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进行截图、复制等形式的转载。
正文:
我国地铁站名的命名方法和选字与地域和历史有很大关系。我通过各个城市地铁站名的词频分析了其中的关联性和深层原因。
北京地铁
含换乘站重复(下同)共347座车站,
北京本地名词排名前三位的是“门”“桥”“庄”(不含东南、西北、中)
分别出现52次、29次和29次。
北京地铁里出现最多的“门”,并不是我们家里那个简单的门。
这些城门是古代内外城门和近代中国重大历史变革的见证。
“天安门”“复兴门”“东西直门”“宣武门”等都是著名的地标。
北京将这些“门”作为地铁标识,也可以看作是对自身历史的“炫耀”,尽管大多数地铁站名不见经传,它们所代表的门在历史上已经逝去。
上图中的地铁站名很多都契合下图中的老北京城市布局。
复兴门
东直门
“庄”是北方村庄名称中常见的名称,与南方“村”“坳”“寨”的命名方法相似。
方位词按使用频率依次为西、北、东、南。
分别出现35次、28次、27次和21次。
出现在前十名中的词占比如下
上海地铁
包含换乘站重复的站名473个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路”,一马当先,共出现288次。
因为上海一直有以区域名称制作路名的习惯,
路名也成为一种标志,由地铁站名衍生而来。
上海选择城市作为地名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受租界影响
英租界开放之初,路名选择随意。1862年以后,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时,妥协使用中国各省市名称来命名道路。
二
受辛亥革命影响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修路所用的5条路名分别为汉中路、满族路(今晋源路)、蒙古路、新疆路、西藏路。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个民族组成的共和国。同时,还修改了一些地名,使其与辛亥革命有关。
三、“大上海计划”的产品
在道路建设上,规划以五角场为中心,围绕放射状建设5条主干道,支路相互连接。其中,与淞沪路、黄兴路平行的,以“人民”“国家”二字作为路名首字;与翔殷路平行的,用“正”“福”取路名首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地名为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迅速扩张。由于缺乏原有的路名,采用了全国各省市的地名。
然后,“大”频频出现,是“桥梁”“大道”“大学”的“大”。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滨海城市,“桥梁、大道、大学”出镜率高的原因显而易见,总共出现30次。
接下来,出镜率较高的词是“海”“河”“桥”,具有河流和海滨的特点,分别出现30次、29次和27次。
这是上海地铁的单词频图。橙色是地铁站名中带有“路”的站头,可见上海地铁对“路”字情有独钟。
上海还有两个同名地铁站……相隔数百米,在不同线路上,彼此不可互换。分别是4号线和6号线的“PU电路”。
上海11号线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线路(不含通勤线),花桥至迪士尼全长http://www.zhucesz.com/。(感谢纠正老旧空调硬座)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1-9号线+13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支路+21号线一期+广佛地铁+APM线共247座车站。
“团伙”一词出现21次。
“帮派”是指
高土坡属于华南地区常见的村名。
其次是“村”“广”出现16次。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特有的现象。1979年,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随着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城中村”。村庄在CBD的边缘。因为通常的名字,很多地铁站都是以这些周边村庄命名的。
在很多城市,如果一个地方有两个知名标识,通常会用一个主站名加一个括号来标注,比如宁波的东门口(天一广场)。与广州地铁不同,广州地铁有很多拼接的站名。
比如“京西南院站”“嘉禾望岗站”“三溪”,你其实找不到“京西南院”“嘉禾望岗”“三溪”,是两三个地名拼接在一起的。
深圳地铁
不含有轨电车车站199座,
深圳地铁的“万”字也是最多的,出现了13次。
海湾是指海岸向陆地凹陷的地方。由于深圳的沿海地区和深圳湾的存在,地名中含有较多的“湾”字是正常的。
(原创者:知乎不争)
南方丘陵地区经常出现的地域性词语“岭”和“田”也分别出现了12次和10次。
武汉地铁
共设1234678号线11号线、阳逻线等210座车站
武汉地铁出现最多的词也是“路”,出现54次
我想武汉地铁“路”字多的原因,可能是武汉人“懒”
其原因如下:
古田一路至古田四路取名
从光谷四路走到光谷七路。
这样,“路”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就会迅速上升。
在“路”字旁边,还有“家”字,一共出现了23次。
原因大概与重庆相似,下文将详细介绍。
后面还有一个河边标志
汉字“湖”出现17次。
由于武汉地铁地名采用预先命名的方式,“广”“顾”两个汉字在命名词中也名列前茅,各出现十次。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光谷”)
这是武汉地铁单词频表
重庆地铁
设123456线+国博线+渝环线+10号线等210座车站。
重庆地铁里最常见的词是“家”
总共出现了26次。
让我慢慢解释原因。
重庆历史上有八次大迁徙。
重庆市人文研究基地主任李玉杰发表《论重庆历史上人口迁移的阶段性特征》一文,提到了八个迁移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汉代、金代、宋元、明清、明代、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峡移民。
它们基本上都与军事和经济交流有关。
我认为与近代最大的关系是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
元末明清初,四川瘟疫人口因战乱急剧减少,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外来移民。
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今成都人皆外省人”。
重庆、武汉与成都情况类似,外省人员大量涌入。
重庆的发展依赖于外省人的耕种和经营,而大多数外省人出于小范围的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在重庆都按照自己的姓氏来命名自己的土地。
通过经营获得大量财富的商人也建立了自己的豪宅。后来,这些豪宅院落成为湘阴地区的标志。比如3号线的“郑家大院”“唐家大院”“童家大院”,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成都地铁
12347号线和10号线共设139座车站。
出现最多的词是“站”,出现了53次。
与7号线以“车站”作为站名后缀的命名方式有关,全线使用“车站”后缀。
二次出现
这个词就是“路”。我想原因是成都是一个旅游城市,有很多著名的街道,比如春熙路、迎晖路、宽窄巷子等,成都直接把这些街道作为“地标”,放在地铁站的名字里,供游客寻找。
第三次出现的词是“桥”。成都属于岷江附近的长江流域。多河引出多桥,桥这个词出现在第三位也就合情合理了。
南京地铁
包括1234、10号线、s1s3s7s8s9线173座车站
“路”字最多出现32次,其次是“山”、“门”、“街”分别出现15次、12次、11次
众所周知,南京是六朝古都,南京地铁的“门”也因明城墙而得名。南京明城墙自留地相对完善,让人有所思、有所物。
比如“中华门”
中华门站艺术墙以“明城遗韵”为主题,巧妙运用原建筑墙体的凹凸结构体现中华门城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自由分割的手法,将拱形城墙门、传统雕刻、砖刻等多种元素融合,形成具有古都特色的文化表征。
感谢阅读:)
学艺不好,如有错误,多谢指出。
我的地铁专栏:
写作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以下网站/企业披露的信息:
如果你爱上了当地的珍宝,生活会更好。
地铁线路图:地方轨道交通官员
词频统计网站:语料库在线-词频统计
地铁站点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