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今天,吴城的这些“最强大脑”纷纷抛出金点子!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发展进入新时代,区域竞争逐渐从“拼资源”转向“拼环境”,这意味着营商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极为重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良营商场所,也成为婺城赶超地图的“必答题”。
今天上午,婺城区政协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振兴实体经济”专题协商会。会上,区经济商务局通报了我区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企业家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实际谈体会、谈感受、谈建议,为振兴实体经济、打造经营优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01
吴城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展望
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近年来,婺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推出了诸多重大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婺城区坚持把打造优良营商场所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两送两增”企业大走访、“三服务”活动、婺城“上门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千名职工进千企”活动……
同时,婺城区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意见”,旨在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强化和落实一揽子精准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婺城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最优营商环境
区。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婺城着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最优政务环境。
从“来回跑”到“只跑一次”甚至“零跑动”,如今正成为婺城人的新常态。日前,区文旅体局干部楼艳萍来到位于城北工业园区玉泉东路的金华市成林印刷有限公司,上门收集申请材料,同时寄送审批受理文件,让经营户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印刷经营许可证。
自“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以来,区文旅体局在备案审批事项中推行“微政务+行政许可”服务模式,利用政务微信传递“为百姓跑”,实行上门受理“让部门跑”,成功省去了办事群众来回跑的环节,让群众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婺城区还从企业最渴望解决的最难事上突破,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管权,全力破解一窗受理、网上办理、“数据孤岛”等难点,基本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吴城积极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分领域、分行业推进“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按照“一件事”标准,整合办理营业执照、领证、证照备案等一批事项,让新设企业足不出户就能领到证照。
“到家服务”是著名的网络企业
今年以来,婺城区深入开展企业“五员五到”服务,深入了解项目进展、生产经营等情况,认真听取企业主建议,以“娘家人”的理念为企业提供最及时、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以各项帮扶措施为企业送温暖、送政策、送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目标,婺城推出“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审批模式
公示期间,发改、国土、规划、环保、商务、水务、住建、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主动上门,详细了解企业意向,进行项目登记和准备,大幅缩短摘牌后材料准备时间,并安排专人提前介入,全程跟进指导,按合同约定兑现各项指标。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婺城区采取巡回服务、定点服务、“互联网+”等形式,推出联合议案、三包一保、跟踪问效等“上门服务”开票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上门服务”一体化运行平台,全面落实“三个一”制度。工作组每月进行一次数据汇总分析,相关责任部门每月系统研究一次问题解决方案,区委常委会或区政府常务会每月听取一次“三服务”工作大数据汇报并讨论分类问题解决方案,推动“三服务”工作提速增效。
不仅如此,为做好“三服务”,培育“到家服务”品牌,婺城区在工作过程中建立了一套企业服务档案,夯实了精准服务的基础。此外,武城还推出微信公众号“武商发布”,打造“指尖上的企业服务中心”“掌上招商服务窗口”。通过优化用好云服务,婺城努力实现高效服务,优化婺城营商环境。
02
听听他们怎么说
在市政协召开的“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上,与会企业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振兴实体经济”主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充分体现了心系婺城发展的真挚情怀,展现了推动婺城强起来的殷切期盼。
企业代表
欧伦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晓燕说。
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丰富企业融资方式,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亚帅科技园总经理
张生摄
希望政府部门提高扶持企业政策实效;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为婺城优秀企业家提供更多交流学习机会,建立政企交流制度;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敏说。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政企互动。建议建立多部门跟踪协调机制,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浙江巨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成杰说。
企业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巨龙科技园周边车流量较大。希望政府部门帮助优化道路基础设施,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建议增加公交班次,方便员工出行,稳定职工队伍。
申申实业人力资源总监常兴
建议加强临江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在“三服务”中邀请企业参与部门服务效果考核评价;提升服务窗口办事人员水平,避免企业重复跑路。
刘涛浙江赤城工贸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应在社保政策上给予员工更多帮助和支持,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优化企业数据填报流程,帮助企业节约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中。
浙江润华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吉说。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经营环境。希望政府部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爱岗敬业、安居乐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政协委员
金华市金达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学荣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振兴实体经济,要找准定位、创新举措,全力提振婺城人气。希望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构建畅通便捷的铁路、公路物流网络体系,做大做强吴城优势产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婺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余志军
优化婺城营商环境,既要优化服务“软环境”,也要提升发展“硬实力”。希望公职人员服务意识增强,构建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软环境”;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婺城小微平台建设,集聚婺城人气,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吴城县茶叶协会会长李文宏
服务企业需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做法,敢于创新突破政策限制;要帮助协调垄断国企,引入竞争机制,杜绝一家独大。
浙江神农德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志强说。
希望政府部门在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问题,准确掌握企业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不折不扣的落实,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郑保银金华市宝鑫五金涂装厂党支部书记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政府部门指导帮助老企业在规划、能耗、环境、安全、投资等方面深入开展分析评议,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完善工业园区公交线路。
岭上乡副乡长金媛媛
在经济调速换挡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减负”,希望政府部门大力落实国家减负政策;清理精简涉企收费;以“三服务”为重要契机,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政府经济分析会,提振对地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融媒体记者/付卫燕王新宇
融媒体编辑/王生陈晓倩回到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