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海北”文家牧场:守望百姓幸福生活
位于青海省旅游主干道--中国原子城环湖东路上的文加牧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丰富的人文文化,形成了辽阔的草原、幽静的环境和独特的藏族文化。入夜,横空出世的璀璨企名网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众多游客选择打卡青海的网红景点之一。
但谁能想到,文家牧场的创始人是个90后小伙子。如今,文佳牧场游人如织,周边群众的生活也靠着文佳牧场这个红色的名字。
我叫李杰群培,文佳牧场是2018年我和朋友一起创办的。当时我给文加牧场取名,是因为文加在藏语里是守望者的意思。希望这个牧场能守望我们村群众的幸福生活。
文加是藏语音译,意为守望者。位于青海湖之滨的文加牧场,是藏族文加部落的驻地。如今的文家牧场总面积800亩。目前,已建成160家具有藏族元素的星空秘境酒店,还建设了文家工匠文创中心、文家餐饮中心、藏族家访中心、藏族原始民居、露天篝火场、观景台、原生态牧场等一系列观光体验设施。
3年前,文加牧场还只是一片贫瘠的草原,李杰也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期间,李杰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自己毕业后创业打下了基础。2017年大学毕业后,李杰带着另外两名同学回到家乡海晏县,想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事业。
从小在青海湖边长大的李杰,对这片土地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他希望在青海湖边做一个有特色、有亮点、有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
旦巴达日杰力杰群培父亲:创业不考公务员。
李杰利用在大学学到的旅游管理知识,
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通过缜密思考,他确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长远规划,他和伙伴们决定创办文佳牧场。
一顶帐篷启动,一条哈达迎客,一碗奶茶暖心,游乐设施吸引游客。来文家牧场体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李杰和他的企名网们看到了商机,也看到了家乡为他们未来创业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星空之家整体设计采用独栋建筑,结合藏式建筑风格,以全景玻璃为建设主体,顶部设置局部观景玻璃,结合生态环保理念,在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不减少草原放牧范围的前提下,对文加牧场所有建筑进行建设。同时,运营期间,景区绿化以牧草种植为主。冬季允许牧民在牧场内免费放牧,次年夏季可以种草保护牧场,极大地保护甚至提升了原址的经济使用价值,让游客在最舒适的状态下观赏和体验文家牧场传达和展示的风光和文化。
让游客早上看壮丽日出,晚上看云海落日,伴着璀璨繁星入睡。因此,星空屋概念一出,文家牧场就异常火爆。
从最初的贷款创业,到朋友的帮助,再到后来的海盐县政府、海北州政府,李杰看到了文佳牧场的发展潜力,不断提供资金支持甚至政策倾斜。一路走来,文佳牧场从20间星空房、80顶帐篷,发展到160间星空房、原汁原味的文佳牧场体验区、文创区、演艺餐饮区。
每天可接待50多个旅游团,日均游客3000多人次。文家牧场的收入一一显现。李杰创业的脚步越来越踏实,但如何让家乡群众增收,成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由于人均草场面积少,草场质量不高,村民饲养的牛羊数量少,以放牧为生的家乡群众经济上并不宽裕。文家牧场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好,于是李杰有了自己的想法。
注入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先受益。李杰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目前,李杰所在的克图社30户牧民每人有1名牧民在文加牧场就业,部分牧民还将草场出租给文加牧场,让牧民有了两份收入。同时,文家牧场共开设商铺8家,全部交由海晏县三角镇海丰村克图社牧民免费自主经营。
巴戈爷爷:自从开了这家小店,我们就不用为日常开销发愁了。这都是李杰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商店不收任何租金,所有收入都是自己的。
通过两年的发展,文佳牧场以发展村集体旅游经济产业为主导,结合自身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两年累计实现产值57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万元。
青海省委政法委驻海丰村二级调研员第一书记田新宇:他很聪明,很懂管理,也很有责任心和爱心。他作为一个穷大学生出去了。说白了,他所在的社会有30个家庭供他上大学,他现在回馈的也不止这30个家庭。
目前,可容纳700多名游客的380栋星空洋房正在建设中。未来,文佳牧场还将建设二期、三期扶贫产业园、马术俱乐部、自驾房车营地、文佳康养中心等,李杰说,希望通过文佳牧场的不断扩建,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李杰:未来,文佳牧场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希望它能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张名片,希望文家牧场能带着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脱贫致富,直奔小康。
/人1次
/孟艳欣
监制/志华建赞总监制/刘增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