正式完成三轮A+融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阿里巴巴参与小鹏汽车A0轮投资。 “其实没想到阿里会投资小鹏。”提及阿里的投资,何小鹏给出了与外界猜测不同的信息。 何小鹏回顾了车东获得阿里投资的关键过程。离任前一个多月的一天,他去和阿里CEO张勇等高层道别。原计划是花一个小时简单聊聊过去和未来,没想到张勇对小鹏汽车非常感兴趣,于是推迟了接下来的安排,和何小鹏又聊了一个小时。 最后,张勇让何小鹏与阿里投资负责人沟通。如果他也觉得没有问题,阿里就会进入市场。 大家都知道下面的故事。 12月13日,媒体报道阿里已完成对小鹏汽车的投资,车东查阅当时的工商资料发现,小鹏汽车背后的公司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仅次于何小鹏(持股)、广州橙行投资()和亨利(),为第四大股东。 事实上,何小鹏今年从未披露过这三轮A+轮 对于更多细节,唯一的消息是总额约50亿元。 不过,从现有的公开信息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大致思路。 2017年6月12日,神州优车发起设立的神州优车产业基金获得小鹏汽车22亿元A轮融资,目前为小鹏汽车第五大股东,占股。显然,持有小鹏汽车股份的阿里将投入超过11亿元。 何小鹏告诉车东,阿里的入局带来的不仅仅是现金,阿里高层对智能汽车/智慧出行的想法,阿里云、高德地图、天猫汽车、斑马汽车,以及阿里在语音/视觉方面的技术积累,都可以促进合作。 四、小鹏汽车的“相对速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年,随后在209年生产出第一台可以测试的工程样机。2017年7月和10月,小鹏汽车的量产车陆续拿到了产品目录,并为旗下车型举行了下线仪式。何小鹏还告诉车东,其版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交付给消费者。 由此看来,小鹏汽车的产品进度一直是新造车企业中最快的。但何小鹏加盟小鹏汽车后,其在产品上的快速推广模式被复制到了公司层面。 截至2018年1月,小鹏汽车团队规模在4个月内翻了一番,达到近千人,并先后引进了原特斯拉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负责人谷俊丽、原一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明辉、原京东高级副总裁熊青云、原马自达汽车设计师赵倩。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肇庆生产基地12月正式开工,硅谷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小鹏肇庆生产基地奠基仪式) 何小鹏此前发现,小鹏汽车一个月进入100多人,感觉很快。但第二个月他一看,发现一周进56人,速度直接翻了一番。在这四个月里,什么 小鹏至少采访或面试了100名总监以上的资深员工,最多的时候一天见过7个人。 一年内拿到50亿融资,四个月内员工人数翻倍,工厂、研究中心相继开工、落地,这些都是何小鹏“小鹏速度”的体现。 “这个增速跟我有关系,但主要是互联网+制造业的大趋势,以及我们人力资源部门的大量工作。”提及小鹏汽车近期的快速发展,何小鹏将主要原因归纳为两个因素:方向正确和团队努力。 但不得不提的是,摆在新造车企业面前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紧,也是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一大批新造车企业突飞猛进的一个关键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新车的时间窗口只有5-6年。因为到2020年前后,市场将被大量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电动汽车填满,没有产品的新公司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不过,何小鹏也明确表示,互联网造车公司或新造车公司的速度是相对的。 公司决策、内部审批等流程,以及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更新,都要快,但在硬件制造、供应链搭建、产品生产等环节,需要慢工出细活,在造车时要在速度、安全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五、二次创业的经验总结 “我也是刚从坑里爬出来的。” 最后,何小鹏在谈到加入小鹏汽车3年零4个月后遇到的挫折和学到的经验时,直接用“爬坑”一词来形容自己遇到的困难。 在此前12月28日的年终总结邮件中,何小鹏也表示“静态展示车和动态品牌车之间存在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何小鹏学到的第一个经验是,造车比“想起来”还难。 他告诉汽车,互联网行业最难的是想到,但汽车行业最难的是做到。因为一辆车有上万个零件,每个零件出来 问题会制约整车的量产节奏。同时,还有很多行政工作要做,比如公告、目录、评估等,哪个环节不能上市销售。 另一个关键的教训是0-1比2-100更难。 在何小鹏看来,在传统车厂造一辆新车就像一个2-100的过程。虽然很难,但他们有现成的工厂、现成的研发经验、现成的申报流程可供借鉴。难点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 但对于新造车公司来说,工厂、技术、平台、审批这些要素都是空的,没有参照,都需要去打造和积累。 所以你们不是有从传统车厂招聘一些人的经验吗?“一开始是这么想的。”何小鹏笑着说。 他告诉车东,从传统车厂招聘了一批人才后,发现大家的经验其实都集中在2-99的阶段,因为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车厂什么都有,即使是老员工也不是在做0-1的过程。 “所以我越到后面,就越能理解,为什么汽车制造商看到一些新车企的规划后,会心一笑。”何小鹏最后说。 结语:新车企的另一面 由于前一天连续说话十几个小时,又感冒了,在与车内沟通的整个过程中,何小鹏的声音都沙哑了。与车沟通后,何小鹏匆匆赶往机场,飞往美国参加CES。 与何小鹏的对话虽然不长,但还是展现了新造车公司的另一面--“爬坑”。 一方面,新造车企业不断发送各种巨额融资信息,发布各种创新设计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在造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坎坷,需要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等各类人才通力合作,才能赢得一次造车成功的机会。 至于谁能在这条路上取胜,很快就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