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博士:我们是再辉(A轮),技术氛围浓厚,前景看好。欢迎光临。
公司的名字其实是有历史的。我们的全名是再慧(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其实一开始其实叫上海阳晨阳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我们公司有四个创始人,合起来叫阳晨阳晓。这个名称纯粹是由拍脑袋决定的(与KMP算法的方式相同)。本公司生产的固定电话会在手机上显示阳晨阳晓(北京)。接到电话后,面试应聘者常常一脸尴尬地说:“让我再确认一下,贵公司是上海的再惠?”这也是我们公司首页上挂着的备案名,不得不羞愧地在首页上放上一句话:“再辉公司隶属于上海阳晨阳晓公司。”说到我们的主页,一开始想买,但是这个域名已经被抢注了。域名持有者见我们是创业公司,只要价60万元。我们很感动,随后拒绝了这笔交易,转而用300元买下了科再汇()的三年使用权……
我们公司是做本地生活服务的SaaS。具体来说,我们目前在做餐饮商家的会员制。比如,客人用餐后,扫码付款后自动关注门店微信号,然后不定期领取优惠券。商家之所以喜欢再次受益,是因为这些会员都是自己的,不会被各种App分流。普通用户喜欢我们有优惠券:)但有些普通用户不喜欢,后台经常能看到关于用户屏蔽公众号消息的错误…大概是优惠券发得太频繁了吧…
目前我们公司有200人左右,技术部有十多人,销售100人左右。有时候来面试的应聘者会疑惑,“为什么你们的工程师这么少?”我个人会无耻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好,都能独立~”,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在可以用工具代替人力的地方使用了工具(Sentry/GRA)
Fana/Newrelic等等,所以我们目前不需要运维,也没有测试。
从技术上讲,内部是用RESTful分离前端和后端,前端React和后端Python Django。然而,因为团队很小,你实际做的事情必须被理解为非常复杂。晚餐时,产品经理艾伦问我们:“哪个数据库表是主动营销的有效时间?”金明(后端)说自己有点忘了,想看看代码。坐在一旁的景师兄(前端)立即回答:“是在ManualActivity。”场面突然有点尴尬…
:)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把你的简历发到我们的内部邮箱llk,也许你就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两个月后更新
有同学因为这个回答联系我们后,我觉得话都干了……
有点惭愧,所以让我发几张图片:
1.我们的编码活动,这是最准确的程序员工作时间:)
2.群里最常见的表情包是……毕竟互膜文化盛行……
3.我们在微信群里写了一个机器人。除了观看代码、锁定测试环境等一些功能外,我们还有一些奶茶功能:
4.因为我们的开发流程是PR,所以在代码进入正式环境之前必须有一个代码评审,所以基本上谁写的代码就是主要提醒:
5.各类节日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隔壁的设计姐姐画了一张图,给我们发了一条朋友圈:
6.我们今天写的代码明天或者后天就会发布到生产环境中,特别敏捷。但是,也有bug的特殊情况。对比之前boss是怎么写bug的,那晚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在他修复bug的同时,图片已经被P出来了):
7.我们内部传递知识
认识的方法是讨论,而不是传授。例如,这是关于某天在一定业务并发下长连接和实时的讨论(搞笑)
8.我们不仅互相拍片,还互相拉黑。
有一天,后端的人下班了,于是前端的人拍了一张照片,“后端爸爸们走了!”;
于是第二天前端的人下班的时候,后端的人也拍了一张“前端爷爷们不在了”的照片;
最后,产品经理拍了一张“不好意思,逼得小哥假装走了”:
2021年底起更新
这个答案在当时写的时候只是随便写的,但没想到随着公司生意的企名网,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这个答案加入了再慧。现在我们明确地把这些有趣的基因总结成了几个字:客户至上、谦逊积极、实事求是、开放合作、使命必达。俗话说:“客来常友好,久久为功”,也会继续欢迎喜欢在惠的同学加入在惠~
(不过你不用问我某个职位能不能招人,去boss等招聘网站拉我们的HR~)
(入职后你可以戳我,我给你买无糖气泡水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