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陈一宁:公交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探索与思考
8月23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7新能源公共交通发展趋势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上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陈一宁作了题为《公交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演讲。
公交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
建设运营的探索与思考
(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新能源公共交通发展趋势论坛,与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并就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言献策。我演讲的主题是:公交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探索与思考。
上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公交场站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公交供电保障等业务。为支持公交集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应用,该公司先后完成漕宝路、天山路、南陈路、镇南路、新庄、宝杨路、斜土路等7个停车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在建的停车场项目有逸仙路、莘庄(二期)等2个。
一、公交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建设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作为上海浦西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维护运营商,该公司根据公交集团公交车辆更新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新能源政策,积极实践不同建设模式,不断推进模式创新。
1.以政府审批为主的建设模式(20.项目)
SWOT分析:
内部容量
优势
1.建设资金保障
2.审计监督到位
3.施工过程易闭环
4.协调供电扩容有保障
不利条件
1.政府负担重
2.基金拨付周期长
外部因素
机会
1.容易形成地方规范
2.后期补贴政策易建易维护
风险
1.易形成行业壁垒,市场准入门槛高,不利于行业良性竞争和发展
2.企业自主决策的第三方建设模式(2017年项目20个)
SWOT分析:
内部容量
优势
1.施工审批流程比较快
2.能够及时应对突发应急需求
3.容易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企业
不利条件
1.融资难
2.前期施工手续协调难
3.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协调难
外部因素
机会
1.行业充分良性竞争
2.自负盈亏为向社会开放奠定基础,为社会提供资源
风险
1.如果存在过度竞争,产品质量存在风险
综上:2014-期间,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模式以政府审批为主;20世纪以来,公司以企业自主决策的第三方建设模式推进项目建设。通过SWOT分析,在目前的两种模式下,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二)当前建设瓶颈及前景
1.既有场站用地条件不能满足开闭所和用户站选址要求
按照目前新能源应用“独立装运”的原则,需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验收要求,在既有场站内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独立房屋作为开闭所和用户站。为确保场地内规划指标不突破,该公司全力
挖掘和重建现有建筑物。一方面,要选择符合电气行业要求的建筑,选择余地小;此外,在当前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住房的运营管理难以协调,存在瓶颈。
2.既有场站“十三五”规划与充电器建设需求的矛盾
根据该公司联合设计院编制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浦西)公交停车场总体布局专项规划》,以莘庄停车场、斜土路停车场为例,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进行综合改造。然而,在本轮新能源充电设施大力推行下,场地现状与全面改造的预期方案之间已经存在矛盾。公司将在新一轮概念方案编制中进行研究论证和完善。
3.新能源技术创新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在既有政策红利的持续刺激下,公交集团新能源公交车的更新有望达到60%,到2020年,预计将有4800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需求。
截至目前,该公司辖区内已建成充电设施,投入运营公交停车场9个(漕宝路、天山路、南陈路、镇南路、新庄、宝杨路、斜土路、郭江路、内江路),充电车辆1700余辆。不过,该公司在充分挖掘现有场站充电、停车需求后,预计可提供不足3000个充电车位。
在此背景下,必然引发新一轮充电技术路径的优化升级,快速充电和大功率充电的技术路径将给电池供应商和充电设备供应商带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同时,公交停车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充电站规模的逐步扩大,充电设备的成熟稳定以及发生大面积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4、充电器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目前已建大型公交停车场的整车充电机充电模式和充电技术较多,控制技术较多
手段和模式随着管理需求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但由于这些需求不断升华和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充电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目标选择和过程管控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公交行业充电系统基础标准和相关设施设备资质测试的资质许可制度,建立一套适合公交企业充电设施系统的规范性标准,以保障公交系统充电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公交新能源充电设施运营的探索与思考
(一)智能化管理
1.现状分析
(一)智能化技术水平
对于充电设备的选型,除了“通用要求、外观特点、安全防护”等要求外,公司更注重“功能要求”。主要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交车辆和公交车辆的充电要求,充分发挥充电效能,提出了“智能充电”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智能配电”上,即充电方式多样化,既可以单车充电,也可以多车同时充电;充电顺序多样化,可顺序充电、涓流充电、按需充电;即根据公交运营特点,灵活设置充电策略,满足充电需求。
(二)智能化管理水平
该公司逐步建立了综合监控管理平台,它集充电器实时监控、变电站电力远程监控、供配电远程计量、安防视频监控、车辆定位自动检测等系统于一体,实现实时透明的全过程运行监控、及时有效的安全故障报警和专业全面的辅助运行管理。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监测运行情况,跟踪运行全程数据,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控力度。
2.工作展望
公司本着“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管控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能源充电设施运维实践探索,下一阶段将重点研究管理人员与服务车辆的最优配比以进一步强化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
节约管理成本。
(二)安全管理
目前充电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下阶段,该公司将把这些问题纳入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措施,逐步完善,消除安全隐患。
1.装药炮口与车辆底座匹配一致性差
充电器为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部分充电枪的高压枪针绝缘帽会脱落,滞留在车座内。201年1月1日实施的充电器相关新国标,对充电枪和充电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枪座的匹配一致性和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在新项目中,我们已要求充电器供应商采用符合新国标的充电枪;并启动已建充电站老旧充电枪的逐步升级改造,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2.户外充电器缺乏雨天防护
目前,室外充电器只配备了小雨棚。雨量太大时,起不到防护作用,充电作业不安全。在新建工程中,已考虑设置大型雨棚,确保雨天人员和设备安全。
3.安全设施亟待规范
该公司对充电站消防设施配置标准、充电区域各类防撞设施设置标准、充电器操作标志、变电站警示标志等作出明确规定,逐步形成了公交充电站标准化安全管理。
目前,公交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未来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完善。基于纯电动公交车加速发展的趋势和充电站日益迫切的需求,公司将坚持长短期相结合,“十三五”期间统筹停车场改造与充电站建设相结合;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紧紧抓住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扩能利好政策机遇,围绕停车场设计停车容量,在满足近期充电车位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为未来预留增加充电车位的容量,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优质的公共交通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商。
(上海交易)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