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共同富裕”,看互联网企业该如何打造“民族品牌”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近日召开。会议强调:
一时间,共同富裕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共同富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的“共同富裕”?走在前列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如何推动“共同富裕”?
01
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共同富裕”?
如何解决财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一旦财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每个人都会发现个人奋斗可能变得微不足道。如果大家都不奋斗,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我们就会陷入既不公平又不效率的困境。
我们现在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杀富济贫吗?”为此,人民网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在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看来,共同富裕是“富裕共享”。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此前也表示:
通过专家学者的解读可以发现,纠正收入不平等容易,纠正财富不平等却很难。因此,如何创造增量,如何实现合理分配,如何实现富裕共享,是解决“共同富裕”的关键。
02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的“共同富裕”?
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上,它还表现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产业形态、社会经济、社会思维、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等方面。因此,我们更有必要用历史的、宏观的眼光和格局来看待共同富裕问题。不能把共同富裕简单理解为21世纪的“打土豪、分田地”,更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迎合民粹主义的反资本、反市场行为。
其次,要积极拥抱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新探索、新实践,要有积极的态度,要坚定信心,要有耐心。
最后,我国在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的同时,提出共同富裕,本质上是在探索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互联网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腾讯日前发布季度财报时表示:
随后,腾讯宣布再投入5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据悉,此次腾讯计划结合数字化和科技能力,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
人民信息
可以说,腾讯作为一家拥有23年历史的互联网公司,不仅在政策理解上领先于其他新兴互联网公司,还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在“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现象。
3
走在前列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该如何推动“共同富裕”?
对于身处“反垄断”漩涡中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要通过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全社会的运行效率,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盯着百姓的菜篮子。
特别是在中美国博弈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才是合格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要加大对基础创新、原始创新的投入,帮助国家更好抢占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帮助国家早日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卡脖子问题。
最近我们发现,腾讯已经悄然成立了一家芯片公司,名字叫“随远科技”。我们也期待腾讯“芯火、可企名网”
金融界
诚然,互联网企业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才能为国家缴纳更多税收,才能更好地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力量。
此外,频频陷入“996”“劳资纠纷”
互联网企业要更好地处理好劳资、劳动者与投资者的关系,带头遵守劳动法,保护员工合法权益。
一些互联网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工作思路逐步转向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工作模式,在不断开拓业务、增加市场价值的同时,更多地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关爱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避劳动者的安全责任。
结论
国家针对互联网企业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与今天提出的“共同富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创造增量,实现合理布局,让互联网产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
如果互联网企业坚持科技向善,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社会、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国家、企业、社会、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就一定能打造出“民族品牌”。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