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简单是福,平淡是真”是对的。问题是,很多人这么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简单”和“平实”都有相应的成本。
我以前有一个同学,经常把“淡定”挂在嘴边。别人不开心、不开心的时候,他都说给大家听。是否似乎比其他人更远。但是有一次我的班主任说了一些找工作的事情,他马上就火冒三丈了。我才发现,他所谓的“淡定”连他自己都做不到。原来,之前所有的“淡定”都是给别人的,因为与自己无关,可以置身事外,超级超脱。
后来,他告诉我要“宽容”。我说你自己没经历过,让别人宽容。他又生气了。
所以,简单或平淡。有条件的。前提之一是你的修养要足够,不能一个人做什么。一味挂在文字上毫无意义,纯属装逼。
修养来自经验。
在追求质朴、沉稳中,不简单、不沉闷到一定程度是有意义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烦恼。我真的为我糟糕的工作而生气。在这个阶段,我在学术上并不简单和平淡。每天羡慕那些获得奖学金、通过司法考试、考上名牌研究生的学长学姐,听他们讲课传授经验。
也因为它不平静,不简单。我每天都在拼命地看我的专业,学英语。那段时间,每一天都很痛苦,因为离我的梦想和目标很远,差距总是很大。每天,我都在巨大的压力下重复我的学习。
后来,我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司法考试、考研、考博、奖学金。我拥有了以前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我仍然不平静,不单纯。
这时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从大学开始8年来一直纠结在学业上,精神高度紧张。我脑子里的弦太紧了。虽然我已经达到了我以前梦想的目标,但我仍然不满足,我已经
想在血里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每天焦虑、紧张、失眠、体重减轻,甚至一度想逃避。感觉一辈子在边疆小城开客栈挺好的。
有一天,我突然醒来。不想这么累。有些目标,对我来说放弃是好的。之前的学习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四六级、考研、考系、考试、奖学金。现在我不想研究这些目标。
我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而且是一种轻松、愉快、愉快的学习状态。除了学习,旅游、写作、交友、聊天,电视剧、电影也吸引着我,而不是我之前意识到的,除了学习,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我的生活突然变得多姿多彩。
这是我自己从不简单,不平淡到简单,平淡的过程。我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在年轻阶段,如果我真的单纯平淡,就不会一路走到今天,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得到现在这么好的发展机会,认识这么多有有趣思想的人;之后,如果继续不简单、不平淡,我可能永远无法欣赏到周围一切的美好,也会错失很多机会,失去学习兴趣。
其实孔子早就说过这个道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从,七十而行而不逾矩。在孔子看来,也许最高的朴实平淡,要到七十岁或至少六十岁才能实现。因为这个时候,你经历了太多,拥有了太多,一切都很正常。
有了,就需要做减法,让自己回归生活,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真正去享受。
钱是有一定数量的,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仍然以多挣钱为目标,就会失去金钱能给生活带来的舒适感,失去金钱能给你带来的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实现自我的功能,让无尽的贪欲吞噬自己。因此,越富有、越有经验的人,
你不那么在乎钱,穿简单的衣服,开着小破车,这也不难理解。
但一个贫困的家庭,有父母要赡养,将来还要结婚生子,教育下一代。面对金钱要冷静,追求简单。老实说,你没有这个经历、经验和条件。更极端地说,你没有责任。
古龙写过“陆小凤”系列,其中有两个人物我最欣赏。
一种是满楼消费。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男人,热情如玉。眼睛虽瞎,心却是清澈的。你是华家的儿子,他很富有,但他是个残疾人。花团锦簇的成长,不知经历了多少流言蜚语。华满楼选择搬离祖屋,独立生活。一架钢琴和三两个朋友就够了。这是一个人经过一切简化后的成熟。
另一个当然是主角陆小凤。陆小锋是个幽默的个性,但在《凤舞九天》中,陆小锋看到冷漠的年轻杀手,就想到主动和他搭讪。原因是:如此冷漠,绝望,其实让我想起了年轻的自己。就连陆晓峰,一个洒脱的快乐英雄。年轻时沉默寡言,曾经一根筋冷漠。你能想象吗?陆小凤在成为我们今天认识的陆小凤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特别佩服古龙先生。王先生懂得人性。
这是我对“简单是福,平淡是真”的理解。这是一个人生目标和积累、渐进的过程,是人生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生回归自然的过程。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积累了足够的高度,有相应的条件、经历和阅历,我觉得年轻人追求简单、沉闷是极好的,也是成熟的表现。
相反,如果你只是谈论这句话,像我的同学,请保存。对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好处。