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在这个世界上的前身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保险的历史文章。
没落的晚清帝国
时间回溯到1805年,距离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已有160多年。近百年来,西方的商业保险从萌芽到遍地开花,而中国包括保险在内的现代商业依然屹立不倒。此时的统治者是清朝第七任皇帝嘉庆皇帝。他一生虽无大过,也除吏治、惩他人,但他在位时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也是清朝国运衰微、国家由盛转衰的时期。此时,大清帝国发生白莲之乱,八旗人为生,鸦片也流入中国。结果导致清朝衰落,长期封建统治下闭关锁国政策的弱点暴露无遗。
光绪帝1901年从德文图书《中国志》接见外国使者
倾倒的鸦片,保险的萌芽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帝国经济逐渐衰落,国内矛盾剧增。后来,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清政府改变了部分开禁的政策,将广东海关作为全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口岸,用于进出口贸易。因此,广州成为西方近代商业在中国的萌芽地和外国保险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也就顺理成章了。
1860年广东海关查验场
大西洋彼岸,彼时的大英帝国正如日中天。英国诞生最早的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200多年来一直积极开拓向东新航线。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早在17世纪就在广州设立了商务办事处。18世纪,英国通过战争排挤荷兰和法国的势力,控制了整个印度,成为东印度海航运集团的霸主。到19世纪,其船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商船队,货运量最大,商船规模和载重量最大,无人能敌。
在中国这个肥沃的市场上,东印度公司也自然而然地统治着西方世界
与中国的贸易。在最初的贸易中,应主要采购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这也带来了较大的贸易逆差。英国商人为了消除赤字,在中国市场多谋利润,把罪恶之手伸向了鸦片。1797年,英国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鸦片加工厂,然后将鸦片运往澳门,再转运到广州黄埔出售。短时间内,中国鸦片销售激增,大量商船加入鸦片海上贸易。随着中印两国鸦片运输线的日益繁忙,运输事故不可避免地开始增多。但在这个新兴的东方市场,英国保险公司尚未开辟这里航线的保险,这也为早期中国保险的出现埋下了种子。
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建当保安公司
在中印航线大量保险需求的催促下,以英商怡和、宝顺为主的中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建当安全行”在广州成立。建当保安公司英文为“Canton Insurance Society”,又称广州保险公会或广州保险公司。其实,“Canton”是当时欧美人对广州的称呼。建当保安公司的创始人是戴维森·查顿、马尼克和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经理麦迪逊。按照公司规定,宝顺洋行和怡和洋行轮流管理,公司每五年结算一次,重组一次。1835年,两家洋行决定结束合作关系,由怡和洋行独家经营保安行。退出保安公司的宝顺洋行,1835年在澳门创办育仁养棉保安公司,又称佑宁保险公司,是外商在中国创办的第二家保险公司。
健当晏殊有限公司票据,当时国内很多保险公司都叫晏殊,来源于保险前面发音的直译
上海,近代东方金融中心的崛起
几年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列强的压力下,
2008年,清朝大规模开放海禁,贸易口岸从最早的广州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的“十口”。对外开放的清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到这片新的“处女地”投资,保险也随着贸易的兴起而迅速发展。大量外资机构在华设立保险机构,拓展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中国保险市场被外资完全垄断。与大量外资银行一样,大量保险机构也在上海这座开放的新兴城市设立。在上海外滩,西方银行、商业银行、总会、报纸开始在此聚集。外滩迅速成为全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进而取代最早开放的广州,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1919年石岱与他的美亚创业之路
那时的上海就像美国的纽约一样。这座外国人眼中的“东方巴黎”,曾是探索商业新大陆的第一站。每年都有大批年轻的商人和冒险家来到这里寻找新的机会。在成千上万的淘金者中,有一位27岁的美国青年石岱,他是众多来华淘金者中的一员。来中国之前,石岱在太平洋海岸灾害保险公司做兼职代理人。几个月后,石岱拿到牌照,开起了自己的保险经纪公司。
友邦保险、美国国际集团与实戴投资集团创始人实戴
1917年底,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关闭了公司,应征入伍。退伍后,他争取到太平洋邮轮公司的外派机会,来到日本横滨。但由于受不了老板的傲慢,石岱于1919年动身去了上海。刚来的时候,因为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潦倒。我一直呆在阁楼里,只为谋生而工作。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石岱进入美丰银行负责保险业务,代理美国普益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石岱结识了很多人脉,逐渐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深入了解。上任之余,石岱还做起了私人生意--老虎机。投入2角银币,拉杆出来价值5角的爆米花
同时,有可能推出一些白银。借助“老虎机”,石岱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有了第一桶金,不甘平庸的石岱于1919年12月12日果断创办了自己的保险公司,并将其命名为AAU(美国亚裔保险公司)。
凭借旺盛的需求和石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美亚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很快名声大噪。紧接着,就在石岱和朋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第二年,美亚包销的一摞货物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美洲和亚洲还没有赚到多少保费,所以会损失很多钱。社会上有传言说美国和亚洲将违约。但石岱没有逃避,他毫不犹豫地借钱快速处理理赔。尽管美国保险协会解雇了施戴的代理人身份,但施戴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口碑良好的历史带后来在业内小有名气,此后还获得了美的、美的等各大保险公司的独家代理委托。于是,石岱为美亚打造了诚信金字招牌,让美亚屹立99年。
面向国人的第一保险--友邦往事
当时,由于地理、文化等原因,加上缺乏对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统计,外国寿险公司只覆盖在华外国侨民,没有覆盖当地华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历史带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于是他创办了一家新公司--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中文取名AIA,也寓意与中国架起友谊的桥梁。友邦保险也成为首家面向中国人的外资寿险公司。
在外企纷纷将中国本地人排除在管理层之外的时候,世代不仅聘请了几位优秀的中国人进入董事会,公司员工也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笔者也曾长期在一家外企工作。可以说,当年的历史带来了这样的勇气
到目前为止,很多在华外企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石岱是个不分青红皂白的中国通,深谙“关系”二字。他利用许多了解当地需求、有当地关系的华人开展业务。在此带动下,友邦保险业务蓬勃发展。到1934年,其业务量占中国保险总收入的30%以上,在上海外滩繁华地段拥有一栋办公楼。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7号友邦大厦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石岱将友邦总部迁至美国,彻底退出在华业务。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高速增长体,友邦保险也重回这片当初创业的热土。友邦在上海重新开业,仍坐落在当年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内。2010年,友邦保险在香港独立上市。友邦保险立足香港,面向内地,以其卓越的业绩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外资保险公司之一。
友邦保险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数据公司财务报告,wind
回顾中国保险史,清朝闭关锁国,使中国保险落后于西方数百年。直到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保险等现代商业模式和产品才被动引入中国市场。保险的起源离不开鸦片。可以说,保险在中国的起源史就是一部清末屈辱史。下一集,我们将讲洋务运动和中国本土民族保险公司的起源。
敬请关注。
作者:明亚保险高级销售经理李若曦,微信公众号:藏宝格直播
最后,如果有一天有人问你谁是保险史上最大的老板,记得说是科尼利厄斯·范德·斯塔尔,他是美亚保险的创始人,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人。他还创立了友邦保险和后来命名的时代集团(时代财险)。他的发家史、创业史都来自中国。如果你问,你从哪里知道的?别忘了让他(她)关注微信公众号:藏宝哥直播。返回
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