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晚报》报道,今年8月,著名演员沈腾旗下的“海口纳客嘉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因名字不同寻常登上微博热搜榜。这种被称为“沈腾体”的命名方式,被许多公司效仿。
昨日,记者在企查查中发现,目前,全国共有81家公司名称中含有“那是个大家庭”这样的字眼。厦门也有模仿者。“厦门是大贸易公司”于9月7日注册成立。还有人另辟蹊径,成立了“厦门大商咨询公司”。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一些厦门企业家把“在一起真好玩”“我们回来了”“不想起来了”当成公司名称。这些公司的名字比其他公司更有噱头。
一些公司效仿
有的刻意不同
“厦门纳科是大贸易公司”注册资本110万元,大股东持股比例90%,共任职4家企业。如果说这家公司的名字有跟风之意,那么有些厦门公司在命名时故意选择了与众不同。
过去,公司名称大多以吉祥的词语命名,一些寓意不好的词语通常会被自动过滤掉。开公司,敢叫“做不到”吗?有些厦门人真的这样做了。
在企查查App上,记者注意到,一家名为“不行了(厦门)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于去年3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人们做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意,而不是拿来开玩笑。四家股东中,有福建商汇供应链和杭州一海科技两家法人股东。
或许这样的命名方式启发了厦门其他创业者。“办不了”“办不了”“找上门来”“不请自来”后,都成了注册的公司名称。这些公司几乎都注册于2019年和2020年。光看名字,自嘲的意味比他者更强。
非常规的公司还真不少。许多豪宅
门企直接用“怪”作为名称,如“太怪”“怪怪”“怪怪”“怪怪”等。
“我们”和“亲爱的”很受欢迎。部分厦门企业名称高调
有人选择自嘲,也有创业者很高调。在企查查App上,有企业名为“厦门We投资合伙企业棒棒棒”。作为投资公司投资厦门达臻科技集团,注册资本1000万元。
“我们”在厦门公司命名中似乎也很流行。“我们要光”“我们来一碗”“我们的家人”“我们加油”,这些都是已经在使用的公司名称。
除此之外,很多厦门公司都喜欢用“亲爱的”。例如,有一家公司叫“我最亲爱的服饰有限公司”。“亲爱的郭”、“亲爱的鹿”和“亲爱的公主”也被用作公司名称。也许是为了表示对婆婆的尊重,厦门有一家企业叫“福建婆婆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厦门企业有多爱“亲爱的”?铂爵旅拍也将这三个字注册为商标。然而,街边常见的餐馆“亲爱的麻辣烫”却没有注册。“亲爱的麻辣烫”是厦门纳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品牌,但记者在企查查APP上并未找到该品牌的商标注册信息。
18个字的公司全称太长了。刻公章去银行有点麻烦
对许多公司来说,命名是集体智慧。唐晓航是厦门天天新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们公司主要做自动售货机的研发和销售。名字叫“天天过年”,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这是股东想出来的。”唐晓航说,这样更受欢迎,寓意也很好。
当然,也有人会随便起个名字。两年前,江小敏在湖里区开了一家“无名美甲店”。她说,想了很多名字,每一个都已经被占用了,实在不想再想了,就用了这样一个不用想的名字。
记者在企查查App上也发现了一些相对随意、
而是一个让人发笑的名字。比如,一家茶叶公司叫“我回来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叫“你说了算”,一家线上工作室叫“不想起来”。
5年前,叶梦在厦门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最初卖柠檬水。这家公司的名字很长,18个字--“悦梦和友(厦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说,这个名字主要是受罗永浩的影响。几年前,罗永浩成立了一家名为“老罗和他的朋友们”的公司。叶萌跟着葫芦画,但因为名字有点长,登记信息费了不少周折。
“有这样的名字,真的很抢眼。”叶梦说,身边的朋友都说这个名字好。每次商家开具发票,他也会为自己的公司名称竖起大拇指。
不过,这个公司名称也给叶梦带来一些困扰。他去银行办业务,有的银行系统只能在公司名称一栏输入17个字。名字太长,爱不释手,显示时会以“公”结尾,“斯”字消失。刻公章也挺麻烦的,因为字太多,有点挤。
声明
公司名称可长可短
但要考虑公序良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创始人有权决定名称长短,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2017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禁止和限制使用规则》明确规定,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汉字组成,由字、词或者其组合组成,不得使用句子、句组、段落,具有明显识别性或者其他含义的短句除外。
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可能对社会公众造成欺骗、误解的内容或者文字。登记机关有权更正登记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上级登记机关有权更正下级登记机关登记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对已经登记的不适当的企业名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请求登记机关予以更正。(文/本报记者张海军漫画)
/刘哲熙)
短评
公司名称要讲模式
不应提倡博眼球
几年前,“上海太太最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名称未获核准注册。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名称太不合时宜,相关部门就会采取行动。
客观地说,有趣而奇怪的公司名称确实能吸引人。但为了吸引眼球而做企业、冠名公司,并不是经营之道。命名是一种文化。对于企业来说,要突出企业的文化内涵。不应提倡跟风命名“那是个大家庭”,也不应提倡随意称呼。
无论从公司长远发展还是与其他商事主体的沟通来看,公司引进、草拟协议、公司名称太格格不入或太长都不是有利因素。纵观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企业的名字简短而意味深长。即使你没有做企业的野心,你仍然需要一些命名的需求和模式。简单来说,我觉得只有三点--好看、大气、有创意。一个朗朗上口的简短公司名称可以为一家新公司增添活力。(张海军)
相关链接
雷军谈公司品牌价值
说不是名字带来的
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近日回答网友提问,“为什么很多国外品牌在创始人名字后感觉高大上,而中国品牌在创始人名字后却难以接受?”他说:“事在人为,品牌价值绝不是名字带来的。”
他透露,小米公司成立之初,也考虑过“红星”“红辣椒”“黑米”等名字,但最终都没有采用。当一位员工提出把公司叫做“大米”时,小米公司投资人刘琴说:“互联网自然会避免大而全,我们不取大小,就叫小米吧。”这个名字大家都认可。
雷军说,一个听起来很高端的名字,能带动一家公司的崛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个公司如果缺乏核心技术、好产品,不注重用户体验,叫它破天是没有用的。相反,虽然公司名称简单平实,但上下同心
通过技术和努力,你最终会得到回报,并开始引领潮流。(综合腾讯、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