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3000个生僻字进入字库无障碍地图
“青岛晨报·青岛新闻网联动报道”
地名中的生僻字和电脑无法输入的人名,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昨日,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户籍使用的姓名开始参照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在表内的生僻汉字不能使用。为方便姓名中使用过生僻字的市民办理身份证、户口,公安部门专门制作了生僻字字库。户籍民警提示,姓名中有生僻字的市民,可根据本人意愿更改姓名,公安部门将予以核准。
生僻字名混淆
连日来,不少市民通过短信向记者投诉,因为用生僻字命名带来不小麻烦。手机号为8426的市民说,为了给孙子起个好听的名字,他在字典里查到一个字,就是在王字旁边加一个比较词“比”,发音为“品”。可恨的是,电脑、手机里没有这个词,只好改名写成“产品”。
手机号为0097的市民说,字旁边加了一个同志的“志向”,电脑上打不出来,只能用繁体字打,也是一个人的名字。记者了解到,新生儿取名中使用的生僻字并不少,多是一些老年人给孩子取名时使用的生僻字。
“90后”的名字没有生僻字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户籍名称开始参照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在表内的汉字不能使用。”市公安局户政科科长刘新艳告诉记者,电脑无法录入姓名的市民,都是90后以前出生的。之后,按照公安部要求,姓名登记参照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引导大家尽量使用规范字。据了解,最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于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共收录8105个汉字,分为三级。
为了给出已经使用的名称
生僻字市民办理身份证、户口,公安部门专门制作了生僻字字库。而公安部门的字库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不兼容,只能在公安系统内部使用。“姓名中有生僻字的公民申请办理户口时,户籍民警一般建议其变更姓名。是否变更、如何变更,都要按照当事人的意愿。”刘新艳说,毕竟名字中有生僻字的市民,在银行存款、保险等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少困难。
“山色”一词用于读“shei”
昨天上午,70多岁的董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他在山沟周围游玩的经历。“小时候觉得好奇,就问爷爷这个词。”董先生说,爷爷告诉他,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人知道这个词,但有一个地方叫“食育”,只是口头流传,文字上没有地名的具体记载。
其实,“shei”是一种错别字,是根据当地方言的读音而来的。如今,青岛一些老年人常把“山景”读成“shei”。后来,为了便于记录和书写,人们改用“山”与“色”的组合,于是就有了“山色”。
明年将有更多生僻字进入字库
记者从网上获悉,北大方正将承担“中国字库”第17包“当代人名地名检索与整理”,将收集人口信息中未编码生僻字约3000个。该项目预计明年10月完工,可有效解决生僻字命名无法录入和显示的问题。据介绍,“中字库”项目于2011年启动,共分为28个包,近3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研发工作。方正电子负责的第17包,将收集人口信息中未编码生僻字约3000个,将“汉字库”汉字总数扩充至7万余个。生僻字搜索范围应选择公安、民政、教育、邮政、测绘、银行等领域,但必须包括公安、民政部门。项目建成后,
还将积极推广到银行、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帮助单位和企业升级字体程序,解决生僻字带来的困扰。
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