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是老站所在线路状况较差,被新建线路上的车站所取代。
(1)宜昌站、宜昌东站
宜昌站位于雅宜线上,1973年通车。2012年后停止客运,目前只有货运。
宜昌东站原名华岩站,是雅宜线上的一座小站。通车后,沪汉蓉通道成为宜昌主要客运站,规模为5台9线,接发汉宜线、宜万线、雅宜线所有客车。
有消息称,正在考虑将雅宜线宜昌站-宜昌东站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具体还有待观察。
(二)重庆站、重庆北站、重庆西站
重庆站是成渝线的终点站,1952年建成通车。规模为4站台,末端7线。珠母街隧道距离站台280米,几乎没有扩展空间。
由于重庆站运力不足,2006年重庆北站开通,重庆北站北广场再次启用,设计规模为14台26线。目前,重庆大部分列车从重庆北站接发,包括渝怀线、渝黎线、渝万线、襄渝线、遂渝线、兰渝线等。
重庆西站是2018年与渝贵线共同开通的新高铁站,规模为15台31线,主要接发成渝高铁、渝贵线列车。兰渝线部分列车也计划转场至重庆西站。
重庆站改造后也将成为“三主两辅”辅助站之一,接发成渝高铁列车。
(三)温州站、温州南站
温州站是老金温线的终点站,1998年通车。拥有4台7线,每天接发列车14对。
温州南站是杭深线和新金温线的交汇点,设4台10线,日均接发列车81对。
类似的还有很多,列举了一些典型的:
(四)淮南站(淮南线)、淮南东站(合蚌高铁)
(五)景德镇站(皖赣线)、景德镇北站(衢九线)
(6)黄山站(皖赣线)、黄山北站(合福高铁)
杭黄高铁)
(7)日照站(盐石线)、日照西站(青盐高铁、鲁南城际)
(8)湛江站(黎湛线)、湛江西站(深湛线、粤海线)
一些老车站还通动车、高铁动车,由于地处市中心,也有一定优势。例如:
(9)大连站(沈大线)、大连北站(哈大高铁等)
(10)青岛站(胶济线)、青岛北站(胶济客专、济青高铁等)
(十一)厦门站(鹰厦线)、厦门北站(杭申线、龙厦线)
(十二)杭州站(沪昆绕行线)、杭州东站(沪昆线、沪昆高铁等)
二、同线新站取代老站,老站基本停用。大部分新车站为线路换乘站。
(13)石门县站、石门县北站
石门县站是焦柳线上的一座普通中间站,位于石门老县城,1978年开通。
1995年,石长线通车,在新建石门北站与焦柳线相交。2013年,石门县北站改造完成,旅客列车全部由石门县站转入石门县北站。石门县车站不再办理客运,只有少量货车。
(十四)南平站、南平南站、南平北站
(南平几个火车站的位置词无力吐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南坪站是1958年通车的外阜线中间站,规模为2台4线。
南坪南站始建于1991年,1997年衡南线通车,与外阜线在此交汇。规模也是2套4行。
南平北站是合福高铁与南三龙线的交汇点,通车规模为2台6线。
20.南平站停止客运,普速全部停靠南平南站。动车、高铁动车在南平北站。
三是新旧车站分工不同。
(15)向塘站、向塘西站,平湖站、平湖南站
向塘站位于京九线上,规模为3台10线。原来是京九线和沪昆线的交汇处,在沪昆线上
所有的火车都会在这里换向。2006年,沪昆线拉直后,不再经过向塘站,只有西南向和东南向的跨线车需要在此换向,列车数量因此大幅减少。
向塘西站是京九线与沪昆线交汇处的货运编组站,是全国12个路网枢纽编组站之一。
平湖站和平湖南站情况类似。平湖站是广深线上的一个普通中间站,而平湖南站则是深圳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16)军粮城站、军粮城北站
与上述两者相反。
军粮城站是金山线二级货运站,只办理车辆货运。
军粮城北站是京津城际与津秦客运专线之间的中间站,规模为2台4线。火车虽然不多,但比货运站好多了。
(17)东莞站、东莞东站、虎门站
东莞站是广深线的中间站,主要接发广深城际列车。规模4台8线。
东莞东站位于京九线上,主要接发京九线方向长途列车。规模2台8线。
虎门站位于广深港高铁上,接发高铁动车。规模2台6线。
很难说哪个地位更高,但目前来看,无论车次还是客流量,虎门站都高于其他两个以“东莞”为名的车站。
四、最后说点别的。
(18)香港香港站、九龙站、红站、西九龙站
进站企名网虽然在水牌上写着“九龙”,但实际上是到了红站。(注:已修改为“香港红”)
香港站及九龙站为机场快线及东涌线的车站,表示车站分别位于港岛及九龙半岛。它的命名是为了让到达机场的乘客很快知道他们要去哪个车站。毕竟,当时大部分旅客是通过机场进出香港的。
高铁站所在的填海区被称为西九龙,因此最初命名为“西九龙总站”。但事实上,这个车站在九龙站以东几百米处。最后,因为高铁站名需要体,
现在“香港”,而香港的名字已经用完了,高铁站只好叫“香港西九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