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大装修误区,装修环保帮你装修
在装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不是专家,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有时候就会产生误解,装修中的误解就会产生。让小编来盘点一下装修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装修常见误区1:我买建材的时候选择最环保的,是不是没问题?
答:有这种想法的装修者肯定不在少数,但往往选择最环保建材的家庭,装修后依然超标。这是因为,一些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油漆、涂料等,不可避免地含有甲醛、VOC、苯等有害物质,如果使用面积多了,累积几项,原本环保的建筑材料就会变得不环保,甚至整体超标。
装修常见误区二:新房装修好后,过一段时间空关就能安心入住?
答: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装修用的油漆、板材、家具等所含有害气体释放缓慢,如甲醛挥发周期长达8~15年,苯为3年,氨为1~3年,这就注定了装修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做到真正放心,还是应该请相关专业检测机构对房间做一次彻底的检测。
装修常见误区三:都说家具污染重,干脆等家具进场再一起检测。
答:从以往新装修房屋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纠纷来看,业主在对新房进行检测验收前,不要急于将新购置的家具等生活用品搬进新房,避免这些家具、生活用品可能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影响新房检测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新房检测一旦出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可以迅速明确责任界限,有利于纠纷尽快解决。
装修常见误区四:新装修的房间经检测室内空气达标,应该可以高枕无忧?
答:不一定。这是因为装饰材料和家具中的毒性
有害物质的释放表现为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释放增加,随着室内温度的降低释放减缓。也就是说,如果新房在冬季测试时符合标准,可能会因为季节变暖或客厅供暖而放行,使居住环境温度升高,造成室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装修常见误区五:点蜡烛、放水果、用清新剂。这些土办法据说能消除装修污染?
答:很多人至今都在用一些土办法,以为“点蜡烛、放水果、喷清新剂”就能解决装修污染。事实上,科学告诉我们,它不仅无效,而且常常弄巧成拙。例如,点燃蜡烛会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铅和汞。使用清新剂时,虽然异味没有了,但实际污染依然存在。此外,它还是一种化学物质,会加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