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
老百姓剧团青铜峡市文化演艺公司荣获“双服务”先进集体
11月4日,在青铜峡市文化演艺公司排练室,演员们在练习基本功。
演出前,演员们在后台化妆。
演出期间,演员们抓紧时间吃饭。
11月4日,在青铜峡市文化演艺公司排练室,编导指导演员排练,演员们一遍又一遍地跟着鼓点节奏。
前言:
文化工作的根在基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跋山涉水为群众送电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村串户为群众送去精彩节目……他们用坚守和奉献,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让农民掌握致富技能,孩子们获得欢乐,乡村风貌为之一新……随着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和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名单的公布,我市利通区金鸡镇综合文化站、青铜峡市文化演艺公司、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电影放映队榜上有名。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12月4日,天空下着小雪,外面很冷。在青铜峡市文化演艺公司的会议室里,公司总经理哈继军和同事们正在热烈讨论,打磨新剧本。
讨论中,当有人提出舞台演出过于单调,需要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来丰富演出形式时,哈吉军说:“丰富形式很重要,但我们的演出舞台在基层,作品内容一定要接地气,要用大家听得懂、看得懂的演出。”哈吉军的话得到了创作者们的一致赞同。
在连队训练场,演职人员正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演员张也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的肯定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作为宁夏唯一的基层专业话剧团,青铜峡市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每年坚持送戏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景区,为广大群众演出250余场
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送来了丰富的文化食粮。
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戏曲,连队把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故事搬上了舞台。秦腔《过草地》改编自小学语文课本《金鱼钩》,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三名年轻战士因伤掉队的故事。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班长留下来照顾,历尽艰辛走出草地却永远倒下了。哈吉军说:“我们每年都坚持送戏进校园,秦腔小剧种《过草地》学生听得懂,深受孩子们欢迎。未来,我们还计划将《东郭先生与狼》《充数》等故事改编成秦腔话剧,让古老的秦腔焕发新的魅力。”
青铜峡市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青铜峡市文工团,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60多年来,青铜峡市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立足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了《温室爱情》《沙海春兰》等歌舞、小品、剧目200余部。连队为基层演出多年,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剧团。(记者丁保平金芳华)
(吴忠日报)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