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一家三毛命名的书店
花开书香满城
文/郭丽霞
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总会有新闻不断刷新数据,告诉我们: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是多少,与国外一些国家的对比差距如何。据《20%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20%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在20%以上。其中,纸质书以阅读量为依据,电子书以阅读量为依据。
每当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总是叹息叹息,甚至有极端观点认为“全民不读书,所以民国以后没有大师”。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极端,但不能否认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繁忙的商业社会,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挑战;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可能已经使我们身心俱疲。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
同时,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以及转战电商的购买方式改变,也让阅读不再拘泥于书店的挑选和复购。实体书店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实体民营书店更是难以坚守和维持。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精心挑选了浙江省每个地市经营相对稳定的书店进行介绍,包括国有新华书店转型升级转变经营模式、图书馆更好延长开放时间用于公共服务、民营书店增加商业业态吸引和服务读者……
在这些城市的角角落落,有坚持守书店20多年的故事,有书店老板与读者默契温情的故事,也有书店同行惺惺相惜的故事……整个话题的采访故事不容易写,但我知道,守书店难N倍。(受限于客观原因,一定有很多缺失的书店和故事)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全民阅读”不再是“世界读书日”前后的一句口号,而是更多
就是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心饱了,眉毛就会舒展得更好。
(感谢各市宣传部、文广局对本选题的支持)
舟山,打这些字的时候,仿佛能闻到海风吹来的咸味。这里有比其他内陆城市更开阔的蓝天白云,还有未知岛屿的神秘。
很多岛屿近年来成为“网红”,有的是因为未开发的原始美景,有的是因为影视剧中的异彩纷呈。
其实,舟山还有很多人文书店,就像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这座岛城的历史变迁。
岛上书店:一个27年老店的重新启航
这家名为“岛上书店”的店于2010年3月27日开业,但实际上是一家开了27年的书店。(到2017年就28年了!)
著名作家张抗抗201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最新中篇小说《把灯打开》。里面的女主角原型是岛上书店的老板刘晓娜。这是张抗抗10多年来首次回归中篇小说创作。作为政协委员,她到舟山调研实体书店的情况,写出这本小说,足以证明她对实体书店的重视。
书店开业当天,我就去找了多家民营书店负责人和省内相关单位领导。我觉得这真的不是商业行为和吆喝,而是能看出书店的影响力和魅力。毕竟,这20年的耕耘,几乎可以说见证了舟山文化界的许多事情。
刘晓娜从1989年,也就是18岁开始做书店,至今已有28年。最早的时候,她的书店叫“大众书店”,后来加入了西书书店。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大众书店”其实是由已故著名作家三毛命名的。那一年,三毛回到家乡舟山。在朋友的推荐下,刘晓娜认识了三毛,聊起了书店的名字。三毛说:“我只想在台湾。”
开一家叫‘冷门’的书店,不然你的书店就叫‘热门’了!“
名字定了,刘晓娜把热情投入到书店的日常照料和读者服务中,尽管当时书店只有两个书架。去杭州、上海进货时,她经常帮客人找书,甚至是批发市场买不到的书。她到福州路的上海书城零售购买,但从不加价。渐渐地,人气书店开始声名鹊起。
2001年,刘晓娜加入西书书店,以期在更高层次上找到突破口。新店地址找到了,却无奈遭遇资金缺口。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大众书屋的房东老两口给了她7万元,省吃俭用。现在她回想起来,当时老人的女婿和儿媳可能都不知道父母有这么一笔积蓄。有了这样深厚的情谊和无比的信任,才有了今天的岛上书店。
刘晓娜说,最困难的是2011年、2012年,书店几乎吃了说不出的苦,别说工资,就连租金也变得困难。年底,正当她准备把房子拿出来还贷时,却收到了一家单位20万元的预付款,这笔钱支付了所购图书的货款。
2013年,当中央出台实体书店扶持免征政策时,实体书店仿佛看到了希望和春天。刘晓娜开始准备材料,有人嘲笑,有人支持。那几天,她经常写材料写到凌晨两三点。
大约半年后,那天刘晓娜正在杭州参加一个行业会议,却听到一个消息:包括她所在的西书书店在内的5家民营书店,获得了总计850万元的中央资金支持。听到这个消息,当晚在西湖边的刘晓娜泪流满面。她说,其实当时身边的人都是民营书店的同龄人,她的情绪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想,这种苦与乐,只有在他们自己的心里才能真正体会。
这家最新的岛上书店有繁体字的招牌,英文和米色的背景
颜色,灰色字体,优雅异常。就在老西书书店对面,她筹备新店时,身边一位朋友建议“干脆改名,做自己的品牌!”(其实这位朋友就是杭州提到的纯真年代书吧的女主人朱锦绣)
岛上书店的同名小说近年来一直是书单上的畅销书。刘晓娜的这家书店,既符合书店的地理位置,又准确体现了书店的个性和品位。
刘晓娜在新店精心挑选了一桌一椅。她希望为读者提供明亮优美的环境和更优质的服务。她一直希望孩子们现在能放下手机和电视,于是专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专区。同时,书店里有500本书左右,可以借阅,只要有市民卡,这也是刘晓娜力所能及的公益行为。
每当夜幕降临,岛上书店的灯光穿透通透雪亮的玻璃窗,成为舟山岛城上一双美丽的眼睛,犹如一座灯塔横在漆黑的海面上。
晚宿书店:用空间美学开书店
晚留书屋,这句听起来别致又别扭的话,取自苏轼的诗句:好时晚留。选择一个更好的地方住。
这是定海凯虹广场的一个复合型文化美学空间,涵盖书店、咖啡馆、文创集市、创意活动等。
与其他书店相比,这家店的老板起初并不是来“开书店”的。
王启学研究的是视觉传达。2001年从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在宁波工作了七八年,后来回到舟山做空间设计。一开始,他的身份是这个商业广场的设计师。当听说商场要引进一个定位为“时尚奢华”的书店项目时,他心动了。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投资。
他说,“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没有开书店的情怀,但我可以
把这里变成销售美学生活的空间。“我觉得这来自设计师的自信和挑剔。因为搞设计的人往往把审美情趣放在第一位。就像,半夜喝茶的时候,除了茶具搭配茶叶,还得从容地在花瓶里插一朵玉兰花的人。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舟山网红书店。
这个空间的美学从书店的格局开始:顶层木质线条层层引入,流线型设计区分了商场的拥挤与喧嚣,灰色的顶部和地面增添了质感。视觉上,可以把人带进书店。
因为人的体验与整个环境有关,书店里待得晚的书相对稀疏,不是很拥挤。用它来装饰,可以是插着小花的花瓶,也可以是漂亮的小饰品……总之,就是精致的“小而美”。同时,因为设计师有自己的圈子,所以这里有很多独立设计创意的品牌,没有那么多同类产品。对于喜欢独特的年轻人来说,自用或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后期书店的图书约3万册,定位以社科文献为主。事实上,书店的回头率会比其他行业慢很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头率。王琦说,他更看重这个平台的衍生价值。
在他看来,迟来的书店不是简单地叫书店。从经营业态和收入模式来看,与上一代书店有较大变化。它具有新一批快速扩张的实体书店的特点:除了卖书,还卖很多其他的东西,除了提供书,还有更多的用户体验。将文化内容引入以“收藏”为概念的商业综合体,短期内舟山应该不会有第二家这样规模的书店,这也是他很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此外,新华书店作为本土老牌书店,也进行了转型升级。2017年1月,耗资近百万元的舟山普陀新华书店全新亮相,由原来的单一书店转型为一家
多元化的文化休闲场所。
改造后的书店面积约420平方米。淡黄色的灯光让人感觉安静,分类图书的标识一目了然。墙上装饰着普陀渔民画、沙画、船模等40余件非遗作品和多肉植物、青瓷等精美别致的景观装饰,营造了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深度融合了本土文化。
同时,在业态上,与文化深度融合,融合阅读服务、咖啡茶饮、文创产品、数字产品等多种时尚和传统元素,形成集阅读、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本报记者/郭丽霞回到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