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无法想象:由远及近,航拍河南新乡“天葬墓”
大到无法想象:由远及近,航拍河南新乡“天葬墓”
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敢于直言的忠臣。
面对“不超过三谏”的规定,比干毅然向纣王进谏,甚至“三日不离纣王宫”。
比干的劝告很直接,但纣王却恼羞成怒。
妲己已趁机陷害比干,对纣王说:听说圣人有七念,不如切开比干的心看看是不是。
痴迷色彩的纣王,下令配比,以干其心。
毕干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忠贞劝谏的壮举,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他的忠肝义胆,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典范和楷模。
穿过比干寺的牌坊,两边是神道和神兽。
它们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神道越久,野兽越多,主人的权力和地位就越高。
长长的神道中间走着“缘一缘”这一行。
从航拍图片中可以看到,比干寺神道两侧各有8对神兽,按照帝王规格组织。
石王注是古代指引谏臣的方向标志。
神道两侧各有一对石柱,再有羊、天禄、麒麟、骆驼、象、马、石瓮中。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世时,有一位大将叫阮翁仲,身高二尺,震慑匈奴。
后来,人们把他的形象铸成铜像,雕刻成石人,放在陵墓前以震慑鬼师。
用肉眼看,天葬墓似乎并不太大。要知道,这是几百米高空航拍的效果。
为什么叫天葬墓?
相传,比干死后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形成了今天的天葬墓。
工作人员介绍:天葬墓原本有5亩大,后来由于
随着雨水冲刷,墓葬逐渐形成了这个形状。
“元一元”到现场参观后了解到,为了保护墓葬,1992年文物保护部门专门在墓葬旁修建了一堵石墙。
当年墓前出土的墓志中还记载:迁岗后道,左林有全,万世之灵,为宝。
这说明比干寺天葬墓的位置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死后,周武王为比干封墓。比干葬于河南新乡卫辉县。
据说绕比干墓三圈会带来好运。
然而,“缘一缘”的小伙伴们走了一圈,大概花了10分钟。
这就在天葬墓的正前方。为了表现真实场景,照片被压缩了。
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因忠义而建庙。
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帝王的祭祀、册封、扩张、尊崇……比干寺规模越来越大,文化积淀越来越多,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