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龙头企业,国家电网公司、BP、at&T……看似企业名、品牌名得心应手,其实不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的崛起,品牌意识不断加强,企业和品牌名称的法律保护效果绝非易事。那么企业和品牌命名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呢?
预言家中国的命名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以产品属性为导向
在企业和品牌的命名中突出企业的产品属性,便于消费者识别。例如嘉实多润滑油,其品牌名称在Castoroil中为嘉实多,意为蓖麻油和矿物油的混合物,充分体现了润滑油的产品特性。而本土企业和品牌命名也运用这一原则。比如十月稻田,稻谷就是稻米,产品属性明确,就不会有异议,而十月表述的是一年一季的北方稻谷,进一步强调了产品属性。
2.以行业属性为导向
企业和品牌命名中使用面向行业的词汇或词语,如UNITEDHEALTH集团,是Unite+Health的合成词。作为一家医疗保健品公司,预言家中国冠名认为其行业属性是促进人类健康,在企业和品牌命名中直接使用了行业属性明显的“健康”二字。再如沃尔玛,沃尔玛来源于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姓氏,而玛特就是市场,凸显沃尔玛作为门店的行业属性。乐购进入中国市场的译名“TESCO”,在消费者购买所需商品所产生的愉悦感上加上了“购买”的行业属性,形成了乐购。
3.价值导向
在企业和品牌的命名中,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价值,即使用产品会达到什么效果,有时会根据价格来命名企业和品牌
价值导向。如“如风达”快递,随风而至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再者,“迅雷”取自俗语“霹雳”,体现了其作为下载软件的快速产品价值属性。
4.以美的联想意义为导向
埃森哲的企业名称Accenture由Accent(重音;强调)和future(未来)组成,寓意着眼未来,对公司有良好的前景和期望。就像埃森哲一样,很多企业和品牌在命名上都是以美丽联想为导向的。如“神舟”电脑,神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神舟系列飞船,使用神舟电脑就像是遨游太空的美好联想。
5.以姓氏姓名为导向
许多外国大公司喜欢用创始人的姓氏或名字来命名企业或品牌。包括上面提到的沃尔玛;包括咨询巨头麦肯锡和贝恩;包括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福特汽车、雪佛兰等。本土品牌“马大姐”糖果、“徐福记”食品、牛肉面品牌“李先生”等均使用创始人姓氏。“马姐”创始人姓马,“徐福记”由徐家四兄弟创办,“李先生”创始人李北齐先生被美国加州餐饮协会誉为“牛肉面大王”。当然,“李先生”的品牌名称以前是“加州牛肉面之王”,其更名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使用“加州牛肉面之王”不是注册商标,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店铺,影响了品牌声誉,因此更换为“李先生”注册商标和李北齐先生头像商标。
6.以品牌形象/企业吉祥物为引领
就像国民女神“老干妈”在大众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一样,很多企业或品牌都会根据品牌形象或企业吉祥物来命名。比如,“三只松鼠”与坚果产品的属性相关联,以三只可爱松鼠的形象来到喊“师傅”的消费者面前。例如,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以雪佛龙(V形臂章)命名,其标志设计
它也是由V形臂章形成的。再如北森蒂塔,以企业吉祥物斑马为起点,以斑马奔跑发出的蒂塔蒂塔声音命名。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会考虑各种元素,甚至结合各种取向来命名。好的名字不一定高端、大气、国际,而是更适合。同时,要及时注册商标,保护权益。
文章作者,预言家中国是中国冠名行业三大领先的专业冠名机构之一,冠名专业能力位居国内第一,首创的360赢冠名理论是成功冠名的保证。它以品牌差异化和市场定位为命名前提,融合行业文化和名称。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客户服务,Prophet于年正式注册。自成立以来,已为5000余家公司和个人业主提供冠名服务上万次。尤其擅长本土企业的定位策划和冠名,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商业环境,因此成为国际企业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冠名公司。案例包括:韩国喜来建、美国Amsted、美国HayDay Farms、韩国LG、韩国SK、西班牙El Corte Inglés、韩国Wonandwon等,或为其子品牌提供冠名。国内企业案例包括首发集团、朵唯、中国一汽、中国工商银行、三星集团、中信出版社、新华联合、华然集团、京博集团、鼎基矿业、金茂威斯汀、长虹集团、乐天玛特、西奥中心、京城秀富、香港新龙头、远洋地产、红旗乳业、申达集团、金胜富、新拉道、南京扬子、国电、常州化工、中石化、唐山先知命名实验室集团拥有语言学、形象设计、营销策略、品牌策划、法律等不同领域的顾问,拥有品牌与文化顾问,如清华大学培训顾问王思涵教授。
预言家一步成就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